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于丹,谁的文学造诣更胜一筹
发布时间: 2023-07-11

易中天和于丹老师同为百家讲坛讲师,前者有学术超男之称,后者有学术超女之誉。一男一女,阳阴各一,真可谓各领风骚。当大气蓬勃的“三国之风”遇到温文尔雅的“论语心经”谁能更胜一筹呢?

易中天老师因《易中天品三国》闻名遐迩,他白话式的幽默讲解三国,让三国不枯燥,不遥远,里面的英雄人物栩栩如生。他用今人的妙口、当下接地气的语言,全新评论历史,让千年的历史风流重新走回人间,面向你我他。他妙语连珠,秀口吐出人人听得懂,却又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出来的人生悟语。

于丹老师是中国文化领域里不可多得的才女。“丹词丹韵”,通俗优雅,倍感喜欢,真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丹老师饱读诗书,身上透露出知识女性迷人、优雅的气质,是女人之典范、文化界之楷模。她和梁宏达老师、涂磊老师都是文化界令人敬佩、有影响力的人物。

早在八九十年代,远在《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就是名重一时的学者、作家了。他后来走出学院,在民间也声誉鹊起如日中天,但凡知道他的人,应该都不会感到突兀,反倒会觉得是水到渠成。他还在武汉大学执教时,就是那里的“四大名嘴”之一,是最受欢迎的中文系教师,是校长刘道玉特别看重的青年才俊,是校园的一道风景。

展开全文

从积极方面来说,于丹老师讲解的《论语》甚至她出版的很多与古典传统文化有关的书,都推动了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况且,她以大众喜欢并且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的方式去传播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且喜欢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于丹老师的做法值得称赞。

自明代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开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大众对书中人物的忠、奸、善、恶有传统习惯的承接,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变,因此《品三国》是个啃硬骨头的工作,易中天硬是接下了这份工作。品三国的贡献主要在社会领域,使得大量把小说当历史的读者醒悟过来,原来三国不是像小说、游戏和影视剧里那样的,懂得了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易中天先生功不可没。

看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丹的评价,大多所指都是对某些观点和“理解程度”的批评。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读《于丹〈论语〉心得》,即她应用何种策略重新阐释孔子和《论语》,以及这种策略为何会取得如此成功。很明显,于丹口中与笔下的孔子与《论语》是被平面化的,所谓“《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其实是“于丹告诉大家的《论语》,永远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一句话,“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易中天永远也说不出于丹那样含有大量形容词的话;于丹也永远说不出易中天那种语出惊人的话。二人高低,您觉得如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