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好太监,偷改皇帝圣旨一个字,挽救1000人的性
发布时间: 2023-07-11

每当提起历史上的那些太监,许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一些太监做了许多遗臭万年的事情,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高、魏忠贤等人,因为他们的事迹,连带着人们对所有太监都有一种厌恶心理。当然人有好坏,太监也是人,自然也分好坏的。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心善的太监,他就是因为仁慈,所以曾经改了皇帝诏书的一个字,可别小看这一个字,就是因为这一字的变化,而挽救了一千个人的性命。

他的名字叫做张居翰。他出身不详,但根据历史来看,一定不会是什么富贵人家。因为在这种问题上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思想是一致的,都会认为做太监是一种丢人的事情。试问如果不是家中太过清贫,或是能够生存下去,谁会让自己传宗接代的儿子去做太监呢?

张居翰成为太监的时候已经是唐朝的末期了,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唐朝已是盛世不在,甚至可以说是山河破碎,千疮百孔。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太监乱政,外戚干政等情况矛盾更是层出不穷。

张居翰在入宫之后,和唐懿宗时期一个大太监张从玫相处的很好,张从玫也很赏识他。一来二去的,可能也想彼此在宫中照应,总而言之,张居翰成了张从玫的养子。就这样,张居翰也就有了属于他的靠山。再加上张居翰为人严谨,办事高效,所以很快被唐僖宗给看上了,在二十多岁的时被封为节度使的监军。

展开全文

太监监军可以说是个新发明,但总体弊大于利,不过幸好张居翰此人懂得知恩图报,每日都很勤奋,所以和节度使相处的很融洽。后来朱温势力大涨,勒令皇帝杀了所有太监,张居翰就是在节度使的力保下才没被诛杀的。

而后,唐朝灭亡,他就投奔到了李克手下。他多次拒绝朱温的诱降,立下了很多功劳。其中最著名的有一件事。那时庄宗听信了谗言,下达诏书: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这份诏书由太监传出。而传它的太监正是张居翰。张居翰发现后心有不忍,就把‘行’字改成了‘家’字。这就挽救了王衍手下的一千多个将士的性命。

《新五代史·宦者传》中有详细记载:居翰发视之,诏书言“诛衍一行”,居翰以谓杀降不祥,乃以诏傅柱,揩去“行”字,改为“家”。时蜀降人与衍俱东者千馀人,皆获免。

而后,由于当时的时代太过混乱,庄宗很快下台,被别人夺了皇位。这件事,也就没人追究了。也就一直没人发现。

那么对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