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诗词押入声韵王步高大学语文?王步高的成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哪些诗词押入声韵王步高大学语文

岳飞、文天祥、萨都拉、张元干、文徵明、张煌言、秋瑾等人的《满江红》词都是用了入声韵。
韩元吉、张孝祥、吕胜己、辛弃疾、吴潜的《霜天晓角》也都用了入声韵。
有些词牌较适合用“入声韵”,不一 一举例了。

王步高的成就

从事古典诗词研究与教学,著有《梅溪词校注》、《司空图评传》等学术著作及高校教材四十多种,主攻诗学、词学、文艺美学。主编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为全国“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获2002年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的东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是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两次被全校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系江苏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校歌》的词作者。现在其主持的“唐宋诗词鉴赏”和“大学语文”课程都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王步高“诗词格律与写作”课程对联作业选答23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唐宋诗词鉴赏的作者介绍:

王步高,1947年生,江苏扬中县人。1964年入南京大学德文专业(本科),1981年入吉林大学唐宋文学专业(硕士)。自1984年任江苏古籍出版社,所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为1987年全国十大优秀畅销书,发行百余万册。曾入南京师大词学研究专业(博士),师从唐圭璋教授。1991年调东南大学文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中文系教授。著有《梅溪词校注》、《司空图评传》等近四十种,发表论文近百篇。完成过省社科重点项目“词学研究电脑专家系统”。已通过专家鉴定。完成过教育部和省教改项目。还参与完成了国务院古籍规划重点项目:“唐宋词汇评”,现正完成教育部古委会资助项目:“全先唐诗编纂与研究”。担任四个全国学术团体理事和学术委员。自1992年主持东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丁帆合作主编《大学语文》系列教材,该教材系全国“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的“大学语文”课程及教改理论获省一等奖三次,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什么是平仄、粘连、和格律诗的基本律句

在南北朝齐永明时期,平仄的概念开始出现,并运用在文章中。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听过的“永明体“。

说到“永明体“,还有两个词肯定大家都听过。“四声“、“八病“。“四声“ 就是平、上、去、入。“八病“指的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八种写诗应该避免的弊病,称为“八病“。

但是,由于四声、八病的要求过于精密繁琐,格律诗的写作,不考虑“八病“这个概念。在此一笔带过,略为提及,告知大家什么是八病。

格律诗为什么要讲究平仄呢?格律诗的平仄有些什么作用呢?

早在《尚书·尧典》就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汉语早在上古就有声律之概念。《诗大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王步高教授说:“当不同声调的音节在句子中有规则的,交替或者重复时,句子就会有一种音律美。会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富有韵律感。“

格律诗的平仄,主要有几个要求:一、相替;二、相对;三、相粘。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粘连“。这三个“相“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1、相替:同句平仄相对,就是同句的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对(相反);

2、相对:同一联之内的两句,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反

3、相粘:两联之间平仄要相同,两联之间平仄相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联的尾句要和下一联的首句在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同

这里解释一下,1、三相,只要求五言格律诗每句的二、四位置的字,一三不论,只要求七言格律诗每句的二、四、六位置的字,一三五不论。

2、“联“是什么: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分为四联,分别是,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而绝句,同样有联的概念,一般却没有联这个叫法,就叫一二三四句(因为四句刚好是转承启合)。同样是一二句为一联,三四句为一联。

这样说比较理论化,下面用一首诗为例,就会比较清楚好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哈哈又见《登鹳雀楼》,好像我每次都喜欢用这首诗举例,可能因为这诗比较简单。

尽,同句二、四字平仄相反,是相替,“日“对“山“日仄声,山平声。

流。一联之内的两句二、四字平仄相反,“日“和“河“,“山“和“海“平仄都相反。这就是相对。

流。

目,上一联的尾句,是“黄河入海流“,本联的首句式“欲穷千里目“上联尾句与本联首句二、四字位置平仄相同。“河“跟“穷“都是平声,相同。“海“和“里“都是仄声平仄相同。这就是相粘。

更上一层楼。“上“仄,“层“平,同句相替,“上“仄跟“河“平,相反,“层“平和“里“仄相反,这是相对。

七言与五言相同规则(加了两个字,要在第六字上也遵守同样规则),律诗与绝句也规则相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