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后人如今怎么样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后人如今怎么样了

君视名利为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杨振宁是邓稼先从初中到大学的同学,同时也是至交好友,他到医院探望邓稼先,问起核弹的奖金问题,邓稼先对杨振宁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单位按10元、5元、3元三个标准发的。”

在一次空爆实验中,降落伞故障,做为顶级核物理专家,明知核碎片对人体的必然伤害,为避免造成毁灭性后果,作为院长的邓稼先还是首先扑了上去,造成自己肝脏和骨髓受到严重核辐射,引发癌症。填设雷管,邓稼先也总是以院长的名义强制要求年轻人撤离,自己来干,邓稼先同志的事迹证明,爱国,不只是说说而已。

东风-41、DF-17这两个关键词在十一期间令无数国人自豪,令无数对手肝颤,吸引了全世界无数媒体和民众的瞩目,可曾知晓,无数个邓稼先式的科学家在国家科技前沿默默耕耘,默默的奉献着他们的才华、知识、岁月、青春甚至生命,保密工作的必要性和严格程度大家也都能明白,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相对武器,我们更崇敬那些幕后的国家高精尖技术工作者们。

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归来,时值中国第一年国庆,即10月1日,那次,他第一次看到了国旗。

几十年后,重病的邓稼先最后一次来到广场,警卫员问他,身体能行么?

邓稼先说:能行!你不知道今天是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行注目礼,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1986年,李鹏副总理亲自到医院为病重的邓稼先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并给他配专车一部,但邓稼先坚决不占国家便宜,仅在临去世时的前几天在家人的搀扶下坐上专车转了一小圈,以此表示已经享受过并感谢国家给予的特殊待遇,同时请求组织收回专车,给更需要的同志。

书香门第培育出的孩子敢把日本军旗踩在脚下

邓稼先,24年6月25日出生,安徽怀宁人,翰墨世家,书香门第,父亲邓以蛰原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的美学家、美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

名字的由来,邓以蛰在孩子出生后说:禾之秀实,在野曰“稼”,田野里已经秀穗结实之禾,我的儿子就叫稼先,植根于中华,秀实于大地,造福民众之沧海一粟。

转眼5岁,到了上学的年纪,邓稼先就读于北京武定侯小学,巷名源自明代武定侯郭英,毕业后进入北京崇德中学,与杨振宁成为校友兼好友,受杨振宁的影响,邓稼先放弃了一切游戏,痴迷于数学和物理学知识。

有这样一位父亲,邓稼先的学习压力是极大的,虽然邓以蛰是新式教育者,但是邓稼先还是系统的学习了四书五经,不单如此,还要学习外国名著,小学的时候就要学习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的著作,英语则由父亲亲自教授,可说压力山大,不过到高一的时候,他已经能独立阅读英文著作了。

日本侵入北平后,要求所有中国民众在碰到巡逻中的日本宪兵队时,必须向日军行礼,好在日本宪兵是有固定巡逻路线的,所以邓稼先每天绕路上下学,不愿给日本人鞠躬行礼。

40年,崇德中学受日伪逼迫,召开胜利庆祝会,散会后,愤怒的邓稼先将纸质日本军旗撕毁踩在脚下,被日伪奸细告发,在校长的袒护下,邓稼先脱难,但被迫离开北平并于转年考上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48-50年,邓稼先出国深造,仅仅两年就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幸运的是,虽然核物理专业在当时的美国是尖端敏感专业,但是邓稼先的归国却没有太大阻碍,毕竟邓稼先在美国的身份还只是学生,即便是他的论文也没有被列入保密级别,并不是他的研究深度不够,而是美国对他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对来说钱学森先生的归国则困难重重,从这个角度讲,名气大也未必就是好事。

当然,没有受到太大阻碍这种说法是相比钱学森同志而言,美国移民局的意思是,邓稼先等100多人拥有的只是中华民国护照,他们只能去台湾,邓稼先则说,我的家在北京,我去台湾干什么?最终在周总理的外交协调下,邓稼先才得以回国。

