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如何评价梁武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

一个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皇帝,因为儿女情长而看破红尘,又因为信奉佛教而荒废朝政,最后被饿死于净居殿。他,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梁武帝萧衍的A面B面人生。

一、A面人生。

1、天资聪慧、屡建奇功。

萧衍从小聪慧,喜欢学习,年纪轻轻犹显才华。他与沈约、谢眺、王融、范云等七人经常出入竟陵王萧子良的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

萧衍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的族侄。由于出身贵族,升官的机会自然比别人要多,加之满腹学问、谈吐不凡,进入仕途便顺风顺水,扶摇直上。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领兵攻打齐国邓城(今湖北襄阳),左卫将军崔慧景打开城门逃跑了,其他各部见统帅溜了,也纷纷逃散。萧衍的部队由于平时训练有素,没有溃散,伤亡也不大,最终退到樊城,据城坚守。这次战役后,萧衍被封为辅国将军兼领雍州刺史。萧衍上任后,招揽人才,积极筹备经营,实力越来越大。

2、举旗起兵,灭齐建梁。

老皇帝萧鸾死了,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这个新皇帝是个玩家,而且残忍无道,诛杀大臣。他怀凝萧衍有对朝廷图谋不轨的行为,派人前去暗杀,行刺的人十分敬重萧衍,不但没刺杀萧衍,反而将萧宝卷谋杀他的事讲了出来。萧衍大惊,暗地开始筹划废掉萧宝卷。

公元500年十月,萧宝卷杀了平叛功臣萧懿。听到哥哥被杀的讯息后,萧衍立即集合部队,直指建康,杀死了还在醉死梦生、歌舞不断的萧宝卷。而后,一方面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另一方面继续派兵四处征讨,没过多久,各地太守、刺史全部投降归顺。

到了这一步,萧衍开始考虑废掉萧宝融自己做皇帝的事了。萧衍召见心腹范云和沈约,问他们对称帝自立的看法,他俩坚决拥护萧衍称帝。萧衍听了十分高兴,便令他俩负责筹划废帝称帝事宜。公元502年四月,萧衍通过禅让的方式,替代了萧宝融。改国号为梁,称梁武帝。不久赐金给萧宝融,萧宝融吞金自尽。

3、勤于政务,简政轻赋。

勤于政务。萧衍不分春夏秋冬,每天都在五更天就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冬天季节,他握笔的手都被冻裂了。

注重纳谏,听取民众呼声。萧衍下令在东府门前设立两个函盒,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百姓的建议和批评意见的信函投到谤木函里,一些功臣有什么要求的信函投到肺石函里。

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在农业方面,他颁布诏书:“广辟良畴,公私畎亩,务尽地利,若欲附农,而粮种有乏,亦加贷恤。“对于流亡的农民,允许他们回乡,恢复原有的田宅。在赋税方面,萧衍多次下诏减免租调。

倡导节俭,以身作则。萧衍是称帝以来,每日饮食多为粗茶淡饭,甚至吃粥充饥。衣用更是简朴,史载称他:“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居室里除一张床以外,别无摆设。

二、B面人生。

1、疑心重重,乱杀无辜。

萧衍和封建社会里大多数皇帝一样,猜疑心很重,生怕别人夺了他的皇位。因此,他将萧鸾诸子几乎全部杀掉。

2、刻薄外姓,放纵家人。

萧衍对外姓人非常刻薄,对一些有功之臣也不重用。但对自己的皇室亲属却是恩礼有加。特别是对其弟萧宏,很是纵容。萧宏奢侈无度,聚敛财宝,甚至意欲谋杀萧衍。萧衍不但没予追究,甚至还给他封官加职。他这个弟弟也是个奇葩,不但不感恩,竟然与萧衍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侄女发生奸情。叔侄两联合起来篡权夺位,派人刺杀萧衍却被发现。最后,萧宏忧惧而死,永兴公主自杀。

3、看破红尘,信奉佛教。

萧衍晚年逐渐看破红尘,开始信奉佛教来。 萧衍看破红尘是因为两桩事情对他打击比较大而引起的。第一件事情是上面说了的他女儿与他弟弟通奸并谋害于他;另一件事情是他的次子萧综背叛于他。

