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白话文免费阅读(三国演义第39回白话文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三国演义第39回白话文

姜维不知东吴兵败,仍按照两国的盟约兴兵伐魏。同时派人请羌王发兵帮助。

蜀国的使者正带着财礼去见羌王,羌王见到财物非常高兴,派羌将俄何烧戈为先锋,亲自领五万兵去帮助蜀军打魏国。姜维用计,用木牛流马往铁笼山运粮。司马昭令徐质断蜀军的粮路,徐质中计,被蜀军杀死。

夏侯霸令蜀军穿上魏军俘虏的衣服去劫营,司马昭大败,逃往铁笼山。山上缺水,只有一条路可通。姜维便派重兵把守,要将司马昭困死山上。

山上只有一泉,却有六千名兵将,水不够用,司马昭只好拜泉,求上天赐魏军水喝。拜毕,泉水大量流出,人马才没有渴死。

郭淮得知司马昭被困在铁笼山,便派人假降羌王,里应外合打败了羌兵。郭淮带羌王迷当去救司马昭。

羌王到蜀营见姜维。混入羌兵中的魏兵乘机作乱,姜维慌忙逃走,连枪箭也来不及拿,身上只有一张弓。郭淮搭箭射去,姜维顺手接了箭回身一射,便将郭淮射下了马,郭淮回营后就死了。

姜维败回汉中。司马昭也回了魏都。魏主曹芳写血书交 给夏侯玄、李丰和张缉,要他们讨伐司马兄弟。司马师在营外见张缉三人眼睛红肿,便命人搜身,取出了血书一封,司马师勃然大怒,杀了三人全家大小。司马师又下令将张缉的女儿张皇后用白练勒死于东华门内。

司马师废了曹芳,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可以入朝不拜,带剑上殿。

杨州都督毋丘俭、刺史文钦对司马师废旧帝另立新帝之举深感不满,起兵讨伐司马师。司马师坐车领兵破敌。

毋丘俭兵迟了一步,军事重镇南顿被魏军占了。毋丘俭领兵守项城,保卫寿春和乐嘉城。

刺史文钦与儿子文鸯守乐嘉城,于夜晚去偷袭魏营,文鸯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十分英勇。项城被魏军攻破,毋丘俭逃往慎县,县令宋白趁毋丘俭酒醉杀了他后,将首级献给魏军。司马师因眼睛长了一个瘤子,回朝后不久病情恶化便死了。把大权交 给了司马昭。

姜维得知司马师死了,再次出兵伐魏。背水列阵,自己断了自己的退路,蜀军人人死战,大败雍州刺史王经。王经逃入狄道城坚守。

姜维领兵攻狄道城久攻不下,见邓艾领兵来攻,便带兵迎战邓艾,不料邓艾早有准备,姜维弄不清邓 艾有多少人马,只得撤退回汉中。

邓艾进了狄道城,对王经说姜维还会再攻,让王经在重要关口立营防守。

姜维果然又从祁山出兵伐魏,他见魏兵已有准备,便留下少量兵力混淆邓艾,自领大军去攻南安。邓艾看破了姜维的计谋,领兵去上懈、段谷埋伏。

姜维带兵经过上懈、段谷,中了魏军的埋伏。姜维被夏侯霸救出。又被魏将陈泰、邓艾追击,正在危急时,援兵张嶷赶到,姜维、夏侯霸趁势杀出重围,张嶷则被敌军乱箭射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主要人物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37、38的白话文(详细)

