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韩信没有听从谋士蒯通的建议三分天下?因为他忠心于刘邦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西汉初年,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分封了很多异姓诸侯王。这其中就包括淮阴侯韩信,在整个古代史上,韩信都是有名的武将,能够与之媲美的武将没有几个,单单一个背水一战就足以其他武将效仿多年了。

背水一战在古代史上也仅仅韩信使用过一次。不可否认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一般人无法相比的。西汉能够建立,肯定是与这些武将和谋士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离不开谋士和武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刘邦能够在楚汉之争中胜出,没有韩信肯定是不可能的。楚汉之争失败,就是因为当初的项羽不识英雄。最早的时候,韩信是在项羽阵营中的,之后在萧何的引荐之下,韩信加入了刘邦阵营,从此之后,韩信开始建功立业。最终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

尽管在征战的过程中韩信尽心尽力,但是到了之后,韩信仍然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楚汉之争时,韩信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韩信与龙且的大战中,将龙且打败,由此楚汉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时的项羽,真正的怕了。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对韩信肯定是产生了悔意。

项羽失去了大将后,已经丧失了信心,此时的项羽派出使者向韩信求和。项羽的使者向韩信阐述了当时的局面,同时希望韩信拥兵自立,不得不说,项羽这样做肯定是有目的的。上千年已经过去了,当时的韩信假如听从项羽使者的话,恐怕结局就是另一个局面了。

韩信的谋士蒯通,也对韩信进行劝说。蒯通对韩信阐述了利弊。也就是说,蒯通也赞同项羽派出使者的策略。蒯通就是建议韩信拥兵自立,此时的蒯通就是建议韩信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蒯通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韩信拥兵自立。

假如韩信不拥兵自立,那么后果很简单,就是迟早要被刘邦处死。事实上,蒯通的这个猜想,事后得到了证明。可是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辅佐刘邦。韩信为什么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呢?是因为韩信真的忠于刘邦吗?

韩信自学兵法,为的就是能够征战沙场成为名将。韩信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也就是说,韩信并不想拥兵自立,成为诸侯王并不是韩信的心愿。韩信自学兵法,为的就是能够驰骋沙场,然后成为绝世名将。

更为重要的是,蒯通劝说的理由韩信不以为然。蒯通劝说韩信自立三分,无非一个利诱、一个威逼。利诱肯定是韩信不喜欢的,毕竟韩信真正的志向不是称王称霸。那么威逼就是另一个劝说方法了。蒯通告诉韩信,刘邦得天下之后会杀功臣。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从历代来看,功高盖主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蒯通劝说韩信时,韩信都坚信刘邦不会杀他,原因就是刘邦对韩信说得话让韩信深信不疑。在这样的情况下,蒯通的劝说理由对于韩信来说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最后一点就是韩信深知自立为王后不可能持久。韩信手握重兵,也能征善战,可是古代想要拥兵自立,绝不是单单凭借军事实力的。能自立政权的,军政、民政、财政对于一个完善的政权来说,缺一不可。韩信仅仅占到了军政,其余的就是韩信的短板。

韩信能够战无不胜,肯定是离不开当时的后勤补给。从这一点来说,假如韩信拥兵自立,那么他的几十万大军极有可能陷入没有补给的境地,一旦如此,便是万劫不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对韩信有所防备。这一点也是韩信不造反的原因之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