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百度百科(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我知道曾祖父的名字范秋月

我家祖籍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原东南门里现衙前村。

我父亲大约1939年被封建把头骗去鹤岗挖煤,我娘可能1940领着哥哥后去的鹤岗。我1944年出生在鹤岗。

我长大后听我父亲讲,爷爷范义成49岁死的,曾祖父范秋月。爷爷,太爷我没见过,奶奶,太奶不仅没见过,不知姓名,连姓氏都不知道,这几位长辈连个照片也没有。

对我太爷知道的信息,就停留在“范秋月"三个字上,除此之外再也不知道了。

为什么对我太爷乃至爷爷了解甚少呢?

1.鹤岗与山东老家相隔数千里。在40年代日伪统治时期,父母没有钱回老家,日伪军也不允许百姓流动。加上父亲上班养家糊口,也回不去老家。再说我爷爷奶奶,太爷太奶故去了。老家只有我的伯父。我很小,父亲没有跟我讲太爷的事。

2.5~70年代,父亲58年从农村回到鹤岗上班。因不在祖籍居住,我家没有家谱。

但父亲生前很重视传承排辈。把上9辈下9辈中间那个字传给我哥哥,我从我哥哥那抄过来,写入我写的60年回忆中。74年父亲患癌烟癌,我拿出1千元复员费去南京看病,顺路回山东老家一次,看看我伯父,别的没啥亲人了。这是我父亲唯一的一次回祖籍,1975年1月病故,享年64岁。

我娘自大约1940年去鹤岗,一次也没回过老家,直到1999年83岁病故。我没见过姥姥姥爷,连舅姨也没见过。在鹤岗的二姑我还住过姑家。伯父82年到鹤岗84年病故在叔伯三哥家,鹤岗有姑家表哥表姐,舅家表哥等。

3.我1958年15岁在鹤岗参加工作,1962年6月参军,1972年10月转业到佳木斯。几十年忙于工作,忙于小家庭。

1991年上福建晋江,江苏靖江公出返程途中,9月27日在济南下火车,顺道也是特意到祖籍看看寻根,因老家没近亲了。经过打听邻居,在我伯父家栽的一棵树为背影照个像留念,回家不会取底片,底片还爆光了。

最近下载了“范氏总群”,对范氏起源,范氏古代名人,范氏分布区域,范氏占百分姓第51位,范氏宗族等了解了。

《梦华录》顾千帆他爹,当年为什么抛弃他和他娘

7月6日重新更新答案,之前我没看完,今天看到第35集了才看懂。顾千帆的娘和她爹是背着顾家人在外成的亲。但顾家是清流之首那种吧,就跟柯相差不多,特别注重风骨那一类的,而顾千帆他爹当初只是一个没名气地位的人,是攀龙附凤才娶到了顾家的女儿。但后来萧倾言凭借自己的奸臣之术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道路,所以顾家容不下他。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观不合。清流之党连欧阳旭拿道家之术讨好皇帝都接受不了,其实讨好上司不是很正常吗,又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反正我也不理解……他们就是整天风骨风骨的,但是萧倾言完全就是一个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性格,所以当初也骗过了顾家当了顾家的女婿吧,后面顾家人才发现他是这样的一个性格,谄媚无原则,为了升官发财无所不作,所以顾家人对他非常生气,就和他决裂了呀。

应该是他娘要和他爹离婚,我的理解是这样,因为按照萧倾言的性格没有必要跟名门望族顾家结下梁子,他当时也还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来着。不是有一个片段一直闪过就是童年的顾千帆要去追他爹,但是他娘不让他去吗?就是他娘讨厌他爹啊。反而是萧倾言舍不得老婆但也没办法,后面总是念叨着淑娘淑娘的,对现任妻子可没有那么上心哦,连镜头都没有。

虽然说他这个人真的很坏吧,但我感觉对顾千帆的娘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她是当年真正因为爱他才嫁给他的人。

为什么男女结婚第一夜叫“洞房”

“洞房”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词的由来,应当与部分名族居住在洞穴中有关,到了汉代又延伸为“女子的闺房”。

洞房在唐代才与男女新婚联系在一起,《神童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四喜就是让洞房出名且发扬光大的,至于将男女结婚第一夜称作“洞房”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黄帝击败蚩尤部落后,为了让新加入的蚩尤部落成员尽快融入华夏部落联盟,规定蚩尤部落不得再通过抢夺的方式获取女人,如果有谁在部落中产生了感情,便准备好一处洞穴和足够的水、食物,再将两人送入东西封起来,出来之后夫妻俩就可以和谐相处。

由于这个故事流传开来后,古人便将新婚夫妇第一夜称之为“入洞房”。

道是什么.什么是道

“道”定义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道”生天地万物,生仙佛,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阴抱阳,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终极的真理。

拓展资料

道,作为哲学概念,最早出自黄帝时期《广成子.自然经》,与汉字同在,与中华文明同在。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

https://www.baike.com/wiki/道?search_id=3f2up3hbgru000&prd=search_sug&view_id=11jer7kndphs00

道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反映道家思想的著作主要是《道德经》。

老子,也叫老聃(也有学者认为老子和老聃是两个人),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任过周王室守藏史。

老子生活在正处在社会剧烈动荡、贵族领主日趋没落的战国时期。受当时消极、保守思想的影响,老子希望能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建议统治者“无为而治“。他的最高理想是“无“。他说学道应天天进益,行道应天减损,减损又减损,一直到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

老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他把天地万物的运行生灭,看作是自然规律,指出“道“才是宇宙的本体。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而不能违背。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肯定了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在“百家争呜“的时代,儒道两家成为当时两个重要学派和学术思想的主要泉源。儒学和道学也为历代士人所必读,以一显一隐的形式,灌溉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

《道德经》中好多次说到道字,什么是道呢

道体德用,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