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毕业,留学花费268万,回国月薪1万2,我是废物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近年来, “海归废物”一词兴起,是海外留学归来却失学失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一种自嘲。

“海归=高薪”,是长期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认知。但随着留学常态化、以及疫情对行业经济的巨大冲击,海归工作就真能“人均如鱼得水”吗?

图 | pexels

“感觉自己不止那个价”

网名“小琛日记”的90后女生,16岁读美高,考入美国Top30大学读本科,硕士又被藤校录取,归国后却事业不顺,2022年7月曾在网上发帖《藤校毕业后高开低走,到30岁一事无成》,未想一夜爆火。

时隔半年,随着“小琛日记”再次在一家媒体采访中讲述了自己海归失意的故事,#留学花268万回国月薪1万2四年没涨#的话题瞬间冲上热搜。

图 | 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全文

“小琛日记”在文中吐露:

2009年, 16岁的她被父母 送到美国读高中。

日夜苦读后,本科进入了 美国Top30大学。 每年暑假她也没闲着,4年的本科只用了3年就提前毕业,后来考上了 藤校的建筑研究生, 又读了3年。

25岁从藤校毕业回国后,拿到第一个offer月薪12k人民币。当时自我感觉还不错, 虽然没法跟互联网行业比,但坚信自己以后升职加薪是理所应当的。

图 | pexels

工作了一年多后她怀孕了,休息了一年,复出时27岁,想再找工作正好遇上疫情爆发,当时能拿到最好的offer依然是月薪12K。但她还很乐观,只觉得是因为疫情关系,工资低是暂时的。

直到后来,公司始终没有新项目进来,这意味着她能拿的只有底薪,税前12K——工作将近4年,薪资却和刚回国那年的一样。

她给自己算过一笔留学账单:

高中三年学校和寄宿家庭都不算是很好的,学费2万刀、寄宿1万刀,3年共约 9万刀(寒暑假不用交住宿费);

大学三年(修完学分提前毕业)学费4.5万刀-奖学金1.5万刀,+住宿1万,所以每年4万刀,3年共 12万刀;

研究生没有奖学金,住宿1万,学费4.6万,每年5.6万刀。三年共 16.8万刀。

所以这八年共约37.8万刀。再加上生活费+毕业旅行,往少了算, 40万刀肯定有了。

想想出国留学前前后后8年时间,没少吃苦,也没乱花钱,学费+生活费至少花了40万刀, 折合人民币268万,如今30岁了年薪15万,没有涨过, 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这让“小琛日记”觉得对不起父母, 觉得自己应该不止这个价,甚至在文中透露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我过去接受的教育是否真的正确?

她的困惑、迷茫,在字里行间表露无疑:

并不是努力学习,出国读个好学校,就能过得如愿。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按照一个指定的人生剧本,每一步都走得很努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回国发展,行业动荡,才发觉自己那么渺小。

留学名校≠功成名就

海归低薪也≠人生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

网友们总结下来,主要原因是:行业、疫情、生娃。

首先是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关系。“小琛日记”在文中说,自己本科原本是读的城市规划,后来在父亲的建议下转到了建筑专业。因为父亲是做房地产的,在他当时看来,建筑师是很热门的。 但回国后却发现,互联网才是眼下炙手可热的高薪行业,薪资待遇远高于建筑专业。

图 | 摄图网

再加上后来遇上疫情, 建筑行业遭到巨大打击,从业人员普遍找不到好出路。 “小琛日记”文中记述了自己前同事的”悲惨遭遇“,同样是海外留学生归国,觉得建筑业不景气想转行互联网做界面设计,结果连遭碰壁;还有更惨的,在上海疫情时被裁员,很久找不到工作。

她生娃休息一年再复出,也对事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

总而言之,天时、地利、人和,都可能对一个人的事业前途产生影响。还真的不是努力学习、留学名校、认真工作就可以换来一个金光灿烂的人生。

图 | pexels

所以,花费百万留学,却收不回成本,出国到底值不值?