上回说到程昱假作徐庶母亲手书,赚徐庶前往许都,徐庶不知是计,只得与刘备分别,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居住在隆中的在野之士——诸葛亮。尔后,徐庶前往隆中卧龙冈与诸葛亮提及此事,但诸葛亮说自己没有仕官之意,徐庶只得离了隆中,前往许都而去
徐庶:“终于到达这里了,唉,我本不愿依附曹操,但既然是我母亲的意思,也不得不如此了。”
荀彧:“来人便是徐庶大人么?”
徐庶:“啊,我正是徐庶,足下是”
荀彧:“在下是曹丞相部下的谋士荀彧,奉丞相之命在此迎候徐庶大人。”
徐庶:“哦?有劳丞相费心了”
荀彧:“大人请,丞相已等候多时了。”
相府
荀彧:“就是这里。”
程昱:“敢问这位可是徐元直么?”
徐庶:“正是。”
程昱:“果然。老夫久闻元直盛名,今日一见,平生心愿总算得到满足了。”
徐庶:“不敢当,请问曹丞相在什么地方?”
程昱:“丞相就在相府内,这边请。”
程昱:“丞相,徐元直请到了。这位便是曹丞相。”
徐庶:“徐庶拜见丞相。”
曹操:“哦,元直总算来了!像元直这样的高明之士,却屈身在刘备帐下,真是叫人遗憾哪!”
徐庶:“哪里,我不过是流落江湖,偶然来到新野,和玄德大人相识,曹丞相,我母亲在什么地方?”
曹操:“呵呵,元直不必担心,令堂就在许昌馆驿之内。元直如今来到许昌,以后可以日夜陪侍在令堂身边,以尽孝道,曹某也可以日夜听闻元直的高论了。”
徐庶:“丞相过誉,在下还要去拜见老母,请丞相”
曹操:“没有问题,你现在就去吧。”
徐庶:“多谢丞相。”
馆驿
侍从:“徐夫人,徐元直少爷从新野来了”
徐母:“什,什么?他怎么来了”
徐庶:“母亲!!孩儿不孝,使母亲遭受如此苦难,孩儿罪该万死”
徐母:“你,你等等!你怎么会来许都的?”
徐庶:“这,不是母亲手书,唤孩儿来的么”
徐母:“我什么时候,给你写过书信了?”
徐庶:“这不是么?”
徐母:“我从没写过这样的书信给你”
徐庶:“什么!?怎么可能,这不是母亲的笔迹么”
徐母:“你,你竟然就这样被轻易骗过”
徐庶:“我……”
徐母:“我本以为你飘荡江湖数年,会有所长进,没想到你变得比以前蠢!!”
徐庶:“啊,母亲,我……”
徐母:“你既然读了圣贤之书,也该明白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你难道不知道曹操是欺君的国贼,刘豫州是天下的仁义之士么?你既然已经侍奉了刘豫州,为什么仅凭这样一封伪造的书信,就弃明投暗,来这里投奔国贼?”
徐庶:“母亲,孩儿,孩儿实在是一时不明,没有看出真伪”
徐母:“我,我没脸和你再见面,像你这样玷污祖宗的人,真是白活在这个世上”
侍从:“少,少爷,不好了!!”
徐庶:“怎么?”
侍从:“徐夫人她,她在后堂悬梁自尽……”
徐庶:“什,什么!母亲!!”
后人得知此事,感慨不已,作赞辞一篇,赞扬徐母深明大义: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守节无亏,于家有补。
教子多方,处身自苦。
气若秋山,义出肺腑。
赞美豫州,毁触魏武。
不畏鼎镬,不惧刀斧。
唯恐后嗣,玷辱先祖。
伏剑同流,断机堪伍。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当时徐母身死,徐庶哀痛不已,将母亲葬在许昌南原。曹操也深感同情,亲自前往祭奠,然而徐庶自此之后,深恨曹操,凡曹操所赐之物,一概不受。徐庶又发下重誓:今后虽在曹营,绝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
相府
曹操:“仲德,你出的这个主意也不怎么样呀,我虽然收了徐元直,但看来他是不会为我效力的了”
程昱:“丞相,虽然如此,让刘备少一个谋士,算来也是我们占了便宜。”
曹操:“言之有理,说到这里,南征荆州的计划也该制定一下了吧”
荀彧:“丞相,现在正值寒冬,不可用武。不如等到来年春季,再用兵不迟。”
曹操:“嗯,也对,反正只要再等几个月就好,不过说到南征,我也确实该训练出一支我的水军部队了”
当时曹操下令,引漳河水作一池,名曰玄武池,在其中操练水军,为即将进行的南征做着积极的战前准备。
话分两头。此时的刘备,由于得到徐庶的建议,决定即刻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刘备:“咱们老百姓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