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一城山色半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沁县:一城山色半城湖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素有“千泉之县”“北方水城”美誉的沁县,如诗如画,古老而文明的沁县正擘画新的发展图景——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强教为先、强医为重、强商为要,打造现代农业高地、文旅康养胜地,建设“三晋花园·水美名城”……新时代的宏图伟业正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一城”山水满屏翠。县城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站在湖边眺望,远处青山连绵,近处波光粼粼,“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近在眼前。

沁县位于太行山、太岳山之间,系浊漳河的源头、海河的发源地,水资源非常丰富,300多处天然泉水星罗棋布。西湖、南湖、北海、瘦西湖、圪芦湖等十余个湖泊如明珠般点缀其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沁县发展的优势。为此,在“三晋花园·水美名城”的目标定位上,沁县坚持全域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的理念。

水是发展的优势。沁县充分发挥水系丰富、源头活水的优势,深度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争创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巩固提升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久久为功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实现了全县域“河畅、水清、岸绿、村美”目标。

展开全文

去年,沁县邀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县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今年从改善水环境开始,先做雨污分流,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流、滞蓄、净化、回用,同步推进管线入地、道路绿化等工程。目前,沁县县城主干道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线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该项目完成后,沁县的河会更清、渠会更净、环境会更美。

绿是发展的底色。沁县森林面积达到75万亩,生态修复工程0.3万亩,退耕还林等工程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39%。同时,草地面积达到38万亩。为了让家园更绿更美,沁县全面启动实施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谋划推进高铁和高速公路连接线通道绿化等重大项目。打算在三至五年内,建设森林乡村218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7.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使沁县全域呈现出绿水青山、满目苍翠的景色。

美是发展的质感。沁县通过建设“三晋花园·水美名城”,统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把沁县建成了优水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体、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体,构建出“农工商、文旅康、产学研”新格局。(李玉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