进而有为的意思(《德道经》曰:“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其中“有为”和“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德道经》曰:“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其中“有为”和“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学习札记之八: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因果关系

“无为”二字,在老子《道德经》其中的十个章节里,共出现了十二处,显然是老子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词汇。

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点了“道”的名头之后,紧接着就在第二章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中提到了“无为”。 更在道经最后第三十七章的总结性篇章中,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主题,指出了道与无为的辩证关系。

首先,老子告诉我们,“无为”是圣人的处事方式,是对待“道”的一种态度。为什么要搬出圣人?因为圣人是品格高尚、智慧出众的人,是我们效仿学习的楷模。也就说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对待道的最为恰当的方式。

无是否定、不要;为是妄为、自认为;无为:不要妄为。

老子要我们遵循道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不可思议,更不可妄为。不要为了自己的主观愿望而去违背客观规律,不要自以为是,要以道的真相,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行动指南,要讲道理,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你只要做到了无为,你也能成为圣人。

有人把“为”解释成行动,无为即不作为,也称其为顺其自然,不去人为干预,这其实是误解。自然意为自身,其为道,顺其自然是顺应道本身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任由发展的意思。其本意就是无为、不妄为,而不是不作为。

老子在第二章用了易经八卦五行学的相生、相刑等描述有与无、长与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那么,无为与无不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道常无为无不为”?

无不为,或有所为,这里的为意即作为、发挥作用。与无为的妄为是不同的意思,无不为是无所不能、必有作为、无往而不胜之意。

无为与无不为之间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因果辩证关系。无为是因,是人对待道的主观方式;无不为是果,是道发挥的客观作用。即只有当人采用无为的方式对待道,道就会道法自然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只有当我们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四川成都的青城山、都江堰是联合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发祥地,而都江堰则是诠释“道常无为无不为”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唯一留存最久、而且依旧发挥功能的巨型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成都平原,原本因岷江洪水泛滥成灾,民不聊生。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得道治水,采取“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筑堰方针和“深掏滩,低作堰”的岁修准则,修建和维护都江堰,以“不妄为”而不是“不作为”的“无为”征服了岷江的洪水猛兽,使之在2260多年以来,而且还会继续“无不为”地为天府之国的繁荣昌盛发挥巨大作用。都江堰也因此真正成为全世界当之无愧、最古老的、最具生命力的人类文明奇迹。

试问大家是怎么理解《老子》里“无为”和“有为”以及其中的关系

原创答题!

无为全称“道无为而无不为”,简称道无为。是对“道”的描述。道因众生而立,若无众生何用立道!

道:即道理,道路。道德经的“道”常称大道,正道。即通达之路。(经书的经,亦为径。亦指通达)

大道无名,强曰之道!简单说“大道”用世间语言无法完整表达。针对世人故称为道。

道无形象,无内外,无增减,无生灭.而用而无间...故名道无为无无不为。

若无有“小”则不知“大”,没有错即无有“对”;世界众生生灭变化,若无“无生”参照,如何知道其生灭!然而人们只见“生灭”,不知“无生”。故示有“道”!

道如虚空真实存在,世界众生依虚空安立!但众生迷恋生灭,故惑虚空自性本无。(若言虚空不存在,日月星辰运行在“不存在”里。于理不合)

单言无为,颇有断章取义之嫌。难达圣意!

道的其它称呼: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等,跟佛教称“如来”义一般。元始:始于天地之先。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天:广大无边。尊:不动。

道人称为真人。指皈依弟子,受持五戒,常行正真。其他,神仙,圣贤人,圣人,至人等。

至人亦称完人。至人无善,因其无恶。

总结:无为是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简称。相对“有为”而命名;即,相对生灭取名“无生”。读书万卷,其义自见!断章取义难通道德经。

提醒!莫因狂妄改动经文!贻误世人,祸乱后人。罪过不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