萧综的母亲吴淑媛本来是萧宝卷的妃子,萧衍看她长的漂亮便据为已有。她七个月后生下萧综,可见萧综是萧宝卷的遗孤。萧衍一直把萧综当亲生儿子看待。吴淑媛失宠后,心生怨恨,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萧综,萧综从此慢慢地疏远萧衍。公元525年,梁魏交兵,萧衍派萧综统兵作战,萧综借此机会投靠了北魏,从此最也没回梁国。吴淑媛面对子离夫疏的现实,忧郁而病。

萧衍本身是一个对亲情看得比较重的人。萧宏的死,永兴公主的亡,萧综的离去,陈淑媛的病倒,让萧衍十分感慨。

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下令改年号为大通。萧衍信佛十分虔诚,戒掉女色荤腥,并下令全国效仿。后来,他多次舍身佛寺,与僧人们交流佛学、探讨佛理。

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反梁。公元549年6月,侯景攻破宫城,软禁了萧衍。软禁后的萧衍病到在床上,无力起来吃饭,不久便饿死了,终年86岁。

对梁武帝萧衍评价为:一方面推翻残暴无道的南齐皇帝萧宝卷,建立梁朝,即位后,提倡节俭,勤于政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晚年看破红尘,醉心佛教,荒芜政事,直接导致侯景之乱,过犹不及。

如何评价梁武帝

他是一个好领导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

众所周知,往往一个朝代的开创者都不是庸碌之人;因为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必然经历无数的战火与鲜血,建立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无比艰辛的创业过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莫过如此。

萧衍不仅在政治上多有建树,在军事、艺术领域也都有卓越的成就。军事上,他多次作为军队的统帅对战北魏的军队;艺术上,他是“竟陵八友”之一,而且在音乐和绘画上多有佳作。

登基称帝之初,萧衍还称得上一位明君。他十分勤于政务,史书上说他无论春夏秋冬,五更起床批改奏章。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不少皇帝望尘莫及了。而且他还很重视采纳臣子的意见,专门设立“意见箱”让他们大胆谏言。这也是一位好领导应有的表现。

把袈裟给朕披上

可晚年的时候,萧衍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少年了。他开始崇信佛教,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信佛本也没什么错,可因为自己信佛给国家造成损失就是他的错了。

南梁普通元年,这一年可是一点也不普通,因为这一年梁武帝开始作了,他给自己起了个法号——冠达。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自己礼佛,他还在皇宫旁边建造了一座寺庙,命名为同泰寺。皇帝嘛,建造繁华宫殿都不是事儿,区区寺庙自然不在话下。

一天,萧衍去庙里参拜佛祖,一帮臣子跟随在自家老板的后面;眼巴巴地等了好久,终于是香也烧了佛也念了,大臣们心想这下子皇帝该消停一段时间了吧。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皇帝竟然脱下龙袍穿上了袈裟,和他们说:“朕要出家!”

皇帝一门心思要当和尚,大臣们虽然懵圈,可该劝还得劝。在一众大臣苦口婆心的劝解下,三天后,萧衍才终于同意大臣们把自己“赎回去”。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和尚要还俗必须要花钱向寺庙赎身,老李怎么感觉有点像某些不良场所呢。得,无奈的大臣只能自己掏腰包把老板给买回去;可这一花就是一亿钱,你要问为什么,皇帝肯定得比别人贵啊!

没想到萧衍还上瘾了,第一次没成功,萧衍还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真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讲真的,他当时都八十多岁了还这么能折腾,真是精力旺盛!皇帝高兴了,可苦了一帮官员,每次都得出钱赎人。

要做就做真和尚

历史上有很多人只是名义的和尚,其实照样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最有名的当属《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了。但萧衍却是认真的,佛门的清规戒律他是样样遵守。

和尚不吃肉,萧衍还真的一点荤腥都不沾;不仅自己不吃肉,他还不让祖宗吃肉:他规定祭祀的时候不准用真的牛羊猪肉,只能用面团捏的做的三牲。和尚不近女色,萧衍从五十岁之后就不再和后宫嫔妃同房。

更夸张的是,他还异常节俭;节俭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说他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如果史书记载属实的话,那梁武帝可真就太厉害了。不过就算不全属实,起码可以说明梁武帝不是一位沉迷享受的君王。

一人信佛全国遭殃

皇帝的喜好就是当时社会的风向标。在梁武帝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梁朝几乎是处处有寺院,家家有僧侣。光是建康城内,就有超过500所寺庙,100000名僧人。

要知道,在当时,寺庙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无需缴纳税赋。和尚们将土地交给百姓耕种,到头来大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