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酒仙、京东等“跑马圈地”,酒类连锁二次革命谁为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由知酒原创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知酒团队

今年,一线酒类流通行业纷纷公布了2023年的目标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名品世家、1919、酒仙集团、京东酒世界等都将针对线下连锁门店数量进行大幅度扩张。

谋求数量增长的背后,是流通巨头对于连锁化前景的笃定。

与2015年至2020年疯狂的第一波酒类连锁化相比,手持新工具、新模式、新战略的酒仙、1919之辈,与之前相比更为强大,也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扩容空间。

酒连锁硝烟四起

而据杨陵江之前在社交平台上透露,2022年底,1919的营业门店达2600家。这也意味着2023年,1919的门店数量要实现翻倍增长,才能达成这一小目标。

展开全文

与杨陵江一样,笃定线下连锁门店的还有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近日,郝鸿峰的身影出现在多地的酒仙名酒城财富说明会,足迹遍及郑州等地。作为酒仙集团线下渠道的显著代表,早在2017年酒仙集团就就开通了线下酒类零售店“酒仙网国际名酒城”。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末至2020年末,“酒仙网国际名酒城”门店数量分别为219家、502家和549家。截至2022年末,酒仙网线下连锁门店已达到12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不过在此后,酒仙重点聚焦于产品品牌的打造,同时减弱了对连锁品牌的塑造。

三大流通企业纷纷选择加码“线下连锁”,在针对全国连锁这一目标,三者开启了“跑马圈地”的新模式。

1919、名品世家、酒仙集团,行业内知名酒类流通企业“默契”选择下重注加码“连锁门店”。与第一次酒类连锁革命 何其相似,借由这场革命,身处酒水连锁的一、二级梯队企业门店数量得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继而进入大体量时代。

而此次“革命”,在知酒君看来, 一方面 ,是企业为增长寻求更为广度的增长极。三年疫情影响,给整个酒类行业造成的冲击深远,酒类流通企业也不例外。纵观上述三家企业,在疫情的重压下,营收与利润除酒仙集团外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与停滞。2023年,企业必须寻找更为稳定和多样的增长极,以谋求业绩突破。

另一方面则是 ,在三年疫情结束后,整个酒类流通行业已经历了“大清洗”阶段,对于“酒仙集团们”而言,与疫情前相比,将更为通畅和“轻易”地进行门店扩张。

三年疫情,对整个白酒行业影响可谓深远。但最受影响的莫过于小型终端烟酒店。据悉,在整个酒行业里卖酒的小型终端售点大概有六七百万家。因缺乏稳定的消费者,单薄的利润、入不敷出导致大量烟酒店关门,而这为流通巨头造就了一片新蓝海。

基于自身品牌和渠道的优势,1919、酒仙、名品世家等在拓展线下门店是极具优势,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如今已经羽翼丰满的情况下,他们有着更强大力量,去推动这次连锁革命。

在核心竞争力上,1919、名品世家、酒仙集团等都夯实了“保真”的核心理念和技术,通过源头控制、信息管理等手段,最大程度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各家企业推出的送货服务,也放大了即时零售的综合优势,增强线下门店的竞争力。

不过既然要去“革命”,新弹药的补充至关重要,这是其决胜的关键。

以1919来看,其是新零售的坚定布局者,也是模式创新的引领者。比如其MOJT莫其托酒馆、与天猫超市联合打造的中国酱酒馆已经成为从上游渠道端的全产业链革命。

酒仙,则在自有产品品牌的强势基础上和最先切分直播风口的优势上,具备更强的产品网和销售网。而名品世家加码元宇宙,通过元宇宙小店和线下千家店等计划,加码融合发展,充满更大的想象空间。

显然,与第一次“革命”相比,流通企业都有着新手段以及新蜕变。随着中国品牌化的加速,中国酒水流通行业品牌化已是大势所趋。而随着此次,巨头们纷纷下重注押宝“连锁终端”,这必将是中国酒水流通品牌化加速发展的新起点 。

但也需要注意,立足酒类零售所拥有的约1.5万亿市场,确实存在极大的整合空间。但如何从“整合”走进发展阶段,避免此前的“退出”潮,还需要各个流通企业在增量的同时实现质的突破,即保障每一个连锁门店的盈利能力和面对C端的能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