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的后代都是何结局乾隆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关系有多好他的后代结局如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胤祥的后代都是何结局乾隆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这个老十三胤祥和雍正皇帝胤禛,自小就关系不错。胤禛从小被并非亲生母亲的佟佳氏带大,和从小就没妈的老十三可谓同病相怜。老十三从小因为没有额娘没少被不懂事的小阿哥们戏耍,因此对其他阿哥没什么好印象。因为四哥总是关照,所以跟四哥最亲。

除此以外就是皇室教育的忠于皇上和太子。因为老十三外公是蒙古王爷,注定不会对皇位有什么想法。所以在这点上胤禛非常放心。而且老十三是和四哥掏心掏肺的直爽汉子,在太子倒台后四哥竞争皇位的过程中鼎力相助。并在雍正执政过程中新政推行和老八逼宫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雍正誉为一代侠王。

如果说两位兄弟关系如何好,这个倒是有据可查。咱们挑选几件事来阐述说明一下,胤祥和雍正在九子多嫡中是典型的太子党。胤祥除了从亲情出发尊重太子外,更重要的是四哥也是太子党。但是在太子被废后,当然的要拥护四哥胤禛了。哥俩简直是焦不离孟。无论是江南筹款赈济灾民,还是擒拿刘八女,查抄《百官行述》都是只要四哥一声招呼就往上冲。情愿做四哥的小跟班。

在太子胤礽彻底被废后,经过认真考虑主动向胤禛和邬先生提出要参与皇位的争夺。老十三不但对国家尽忠,同时也确实看好四哥的脾气秉性可以做好一个帝王。如果我们不提邬先生和胤禛的计谋,单说胤祥的单纯对国家和四哥考虑的主动劝说四哥争夺皇位就是相当的尽心了。胤祥首先剖析了太子一系列的让人失望的作为后认为四哥是储君的最合适的人选。哪怕四哥的实力不占优势,但是依然力挺四哥争夺皇位。

十三阿哥胤祥和四阿哥胤禛关系有多好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康熙十三子胤祥和四阿哥胤禛的关系有多好?可以这样说,两个人好到快活成一个人了。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是“刻薄寡恩,猜忌多疑,喜怒不定”“对手足残忍,痛恨朋党”,对这位十三弟却是真正的宠爱到可以说是离谱的地步,他们即是兄弟又是知己还是最好的政治搭档!

十三子胤祥生母位份低,去世早,雍正与胤祥同父异母,从小一起长大,雍正长胤祥八岁,受命教十三弟算学。胤祥在早期十分受康熙的宠爱,后期因为不明政治事故被冷藏了十几年。

而雍正的亲妈从小就不疼他,还帮着他的亲弟弟十四阿哥,巴不得雍正早死才好,九子夺嫡更是有七个兄弟想干掉他,胤祥和雍正这两个人在深宫中也算是同病相怜了,所以打小这两人晨夕聚处,形影相依。

雍正对胤祥有多好,可以说恩赏有加,信任有加,私交甚笃

康熙皇帝驾崩后,四阿哥胤禛即位当了新皇帝,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就命胤祥总理事务,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也就是铁帽子王,在此之前的八大铁帽子王都是因为开国战功受封,还有两个是郡王,而胤祥在康熙朝是个光头阿哥,没有任何受封,也没有任何功绩,平地成了恩封的铁帽子王,此举逾制首开先例。

雍正还觉得不够,又逾制把怡亲王的仪仗翻了一倍,又逾制让胤祥一门两王,封另一个儿子为郡王也是世袭罔替,对怡亲王的子女视同己出,待遇和诸皇子几乎等同,还把胤祥的小女儿收为养女封和惠公主,让五阿哥弘昼称胤祥为父。

雍正登基后,那些兄弟为了避讳改名,雍正特别交代胤祥不用改字,不过十三自己坚决推拒还是改为“允”字,等十三去世后,雍正下谕改回“胤”字。

雍正对胤祥不但恩赏有加,还分权给他,将怡亲王名义下兼管的旗兵军队实际掌控权给了胤祥,并添护卫亲军,给了他一支直接管辖调动的私兵,还特逾:

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挪移更改。《清世宗实录》

提防一朝天子一朝臣,特此以照看十三弟身后事。

雍正对怡亲王胤祥的信任可以看看都给他掌管了什么职务:1.总理事务大臣,后议政大臣;2.总理户部,会考府管钱粮;3.八旗禁军圆明园护卫兼管汉军侍卫,佐领旗兵;4.内务府皇帝日常饮食起居及造办处,雍亲王府邸和皇帝私房钱;5.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主司西北用兵军务;6.临时交办的外交、水利、祭祀、案件深度审断等事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雍正把自己手中大半的权力分给了十三,把兵权、财权、行政权交给一个人,这对于一般皇帝来说都不敢这样,而以猜忌闻名的雍正却很放心的都交给十三,这两个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对于痛恨朋党的雍正,却要求朝中大臣和怡亲王结交靠近,还特别提点有些官员“除怡亲王外,不许结交一人”。两个人的密折密信都会互相拿给对方看,真可谓一体同心彼此信任。这两个一个皇帝一个亲王好到什么程度,看看他们通信奏折写了什么:

怡亲王:“倘若确实发胖,而不堪寓目,则将如何好。”雍正帝:“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十三的身后荣耀和后代结局

怡亲王胤祥生前,雍正曾考虑两人百年后同葬泰陵,在自己的陵寝旁边选择一块“中吉之地”,以示百年之后兄弟二人可以常欢聚于地下,但是作为臣子却不能不考虑,所以胤祥坚决拒绝了兄长的美意,雍正才不得已作罢。

胤祥病重期间,雍正心急如焚,亲自问医寻药,并将十三的医生从太医院册封为户部侍郎,每日随诊,上朝汇报怡亲王的病情。

雍正八年,怡亲王病逝,雍正悲痛欲绝重病不起,当天开始拟遗诏布置身后事,因为太过于悲痛,差点也跟着十三去了,怡亲王棺中陪葬其兄随身香囊,内置“血泪巾帕”以示永决之哀。

雍正抱病为怡亲王素服一月,安葬时亲往奠送,命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怡王陵严重逾制而建,成了有清一代占地面积最大、建筑等级最高的亲王园寝。

十三爷胤祥的后代都得到世袭,第五世孙爱新觉罗•载垣,任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咸丰十一年,与端华、肃顺等人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握实权。同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发动“褀祥政变”,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

康熙八子胤祥有后人吗

儿子
第一子: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母庶福晋石佳氏。
第三子: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二十日丑时生,雍正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母嫡福晋兆佳氏,嫡福晋富察氏。(弘暾未与富察氏完婚便卒,后允祥去世时,雍正表彰富察氏守节,封弘暾为贝勒,封其为贝勒夫人,命兆佳氏收其为媳。《宗谱》记弘暾有三子,分别是从弘昌、弘晈、弘晓处承继来的。)
第四子:弘晈,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五子:弘㫛,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六子:弘昑,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
第七子:弘晓,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袭亲王爵。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生,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母庶福晋纳喇氏。
女儿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康熙六十年辛丑五月,嫁津济里氏萨克信。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岁。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元年正月,嫁伊尔根觉罗氏富僧额。四年后(雍正四年)卒,年二十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侧福晋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卒,年二岁。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七年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