邓稼先什么时候回国的呢?拿到博士学位仅9天!虽然不被重视,但是毫无疑问只要他想留下,必定会有优越的工作以及生活条件等着他,不顾导师的极力挽留,不顾移民局的阻挠,他义无反顾的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一番辗转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哪怕那个时候,百废待兴的祖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更何况尖端科技研究领域的实验条件。

转告毛主席,你们要反对原子弹,自己就必须拥有它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如是说,这句话是他拜托杨承宗转达毛主席的。

中国人的核梦想久已有之,46年,蒋介石就提出中国要制造一颗原子弹,目的我们暂且不谈,也算是强国梦里的科技梦想吧,可是没多久蒋介石就被打脸,他特地派出的代表团被告知,美国政府不同意外国人进入原子弹研究机构,就连以前参加核研发的科技人员也被排除在核心科技圈之外,就这样老蒋的核梦想破灭了。

老蒋不明白,从满清晚期,清政府就试图以夷制夷,靠外国人达成不受欺负的目的,但现实很骨感,外国人可不会为你打架,只会为了利益打你,靠别人强国,靠别人科技兴国那是最不靠谱的奢望,自己强才是真的强。

高粱地里的“曼哈顿工程”

1955年毛主席在中南开召开会议的时候就让钱三强、李四光等人到会汇报核技术研究状况。转年,则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我们还要有原子弹,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东西。

1958年核物理专家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告诉他,我们要做个“大炮仗”,这是国家机密,也是个光荣的任务,想请你参加,邓稼先当然知道所谓的大炮仗就是原子弹,这符合他的专业,值得为此、为国家做出奉献,邓稼先自然同意了。

当时的背景是,美国在朝鲜战场惨败收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在朝鲜使用原子弹,是否使用原子弹由战地的美国领导人决定。

威胁还在持续着,后续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也在其竞选期间,发出核威慑,美国必须用自己的核优势来对付中国和苏联,要对中苏进行大规模的核报复!

被解密的美国绝密备忘录曾经记载:艾森豪威尔提请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以核武器结束朝鲜战争。

54年,美英法等国家计划对支持越南的中国做出核反应,核武方面,我们被美国威胁,被英法威胁,甚至连“苏联老大哥”也对新中国做出过核威胁,好在美苏相互牵制,美国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苏联不答应,他们视此为对苏联宣战,而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美国则说那无异于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所以中国才万幸没有受到核打击,但研发工作亟待进行。

核武的研发之路几乎可以说就是邓老的生平

59年,邓稼先选定主攻方向,即中子物理,流体力学,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仅仅不到3年,邓稼先和同事们就拿出了原子弹设计方案。

63年,邓稼先在华北某地知道核试验的轰炸模拟实验,并于当年接受聂荣臻元帅的命令,承担起氢弹的设计任务,就在这期间,我国第一个原子弹按照邓稼先的设计成功试爆,达成了毛主席以及全国人民的愿望。

67年,氢弹成功升空。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伟大的中国,在伟大的核物理科学家邓稼先的不懈努力下,仅仅用时2年零8个月的时间即告达成。

72年,因降落伞原因,核弹高空坠落,一百多名防化兵也没有找到核弹痕迹,邓稼先心急如焚,为避免重大事故,他亲自乘车去找,找到后对其他人说:“你们别去了,否则也是白白牺牲”,他冒着核辐射首先冲上去捡取碎片。

84年,在邓稼先的领导下,我国成功升级为二代核武。

85年,邓稼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罗布泊,被强制住院治疗,他说,我知道这天早晚会来,没想到来的这么早,他舍不得他的研究,他一共住院363天,3次大手术,住院期间疼痛不止,杜冷丁从每天一针到每小时一针,可想而知人能疼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