或许有人要说,若若老师,你又要来说什么 “留学的价值在于开拓视野,不在于金钱回报”之类的话了,老生常谈。

哎,理还是这个理,但话可不是我来说了。

这次若若老师欣喜地看见,底下的评论中,不乏诸多开导博主的言论,深刻又实际: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钱,父母送你留学只是希望让你去感受世界更多美好,不用惋惜,用脚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只有你才懂的美好”

“人生是一种经历,不能用结果来衡量”

还有人劝:

没白读啊,如果不是海归,应届生怎么会有1万2呢!何况4年下来,职业生涯也获得了成长

这样的留言,满屏皆是。

可见,如今大家对留学价值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留学=镀金”的层面了,褪去“神化”的面纱,留学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上:学知识、见世面、锻炼自我。

图 | pexels

留学生的自救:

如何才能避免“学无致用”?

再说回点实际的。毕竟真金白银花出去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社会价值更高一些呢?

若若老师想说几点:

第一,还是要先摆正心态,深刻考虑清楚留学的目的。

每个留学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

有的家里条件优渥,只是希望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自我——那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尽情享受逐梦的过程;

有的对孩子抱有厚望,希望他出人头地,甚至是倾尽所有送孩子出国,孩子自己也期盼着将来能跨越阶层—— 这种有经济回报期望的,就需要在选择学校、专业时深思熟虑,一切以就业为核心导向。

同时,无论情况如何,都要做好“哪怕竭尽全力,仍然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的心理准备, 学会和平凡的自己和解,将留学化作人生无形的财富。

图 | pexels

第二,关注海内外就业信息,做好求职规划。

很多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定要考入某某大学。仿佛只要进了名校,人生目标就达成了,导致不少录取海外TOP大学的孩子,默认自己已经是人生赢家,毕业后拿高薪是理所应当,而忽视了学业与职业之间的衔接。

事实上, 社会需求永远是应届生求职的关键。无论是留在海外工作,还是学成归国,都不能和现实脱节,密切关注海内外的相关职业发展、求职现状与前景、公司招聘、实习的信息等。

图 | pexels

比如说,很多留学生因为学业紧张,兼顾不及之下,就很少有实习的机会。结果,在回国后尴尬地发现,招聘要求上都写着要 “有工作经验”。

其实,很多海外大学一开学就会有 大型Career Fair,并会持续数周。如果想要毕业时刚好衔接上新工作,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 写简历、参加Career Fair,一边完成学业一边给自己积累实习的经验。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Career Fair 图 | 学校官网

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学习重在思维,而非限定一门专业。

最最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大量的工作被机器代替,想要在未来不至于失业,全世界的教育都开始转变方向: 不是单纯传授某门知识,而是教会他们一种学科底层思维,教会他们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

前几天,若若老师在ChatGPT爆火后,才发现90%的家长都“卷”错了方向 ! 中,分享过远播教育集团总经理邹宏宇在这方面的智慧解析:

当不久的将来,超人工智能时代降临,好奇心、想象力、有挑战性的冒险精神以及意志力的培养,会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聆听邹宏宇先生的国际教育观

讲了那么多,其实, 留学不像外界想得那么高大上。紧张的学业、巨大的压力、残酷的现实,都摆在留学生的面前,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一样不落。

关键还是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尽早对人生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将梦想与现实连接在一起,让阳光照进生活。

如何为孩子做好人生规划?国际化课程去哪里了解?

CITD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学业规划大会·深圳站,汇聚40+国际特色学校现场招生,聆听校长、教育大咖解析局势,免费领取学校考情资料!

扫码报名👇

重要! 重要! 重要!公众号改版

请按↓↓图示设置【星标】,及时获取升学热点

专注国际教育15年的👇

找学校|约访校|看资讯|查榜单

公众号菜单栏解锁更多...

更多国际学校相关信息

包玉刚 |深国交 |上中国际 |北京鼎石 |北京爱迪 |平和 |协和 |上海领科 |UWC |CWA |WLSA |A-Level |IB |AP |DSE

上海“四校八大”又有新动作!华二/复附/七宝新校落地,出道即巅峰!

为什么中国家庭逃不出鸡血?一张北大博士和中职电工的工资对比图,撕开真相!

3年反赚100万,一分没花毕业了!这些孩子正“狂薅”国际学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