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总结报告(医药制造行业如何做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医药制造行业如何做数据分析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众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药品市场呈持续增长趋势。

医药制造行业是一个规模致胜的产业,但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

那么,众多制药企业应该如何凸显自身优势,管控好风险,不断提升效益,获得发展呢?这正是数据分析所能解决的问题,让制药企业更加理性和智慧的经营。

医药制造行业的特点

上图是三家制药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医药制造行业的几个特点

① 毛利率水平偏高;

② 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例非常大;

③ 研发对利润的影响体现在较高毛利或对销售费用的抑制;

④ 政策及政府补贴对利润的影响不可小觑。

制药企业的分析主题

影响制药企业运营效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效益与资金增长驱动销售渠道,这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分析主题。

1、效益与资金

在共性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分析重点。

2、增长驱动

所谓“增长驱动“,主要看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拥有多少可以生产或即将研发成功的药品储备。

3、销售渠道

在分析行业特点的时候,我们发现销售费用投入很高,所以要做好相关监控,其中,主要监控销售情况和渠道建设两方面。

以上是制药企业的共性分析,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药品,也有其本身的特征和盈利点。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物类型划分为创新药物和仿制药,制药企业应依据自身定位与优势,选择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因此,不同的子产业,分析重点也应适当调整

在医药工业的竞争时代,数钥分析云医药制造行业解决方案,能帮助制药企业辨析产业特点,凸显自身优势,从而辅助科学决策,稳步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助力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制药行业怎么样

化药生产规模先降后稳

药品生产是从传统医药开始的,后来演变到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天然药物,进而逐步开发和建立了化学药物的工业生产体系。化学制药行业由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两部分组成。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品制剂的上游产品,是进一步制成药物制剂的原材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化药生产企业规模整体保持稳定,规上企业数量保持在2400家左右,其中原料药生产企业1270家,制剂企业1123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制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行业转型升级。2018年,中国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加速。受此影响,2018年我国化药产量发生大幅下降,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为230.37万吨,同比下滑35.19%,同时各种化药制剂产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8年以后,我国化药产量开始保持稳定发展。

化药生产企业营收规模保持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医药行业的改革政策以来,药品价格得到有效调控,我国化学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企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从化药生产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16-2020年我国化学制药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规模整体保持稳定,营收规模保持在12500亿元左右。

2020年终端销售规模下降

从下游需求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卫生医疗费用稳定增长,也推动了我国化药市场的需求。根据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从2015年的1071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759亿元,其中化学药占据了70%左右的份额,其销售额从2015年7449亿元增长到2019年9686亿元;2020年受疫情冲击以及国家医药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销售额约为8281亿元,同比下降15%。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是夕阳,还是潜力无限

谢谢邀请。我用一篇系统化的分析报告来回答您。

《国金证券医药2019年年度策略:乘新趋势之浪,享价值重构之华》

作者:国金证券-医药健康研究中心李敬雷团队

原报告始发于:2018年12月10日

基本结论

基本面角度:行业新规则确立,价值链重新分割

1.新规则确立:从2015年药审改革开始,医药行业在医疗、医保、医药不同角度确立新的行业规则,其中重要特点是和国际接轨,建立新的标准,回归医药行业的本质。

2.优秀企业价值显现,行业价值链重新分割。与国际接轨的规则和标准确认之后,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势被扩大,行业由之前的劣币驱逐良币进入优胜劣汰,企业价值回归。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价值被重新定义,由此也产生了新的价值分割。

2.1国际价值链分割:

1)CRO、CDMO和API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的竞争,在国际药品价值链中获取更大的份额。

2)中国本土创新型企业将产品到海外注册,力求在海外实现突破。

2.2国内价值链分割:

1)需求端的消费升级:辅助用药、劣质产品(服务)逐步退出市场,医疗服务、药店、生物等高端产品在消费刚性扩容背景下保持高增长;

2)需求端的进口替代:在仿制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国产竞争力的优质产品逐步加速对于进口高价产品的替代;

3)生产端的技术溢价: CDMO、高壁垒仿制药、创新药等高壁垒产品(服务)由于高技术附加值和竞争格局良好,在产业优胜劣汰的背景下获取更大份额;

4)生产端的产业链延伸:API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把握审批加速+一致性评价+集中采购的变革机遇,通过获取高端订单和拓展制剂业务,获得过更高价值份额。

投资面角度:估值进入底部区间,真成长公司有望率先实现双击

过去两年是市场估值体系巨变的一年,多数股票估值进行了降维回归。对于成长确定性强的公司,具备了赚取稳定成长收益的前提。

对于在变革环境中的优秀公司凭借核心竞争力,在新一轮价值分割的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蛋糕,业绩兑现的公司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同时不可忽视的外资以长期角度增大对于医药个股的配置,定价方式转变。

投资建议

看好高端制造、消费需求、研发创新三个维度的企业

行业新规则确立,在行业价值链重新分割过程中我们看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大的份额。从子行业角度我们看好:

1)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依赖高的创新药、CRO/CDMO、API行业;

2)产品力提高、进口替代空间大的医疗器械行业;

3)需求旺盛,竞争壁垒高受益于消费升级的生物制品行业;

4)商业模式领先的连锁医疗服务和药店行业。

个股层面,我们看好在高端制造、消费需求、研发创新不同角度具有竞争优势,有望在价值链分割中获得更多份额的公司。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环保风险、医保控费、降价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

报告重点内容部分摘录

行业整体趋势:新趋势成立,价值重构开始

医政组(许菲菲 孙炜)

创新药行业:管线变化继续跟踪,商业化落地重点关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