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老师很差,准高三生可以自学语文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语文老师很差,准高三生可以自学语文吗

语文可以自学。不过,自学时你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首先,你要把课本上的语文高考知识点搞清楚。要花一点时间通一通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本,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砸实,然后做几套较高水平的高考语文模拟题,把握好高考语文的套路,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坚持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高考语文试题以课外阅读为主,量大,理解难度也大,没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作支撑,仅靠课本上的几篇课文,很难应付。所以,进入高三后,在完成其它各科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要为自己制定一个课外阅读计划,督促自己读几本高质量的课外书,如此即使你与语文教师的要求不同步,阅读能力也差不了。

再次,要坚持写文章。高考作文大多以议论性质的文章为主,所以在坚持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你可以按照语文教师提出的写作要求去写,也可以自拟题目,结合自己的阅读去写。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写和卷面,并训练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只要能做到以上三点,我认为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高考成绩也差不了。祝你在高考中语文取得优异成绩!

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高中语文课堂有认真听的必要吗

谢谢友友邀请。高中语文课堂非常有必要认真听课。自古常言说得好,学无止境,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有驻足不前的思想。尤其是在学校里的学生,学校安排的各门功课都不要懈怠,都需要认真听讲、深刻领会、熟记于心。切不可认为自己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而掉以轻心。


高中语文到底是在考查什么能力

题主参考这个话题太大了,没有五千字以上,是说不清楚的。

就高考试题而言,语文能力的考查,分为ABCDE五个层级,最低的是A级:识记能力,3道题或4道题,共11~14分,基本上是“死”的,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分别3分,文学常识3分,名篇名句默写5分。

最高的是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代诗词、小说、现代散文的鉴赏中,能力层级为E级。大约十年前,开始出现考查语文素养的题,其要求更高一些,达到了F级。

在A级和E、F级之间,有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能力,又和语文的特点密切相关,其中,试题对每一种能力的考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也就是说,任何一道题目,考查的不是某一种能力,而是至少两种能力的综合。

应该说,以上考查的各种能力,除写作能力之外,其他各学科都有涉及,但是,学科内容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都是以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为基础。

比如说理解能力,对散文小说诗词的理解,必须以散文小说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知识为基础,不掌握这些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知识,考生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表现。例如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在散文小说诗词中都有出现,但其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又例如,“文以载道”,散文小说诗词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但由于文体不同,其表达的方式也会不同。这就使得语文理解能力的考查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而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不同,风格各异,这种情况,又会使得语文理解能力的考查更加复杂。

再比如文言文的理解,学生必须至少掌握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才可能应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考查。

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思维的方向性上,具有相反的特征,概括是由具象到抽象,而分析则是由抽象到具象。比如说,“小明是个好学生”,然后说他哪些方面表现出他的“好”,这是分析,是由抽象到具象。

如果是先描述“小明”思想、品德、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后得出结论,“小明是个好学生”,就是概括,由具象到抽象。

写作能力主要是作文能力,按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高中学生要能写作比较复杂的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大纲里说的“比较复杂”,是相对于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而言的。其中,各种文体,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各要求,其写作方法也各不相同。

这一系列的能力,再加上语文中各不相同的因素(要素),势必导致语文能力考查的多样化,因而其试题也就千变万化了。

倘若再加上语文本身的特点,问题就更加复杂。比如,语文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是说,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可重复性”,比如说数学,老师课堂上讲授了某一内容,可以组织很多与此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但语文不行,语文不可能通过相关的习题,来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比如说,课堂上讲了一篇小说,老师不可能找到与之相类似的小说,来巩固在“这一篇”小说中所学习的内容,其他文体也是如此,这就增加了语文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语文能力培养的难度!

但是,尽管如此,只要学生能认识到这些问题,把语文学习的重点,真正放到提高自己语文能力上来,通过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语文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应对高考,应该说不会有大的问题。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在这个方面,不少学习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反正语文不会考课文,听了也没用,这是一种错觉。语文的一篇篇课文,其实就是一个个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这就如同数学老师讲例题是一个道理,高考也不会直接考数学课本上的例题,可是,如果数学老师不讲课本上的例题,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从何而来?

高中语文教学是否还要花大部分精力去教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

学习是环环相扣的,没有谁可以一蹴而就。 如果小学初中阶段都没有解决字音字形的问题,那么高中也还是一样要解决,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自行消失。 就算是成年人,不学习也无法识字,要不怎么会有“文盲”、“白丁”等说法呢? 因此这个问题得看学生的个人情况,基础牢实的同学自然顺理成章不用补字音字形问题,而基础差的就不一定了。毕竟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

高中语文老师滑水严重,准高三如何自我补救

老师滑水严重不可怕,怕的是教你的那个语文老师滑水,还有你自己滑水。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不敢说不存在滑水的语文教师。因为毕竟高中语文教师这个群体也是不小的,就像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一样,各科教师的水平、能力受学历、教龄、教学态度等的影响,会有不平衡性,并且在个别教师那里还会差距很大。但要看到,高中语文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了四年,教一个高中生那是绰绰有余,而且现在每个学校都在抓管理,提质量,懒惰不上进的佛系教师很难在学校生存。教育形势整体向好,你不要那么悲观。况且学校对于高三教师把关也比较严,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学校是不会聘用到高三来“误人子弟”的。所以你不必以此为意。

准高三就想到自我补救,说明你是个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学生。老师的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当然很重要。语文是个非常适合自学的学科,如果你想“自我补救”,那么早点行动起来也是很不错的。如何行动呢?我给你提几点建议:一是喜欢阅读,读起来。从“小本头”开始,课本反复读,要熟,为高三一轮复习打个基础。常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