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墨家具体是什么?为什么墨家思想不能被皇权接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中国的墨家具体是什么

谢谢邀请! 试答 (中国的墨家具体是什么?) 我认为:在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 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是在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涌现出的中国文化!以思想、教育、法治、军事等方面为主张,推动着中国历史文化向前发展。在战国时期有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子、孟子、荀子、庄子和韩非子。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是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反对“厚葬”和殉葬,反对贵族以仗亲属关系取得官位,主张选用贤能人做官。墨子和他的学生生活都很简朴,墨家的思想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利益,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影响颇深!并推进了中国历史文化向社会文明发展。

谢大家!

为什么墨家思想不能被皇权接受

墨家之所以能够产生和生存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周王室势弱,没有一个核心力量,这才让墨家有了一个生存空间。当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墨家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包括历代王朝都对墨家进行打击,很多人觉得很奇怪,能攻城,能守城,能发明,能制造的墨家为什么会被接连打击。

我们来看一下墨家的观点你就知道为什么皇权看到墨家必须要打击。

一、墨家主张薄葬,推崇节俭

古代帝王都是很懂得享受的,真正很节俭的帝王是很少了。秦始皇的生活肯定也是奢侈的,像墨子那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帝王和贵族是受不了的。秦始皇从即位开始就修陵,汉代很多皇帝也采用厚葬。墨家主张薄葬这些观点与帝王的需求是相冲突的,这让帝王很不爽。

二、墨家提倡身体力行

墨家以大禹为榜样,不管是巨子还是墨家的任何一个成员,他们都是身体力行的。这一点你想想看达官贵人,包括皇帝,他们能喜欢吗?皇帝和达官他更喜欢高高在上,一副指挥人的感觉,而不是力行。

三、墨家的观点与皇权相冲突

前面二点或许和儒家有点相近,只是比儒家严格一点,从理论上来说不该受到打击,但是为什么历代皇帝对墨家死命打击,主要因为墨家有这几个观点:

1、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这是墨家对天子的看法,天子是贤人选举出来的,这个和秦一统天下之后的家天下的理念是相冲突的。墨子这种观点更接近于现代的选举制度。你觉得皇帝能承受得了吗?

2、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如果皇帝能做到尊天事鬼,对老百姓有利,那天就会祝福他,立为天子。换句话说你皇帝不好好干,你就不能当天子了。这一点皇帝很难接受,皇帝只接受大臣对自己的忠心,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别人说自己没有资格当天子。

3、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这一条才是最致命的,墨子认为天下的老百姓忠于天子之外,还不够,还需要忠于天。这让皇帝受不了。因为皇帝认为自己就是天的代言人,特别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之后,皇帝更加神秘化。墨子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要求老百姓忠于天,而不是天子。

皇帝则认为自己是天的代言人,忠于自己就是忠于天,但是墨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最关键是忠于天,否则还会有灾难。

墨子这个观点等于和皇帝抢老百姓的忠心,这是历代皇帝不能忍受的,更不能让皇帝忍受的就是天说了什么,天满不满意的解释权在于——墨家的掌门人巨子。

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类似欧州出现的神权高于皇权的局面。

如果当时不是秦始皇统一天下,而是墨家先强大起来开始控制诸侯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走的是欧州的历史。

当秦始皇一统天下,墨家的生存空间就不见了。秦始皇认为自己就是天神,包括他因为船受阻就去伐光湘水神之山的树木,出海与海神决战等等。《史记》将刘邦神化为蛟龙转世,像汉武帝则被神话为其母怀孕梦日入怀。换句话说皇帝的逻辑就是自己就是有神性。人世间的神是由皇帝封的,而不是由其他人封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此时只存在一种选择,那就是墨家要和皇权争夺神的所有权,必须要决斗。墨家怎么可能是皇权的对手呢?皇权自然不可能让墨家发展起来,因为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皇权的稳定统治,最终被绞杀掉了,直到千年之后再现。

现在还有墨家(墨子)吗做什么又到哪里去了

关于墨家,在上个世纪九零年前后,有一期《飞碟探索》曾有人根据古籍记载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一些不明飞行物可能跟墨家学派的人有关,但他没有说引用的古籍书名,该文的作者说在汉朝前后的一个时期,墨家的思想是不被统治阶层认可的,并受其打压,有一批掌握当时可以说最先进技术的墨家学派的人隐逸了,至于为什么说不明飞行物与墨家有关,该文的作者也没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在这里谨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的墨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墨家其实是很厉害的。我们现在普遍知道中华文化有两大主流,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但在先秦时代,真正能与儒家抗衡的并不是道家,而是墨家。当时就有“儒墨之徒盈天下”的说法。奔走在各国游说君主的不是儒徒就是墨徒,根本就没有道家什么事。也因如此,儒墨在那时并称为“显学”。

那么墨家究竟有什么精彩主张呢?主要有四点:一,兼爱。弘扬一种平等无差别的爱。二,非攻。要和平,不要战争。三,节用。凡事力求节俭。四,非命。人要靠自己,不要相信命运!

但这四点还不是墨学的精华。墨学的精华是创造了中国独一无二的逻辑学和科学。普遍上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思辩哲学和科学,这实际上大错特错。墨子的思辩哲学比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还要早,其丰富性也不比他们差。墨子提出了很多现代逻辑学的重要命题。比如假言、直言、推理、演绎、归纳等。这些都表现在《墨子》的《经上》《经下》等篇里。墨子的“辩学”与古印度的“因明学”,古希腊的“逻辑”,并称为世界三大逻辑学。

由于墨子是手工业者出身,他的许多学说以及发明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比如他制造了一只木头鸟,比鲁班的飞行时间还长。另外他还是个军事家,制造了很多守城器械。正是建立在这些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墨子成了一位科学理论家,比如他发现了小孔成像理论、光学理论八条,物理学的杠杆定律、力的定律,数学上的“圆”、“倍数”定律等。所以后世把墨子称之为“科圣”是名副其实的。

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子的学问渐渐式微,并最终淹没无闻。这一废黜就是2000多年。直到清朝,学者毕沅等人才重新把《墨子》整理出来,能够让人读懂。

《墨子》重新出世让学者们非常惊讶。对里面丰富的逻辑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给予崇高评价。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人都一致认为:倘若墨子的学说不被打入冷宫,中国的科学就会十分发达,汉朝以后的中国历史也绝对不会是这样!

墨子在当时把自己的徒弟300人组织起来,相互研究学问。在听说哪里发生了战争,这300人便紧急过去制止。墨家的宗旨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总而言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