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灵签(太乙救苦天尊大慈悲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太乙救苦天尊大慈悲

太乙救苦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并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
太乙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寻声救苦,十方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人事上,甚至聪明智能,乃至道果,凡有所求,救苦天尊成就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但能一心称念天尊圣号,天尊即寻声救护,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只要众生恒心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耶,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耶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洲帝君。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中太乙救苦天尊应化十方,化号为十方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分别是: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此即是济度人鬼的灵宝十方救苦天尊。

道曰.“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甚么意思呢

【无上天尊】 旧时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唱“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

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唤道教大仁大慈寻声赴感的太乙天尊(类似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显灵帮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

这种唱礼,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解放后,被传讹为无量天尊,无量这个词,来自佛教,不是道教用词,“无量天尊”是民国时期的一些不懂道教的说书先生根据佛教的“无量”讹传创造的词汇。

道家常常使用“太上”“至上”“无上”,表达道的至高至尊。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上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上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上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上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权力最更大,位列六御。为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九阳之精所化,道炁化形乃又称太一救苦天尊。地藏就是个悲愤的老好人,看地狱道可怜下去救度,他自己并没有多大权力。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是中国道教继承上古汉族民间信仰而来。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他同时也是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池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因此《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说:太一救苦天尊最尊最贵,最圣最灵。道盈十方界亦卽是太一救苦天尊所贯通,因此经中说“尔时救苦天尊徧满十方界”,与万物万灵,无异同,无间隔,因此有感卽应,此感彼通,捷于影响,因此太一救苦天尊能济度众生,“神通无量”,而确有其坚实的理论根据。道教以道而立教,名副其实,不亦宜乎
《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宝座。放大光明。普集万灵。与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 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万万仙众。俱来诣座。听宣妙法。於是梵王称善。帝释欣歌。仙乐自响。随光而至。
是时太上老君。身离玉座。步蹑莲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师开化。受福天堂。施功无极。恩不可量。臣观三界之中。苦海之 内。无量众生。横遭厄难。罪网牵缠。异类羣情。难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羣情。唯望至尊。观心慈愍。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离玉座。惊怖万天。救苦救生。不须汝言。可还座中。吾为宣说。
天尊曰。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不须汝威力。化身救度。此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 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 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今告汝知。
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无量变化。如何得至我师御前。 天尊告老君曰。汝可举声。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齐咏。自然应化现身。於是老君众仙等。尊其教旨。齐声称咏太乙救苦天尊之名。
忽见。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蹑於莲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乙。为我师开化说法。臣集相聚形。听宣妙音。天中快乐一时。地下动经万劫。三界之中。群生受苦。高声呼唤。苦哉苦哉。旋绕天尊礼拜。俯伏乞下天关。
於是众仙见童子奏对。泣泪滴衣。哽噎叹言。天上快乐。地下受灾。轮回报对。何时清闲。
天尊告太乙曰:汝行愿慈悲。众生受苦。依汝行愿。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众仙观见童子化一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 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天尊化一帝君。蹑莲花。手执如意。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帝君化一真人。足蹑莲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 地。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锦衬衣。披发跣足。蹑於莲花。手执金剑。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圣威德。变化救生。从何而有。甚劫修行。惟愿应机。为众宣说。天尊曰:此圣在天呼为太乙福神。在世呼为大慈行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 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汝是吾之气。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汝可秘之。不可尽述。
是时老君闻天尊言。闭目定神。弹指叩头。咒曰。
元元之祖气 。妙化九阳精 。威德布十方 。恍恍现其真 。
三九扬风出 。徘徊离始青。 恭敬生琼液 。奉之免渴饥 。
万灵当信礼 。八苦不能随 。积行持科戒 。提携证玉京。
尔时。天尊重告老君及诸仙曰。若有众生。时遭疾疫病痛缠绵。可以焚香。念诵圣号。看转此经。疾患退散。克获安宁。若有众生求官觅职。奸佞妄生。但当念诵圣 号。看转此经。自然嫉妒不生。高迁禄秩。若有众生泛涉江海。波浪所惊。鱼龙欲伤。可以存思念诵圣号。使得达岸。无有害伤。若有众生。值雷霹雳。风雨惊怖。 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神气亦清。魂魄不动。若有众生。父母师资六亲不和。兄弟乖逆。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自感六亲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有帝 王国主。朝生叛臣。兵火作乱。风雨不调。万民涂炭。怨地尤天。但当持斋念诵。看转此经。风雨便得顺时。叛臣败露。国泰民安。若有众生。为邪精鬼贼妄来所 伤。但存思念诵圣号。妖魅自止。鬼贼灭亡。若有众生山林往来。被虫蛇禽兽奔夺所伤。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禽虫自退。不敢来害。若有女人。怀受胎孕。临产艰 难。但当存思念诵圣号。自感真气佑护。无痛无伤。便生智慧之男。有相之女。六根具足。母子团圆。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 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