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后窗》:悬疑片中的悬念制造与镜头语言-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万字长评】一、电影剧情与电影语言(1)剧情第一阶段

关于导演希区柯克,我是从《视听语言》课程中的希区柯克变焦,才慢慢了解这位悬疑大师的风格的,《后窗》是他的巅峰代表作之一。

01

电影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长镜头,包括升镜头、降镜头、摇镜头、推镜头等技巧,主要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场景以及相关人物的身份和职业。例如新婚夫妇、偷情者、舞者、钢琴作曲家、推销员等,最后是男主角(杰弗利)的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了男主角的脸上出汗,然后拉镜头,交代了出汗的原因——主角的一只腿骨折了,正在换石膏,从而痛得流汗。整个电影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却干净利落、简明爽朗。镜头画面的光线、调色、构图也都很完美,构图也很有趣。电影名为《后窗》,后景建筑物上的墙壁都开着窗户,而我们的主角扮演的是偷窥者的身份。

02

这是一个远景斜侧平视镜头,(以男主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男一女,男的站立,女的躺在床上,中间由墙壁隔开。我们对于人物的信息认知,也主要来自窗口,而且只能看到人物的部分动作,有一部分处于隐蔽状态。随着剧情叙事的发展,我们获得的信息在逐渐增多,但是,又无法获得全部信息,或者关键性信息。因此,这是一个限制视角。之后,随着我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被吸引,就越来越想知道那栋公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导演又偏偏不告诉你全部的内容,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悬念感、好奇感和窥视的满足感。

03

之后,时间来到晚上,又是一个远景长镜头,主要交代夜晚公寓附近的环境以及人物们的活动,例如舞者在练习歌声、街头车来车往的杂声等。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充满生活气息。除了街头的路灯、住户房内的灯光照明范围外,其他的部分都处于暗色状态,后景是月光照明的冷光,有一种黑白照片的质感。通过巷子口,可以看到部分街景。夜晚的静谧又和街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强化了生活气息感。

04

之后,是女主第一次登场的场景。通过男主角的特写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人物脸部的散射光。在男主眼睛以下,我们可以看到女主的阴影。然后,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要知道,阴影中的人是谁?长相怎么样?我们只能看到女主阴影的模糊轮廓,却又无法完全看清女主的模样。可是,心里面却又是痒痒的,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与悬念感(也就是吊胃口)。

随着男女主角的拥吻,我们才逐渐看清女主的侧颜,满头金发,熠熠闪耀,鲜艳的口红,充满着女性魅力与性的吸引力。

05

随着女主逐渐把屋内灯光打开,才逐渐看清女主天使般的面容,泛着淡淡的笑意,金发碧眼、红色口红、洁白牙齿、银白色的珍珠项链和耳坠。右手微微举起,戴着手套,身穿黑白色长裙,外披白色薄纱。而且女主是斜侧站着,面向男主,能够看到女主的轮廓线以及部分装饰和细节。

整张照片给人一种欢快活泼、俏皮可爱的感觉。女主的形象也由模糊逐渐清晰化(花瓶),但是,仍然不够立体。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女主的外貌和形体美,缺乏内在的骨架和精神内核。此时,女主的美主要停留在外皮阶段。

06

再之后,男女主角发生冲突,讨论的是婚姻关系,女主希望男主能够为了自己而进行妥协。上图是一张近景斜拍照片,此时,男女主角手中都拿着酒杯,女主坐的位置较高,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男主坐的位置较低,暂时处于弱势地位。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亲密,却无形之中隔着一排模糊的窗口,象征着两人之间的隔阂。

再之后,是女主收拾房间,而男主则向外凝望着什么,这个镜头的运用主要引导下一个镜头的衔接。

07

这也是一个长镜头,也回答了上一个镜头的问题,原来男主被对面的场景所吸引。一位俏丽的女士,身着嫩绿色的衣服,坐在桌子前,桌上凋谢两根蜡烛,仿佛在和某人约会,进行烛光晚餐。粉红色、嫩绿色、淡光,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而房外一片漆黑与寂静,久等的人,却迟迟不现踪影。与之相伴的,只有那满瓶的红酒,对影小酌几杯。

这一段主要运用文学的叙事手法,以乐景、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更有意思的是下一个镜头的衔接。

男主看到对面的女士独自小酌,隔空碰杯。对面的人看不到男主,而男主却看到了女士的一举一动。这一杯酒,仿佛凝住两人之间的思绪,也侧面表现出了男主的风趣幽默、懂风情的男性魅力和气质。

08

再之后,他们看到对面的芭蕾舞者在开派对,然后猜测舞者和几位男士之间的关系。而男主认为舞者爱的是比较富有的那位,而女主则认为她都不爱。男主问原因,女主则回怼了一句。两人之间的对话,竟然神奇地有了一丝交集,也说明女主的内心开始有了变化。

