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封建王朝后期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中国封建王朝后期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锁关闭国这一成语,出现在清朝中期,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也处巅峰期,执政者自大,肓目,执政者进入中原也有一百多年左右,执政之人怕外来的科技,思想进入中国,怕影响执政者的皇权,怕影响国家安危,更怕汉人起兵造反,还想以封建腐朽思想马上天下来统统中国,由于腐朽的封建思想,导致了中国清后期,软弱无能,白银外流,鸦片横行,贪腐成风,国破家亡。

历史上“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说新中国闭关锁国,真不知道脑子是进水了,还是装傻。新中国成立,遭到了帝国主义封锁,打压,老一代领导人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先是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进入联合国,同时大力提高自己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水平能力,提高广大工农兵的素质,普及文化科学,以便适应在国际舞台的能力,练内功,打基础。历史上中国也所谓开放过,可是换来的是,鸦片大量进入国门,国民成了大烟鬼,运出大门的是真金白银,结果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不平等条件,这就是无准备,无基础,无素质的开放结果。新中国要想达到平等互利的开放,必须练好内功,打好基础,不顾这些,只能重蹈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覆辙。随着国家实力的提高,人民素质提高,国家有步骤,有方法的不断增加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用乒乓外交改善了和美国等国家关系,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这些难道是闭关锁国吗?就连今天的开放,要不是新中国打下的基础,你开的了吗?即便开了,挡得住八国联军进吗?会不会又有不平等条约呢?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到底多严重造成了什么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实并不是严格的不与外界接触,但是他严格限制对外的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造成的影响是中国的整体国力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国家。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之海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根本的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

康熙皇帝以来,清政府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民间的交往不断地密切,再加上清朝后期国内农民的起义不断,清朝一方面担心汉人会和洋人勾结起来,反对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害怕同西方的贸易往来会冲击清朝自身的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公元1759年,清政府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正式建立了“公行”机构,这个机构是由清政府允许的商人组成的一种垄断性的外贸组织,主要的目的是在于对商业贸易进行约束和限制。这个条规规定,外国商人在华经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地点内进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要离开,当时规定的贸易时间是每年的5月到10月间,贸易的地点只能在广州进行。不仅如此,清政府还规定了外国商人在华只能住官方所设立的官方居住地,同时规定,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款,进一步限制外国人的在华贸易。同时,条规还规定,外国商人在华贸易期间要加强对其监视,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区域。商行制度的实行,决定了设立了广东十三行等商业贸易管理机构,同时对商业进行垄断。广东十三行主要负责与外商进行出口贸易,并且代表清政府与洋人进行谈判等商业贸易磋商。可见,这种商业贸易没有公平性,商业环境极其差,如此发现下去定会有大事发生。

另外,清政府对中国人出海贸易也是严格的管理。清政府要求出海贸易的人必须进行登记,然后缴纳保证金后领取类似于许可证之类的东西,写明出海船只的尺寸大小、贸易者的姓名、籍贯、年龄等,更具体的是要写清楚出海贸易船上所装的是什么货物,去哪里贸易,什么时候回来等,这种做法是要求你出去的船只必须得按期返回,如果过了时间回来,那么你就要接受惩罚,或者下次会限制你出去贸易,从这个方面来看清政府对贸易管理的是十分严格。

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
第一,引起鸦片战争。当时的大英帝国受到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华贸易一直处于严重的逆差,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大英帝国就想到要用办法来扭转这种贸易逆差,他们通过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然后向中国境内倾销鸦片来获取大量的白银,鸦片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损害了中国社会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素质,更是掏空了清政府的国库,已经危害到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样一来,清政府不得不派林则徐去东南沿海禁烟,这边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样一来,计划了英国人桶清政府之间的矛盾,给给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利于战争的借口。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向西方打开了贸易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
第二,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了同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首先需要在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方面进行思想的革新,这这种革新类似于西方的启蒙运动,只有思想的转变,才促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打破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以及小农经济所带来的僵化思想,从而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在鸦片战争前期,英美两国的贸易船舶总吨位数一直是小于清朝。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商船总数在9000到10000艘之间,大约加起来有150万吨左右,再加上内河的船舶吨位有20多万艘,一共加起来共计有400多万吨位。而在同时代的1814年,英国全国船舶大约有21500多艘,共计240万吨;美国在1809年全国只有140万吨的船舶吨位。可见那时候民间和官方的商业贸易很有发展的潜力和势头。如果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那么清政府是很有可能在经济方面超过英美量过,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鸦片战争,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