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的金钱观与亲情观?“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当今的金钱观与亲情观

随着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金钱观与亲情观都会相应变化。

一,本人昨天写了一文《特别致谢我的初二班主任老师》

文中,回顾了我44年前的亲身经历,特别感谢我的初二班主任老师步行一小时左右,到我家进行家访,劝说我父亲让我复学从而改变我人生规迹,一直未当面致谢老师,深感内疚。

从上面阅读量156及点击率3%看,网友对这类亲情类内容关注度低,兴趣不大。

二,我在前天写了个问答《选择银行股投资要注意什么?》

从阅读量7142和点击率11.05%看,网友还是对投资,理财,股票这些主题兴趣更大些。

三,记得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来苏州工作时

1,当时每月工资是45元左右。

2,当时粮店大米价格是0.149元一斤。

3,当时在厂医务室看病。

4,当时工厂职工按照积分排行免费分房。

四,如今苏州情况

1,普通大米3元1斤,好一点的要4,5元1斤。

2,所在小区房价从2005年初5200元一平米涨到目前60000元一平米左右,高房价大大挤压了普通居民其它消费需求。

3,现在到医院看个小病就要几百元钱。

4,现在读书成本也很高,小孩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则支出更大。

五,二点想法

1,在生活成本日益增长的今日,金钱很重要,投资理财都很重要。

2,亲情也很重要。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所当然地对你好。

趁来得及,以适当方式感谢关爱帮助过你的人!

欢迎关注与讨论!

“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你怎么看

“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呢?我来说一下。

首先:金钱观不同的人在一起结婚会有太多的束缚感。打个比方,我自己,我认为既然出去旅游了,就应该吃好喝好玩好。但是我老公,他认为只是出去走走,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所以蜜月的时候,我说要去云南,他说太远,所以最后商量选择了桂林。去桂林,很多人会选择去阳朔,西街,或者刘三姐故居,但是我老公为了省钱,没有去阳朔,然后吃的他也是很随便,每天去吃桂林米粉,我很想尝一下当时的桂林醉鱼,可是他说你爱吃的话我回去给你做。所以整个蜜月期我都不怎么高兴。

其次,金钱观不同,容易引发争吵。婚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偶尔的惊喜,我认为情人节或者结婚纪念日可以送对方一些礼物或看看电影,让对方有惊喜感,但是我老公说,有钱买花还不如买一条鱼做菜,观点不同,真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对于结婚,还是要慎重的,金钱观念不同,真的要认真考虑清楚。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金钱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年轻人,要叫他们尝尽裁人、失业、赔钱、离婚、疾病、贫困、施舍、被人叽笑的现实,打回原形,回归本性,他们才会懂得珍惜人生幸福,重塑正常的金钱观,不至于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用,什么都敢借,花钱不过脑袋瓜子只图舒爽的金钱观。说实在的,你就是穿2万的鞋,带20万的表,开200万的车,住2000万的房,也没人瞧得起你,你连街道都不敢大大方方的溜达,秃头的脑袋戴个棒球帽,机警而小心翼翼。相反,你的贪婪洞窟更无限的放大,甚至大到宇宙怎么不是我的?这种金钱观火烧火燎,欲罢不能,幸福已经是个稀罕物。
事实上,相比之40年甚至30年前的人们,现在即使普通人,无论吃穿住行、社会治理和医疗水平都超越了当时省部级的生活待遇,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农村人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纯农民,现在年纯收入不过也就3000元左右一年,没法正确树立金钱观,没固定收入,更谈不上稳定的收入,有就用,没有就算了,穷习惯了。36年的无偿农业税,2005年前真正的农民年收入是很可伶的,所以他们的教育、素质、居住、文化生活,基础设施、更谈不上修养、特别是对子女的培养等等!和城市居民比至少相差20年以上。现在特别是年龄60岁以上的,没有退休金,医疗也就是农村医疗保险。(从10元涨到现在200元/年)所以没有树立不树立的,能过就可以了。

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三月的广州,哪里都是湿漉漉的,潮湿阴暗,像极了今天投资者的心情。连涨几天的A股市场,终于在本周五被绿了,电梯里都是骂娘的声音。

我记得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干嘛,大家几乎都能说出一种准确的职业:老师、警察、飞行员等。

如果你现在再问这个问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能给你一个统一且委婉的答案:想去挣更多的钱。但如果追问下去,更多是多少?几乎没有人会知道,因为大家都觉得越多越好。

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顾问Jidelim曾建议:能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后来这成为了著名的吉德林法则。

我也曾想过上面的问题,到底挣多少钱才够?算上通货膨胀、上一代的养老、下一代的生活,足够的保险额度,靠银行理财产品利息就能覆盖日常开支。

在2019年的广州,需要3850万。

这个数字或许会因人而异,我是按我自己所考虑的方面去计算的。写出明确的数字,瞬间是不是感觉目标清晰了一点,至少你知道还差多少。

但仅仅这样子是不够的,你终究会陷入“为钱打工”的视角里,很多的决策和动作就会变形,然后你做每样事情都会朝着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向去走,但有时往往就是最致命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在达到你真正目标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需要用到钱,钱只是你需要的东西之一,而当你拥有了实现你目标所需的金钱后,金钱就不再是你唯一的东西了。

所以钱,并不应该成为你真正的目标,你需要把隐藏在钱背后真正的目标提炼出来,通常这种目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你能不厌其烦地做着,一直做一直做...

直到世界的尽头。

如何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正确的使用金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