09

再之后,又是一个长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男士在打电话,而女士则在吃水果晚餐。同时,警报的声音响起,有种莫名的暗示意味。

10

再之后,是钢琴家的琴声响起。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我们的导演(背对观众的希胖)和钢琴家在弹奏曲子,而窗口安有窗栏,似乎也有什么寓意。

11

再之后,是一个正反打镜头,男女主角激烈的争吵,关于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分歧与冲突。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之间谈话的距离较远,女主以(略俯)强势的地位,而男主以(略仰)弱势的地位。女主甚至不在乎男主的职业地位等,而男主则比较坚持自己的兴趣和尊严。

12

再之后,是一个特写镜头。女主拉开门,却没有马上离去,很显然希望男主能够挽留。此时,光线较暗,说明时间已经是深夜了。

而男主问他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女主回答“至少…明天晚上之前。”

其中的“…”则体现了女主的内心非常的犹豫和矛盾——想要表现得决绝地离开,却又充满眷恋和不舍;想要留下来,却又和男主找不到共同的语言与话题。

每一次女主穿上新的装扮,眼睛明亮,充满期待,而男主反应平平,一直关心着外界的变化。

总结,剧情第一阶段主要交代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状态,男主所居住的环境,以及公寓附近居住的人物和身份职业。

这一阶段除了男女主角感情冲突、男主与护理阿姨之间的日常互动有大量的台词之外,其他的画面和镜头,主要以默片的形式演绎,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整个故事的节奏较慢,主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神态变化,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有大量的伏笔和细节刻画。

(2)剧情第二阶段

到了第二阶段,人物冲突矛盾和情节推进在加快,而观众也进入了状态,紧张、刺激同时,又有点欢乐。

13

下面一张是一个空镜头,寂静无眠的黑夜里,突然发出一道刺耳的尖叫声和玻璃破碎的声音。由此,我们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而我们又处于视角盲点位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发生命案了吗?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但是,到底是谁呢?…而这也是本部影片最核心的悬念——麦格芬。这也是希区柯克悬疑片的标志性元素和风格,这个悬念一般会在影片的最后十分钟揭晓,也被影迷们称之为“希区柯克的最后十分钟”。

上面一张照片的内容是半夜之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之前一直在阳台上睡觉的夫妇,今夜不得不搬进室内躲雨,前后行为因为天气突变,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我们看完之后,心里面又会想,这到底是喜剧片还是悬疑片?

14

而在这个雨夜里,推销员却出门了。上一张照片交代推销员出门,手里拿着一个箱子,箱子看起来有些沉,似乎要用双手。这个小巷子的设计,功能和窗子类似,有种偷窥者的效果,而且,进行的是俯视拍摄的远景图。而雨水又有种镜子的效果,能够造成光线的散射,能够看清人物的体型和轮廓线,无法看清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而且,右上角窗户房间内的灯光是关闭状态的。人物似乎在观察、眺望,行迹看起来十分可疑,可是,却又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下一张照片是推销员回家,手里依然拿着一个箱子,箱子看起来比较轻、单手就能提动。雨自然在下,路灯一直在照明,而右上角的室内灯是开着的。那么,是谁开的灯?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

我们获得了部分信息,一部分问题得到解答,却又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15

再之后,是爱狗女士每天的遛狗日常。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吊篮,狗狗然后开心地奔跑,在嗅着地面,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之后,停留在右下角前端的花卉底下,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那么,狗狗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到底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

这张照片中,有一个转场镜头,狗狗来到地面后,不断奔跑,然后转场到男主角的房间。那么,导演是如何进行转场的?

16

在之后,是一个偷窥者视角镜头。在相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椭圆形的光圈轮廓,这说明偷窥者使用了专业的拍摄装备,也说明了我们男主角的职业和摄影有关。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推销员打开了箱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珍贵的首饰珠宝。那么,这些珠宝首饰是哪里来的?雨夜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是珠宝首饰吗?还是其他的?在墙上挂着两幅画,是否隐藏着未知信息?还有两个一黄一白的台灯,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说明时间是白天。

下图中,推销员拿出了锯子,而且一直盯着锯子,我们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和侧面轮廓,无法看清他的脸部神态和表情,也无法得知他的心理活动状态。在墙壁上有一个阴影,是推销员自己的影子还是其他人的影子呢?

17

再之后,是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女主问的是感情问题“一个女孩做什么才能让你动心?”而男主回答的是案件推理问题“带着箱子离开家三次。”

两者之间对话,也体现了男女之间不同的思维与关注点,男主在这段感情中,比较理性,始终处于被动、逃避的心理状态;而女主则比较感性,处于主动追求的状态。

18

再之后,是女主角侧躺的特写镜头,这一段主要描写女主角的心理状态,也在胡思乱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