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为何不提前把水放空?三国是不是一个看脸的时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三峡大坝为何不提前把水放空

但凡是长江下游发了大水,三峡大坝总数被拿来背锅。尤其是6月29日三峡泄洪,正好和下游鄱阳湖倒灌、决堤等发生在同一时间。于是乎,三峡大坝泄洪导致下游决堤的说法不胫而走。很多网友都在纳闷了,为什么三峡大坝不提前把水放空呢?

这篇文章,我就来给三峡大坝正名,讲讲其中原因。

汛期已经放到较低水位

住在重庆、四川等地的人们都知道,三峡大坝今年6月左右已经把水库的水位降低到了较低水平,因为当地人感觉江北嘴江边水位明显变低了,沙滩都露出了一大片,这可见大坝的水位之低,腾出的库容之大。

下图拍摄于三峡上游航道,可见已经漏出了大量沙滩。

当然了,至于网友说的把水库完全放空,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坝敢这样操作。

气象预报的不准确性

如果气象预报是100%正确的,那么当防洪指挥部接收到接下来一个月全部都是大雨天气,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提前放水,将水位放空,以利于后期的蓄洪。

然而问题就出在天气预报并非100%准确,尤其是三天以外的天气更加难测。

假设天气预报预测5天后连续大雨,三峡大坝因此而进行了放水,那么假设5天后并没有下雨,而是连续的晴天,你是否想过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届时恐怕“三峡放水导致四川旱灾”、“三峡放水导致粮食绝收”、“三峡放水导致鱼类死亡”等批评声又此起彼伏。

所以,正是因为气象预报的无法确定性,三峡水库只能保持较低水位,而非放空水位。

三峡大坝兼顾航运和发电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型水利设施是只有一个功能的,三峡也是如此。三峡大坝在防洪基础上还要兼顾发电和航运功能。

而航运功能尤其是大型船泊的通行对长江的最低水位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举个例子:

在2014年时,由于长江上游降雨量偏少影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段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当时测得长江宜昌水文站水位为38.38米,沙市站水位30.55米,都是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同期的最低水位。

如此低的水位使得长江上的船只频频搁浅,对长江航运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使得严重依赖贸易和货运的公司损失惨重,不少公司因此破产。

可见,长江航运对贸易、运输等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此外,三峡大坝的发电功能也需要水位支撑。要知道,三峡水电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在2018年的发电量就已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正是因为三峡大坝的清洁能源供应,才保障了宜昌、湖北甚至华东地区的正常工业生产。

即使放空也无济于事

当然了,从可行性上来讲,三峡水水库底孔是可以打开放空水库的,放空后大概为50米,跟原来的河床高程差不多,大约比原来河床底部高10来米 ,另外还有几个排沙孔,底部高程在75米,这算是大坝的死水位了。

其实,按照145米200亿库容简单估算,三峡大坝排空到75米,最多也就释放100亿库容,这100亿的库容是什么概念?

武汉现在流量是58000立方米/秒,仅仅是武汉100亿/58000=1.99天的流量,一旦洪峰到来时的流量远大于6万立方米,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就再次满了。

上图示意,三峡水库防洪库容是145米,正常蓄水位是175米,这个水位之间航运、发电能保证正常运转,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至死水位75米,这对中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维持好下游的生态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把汛限水位以下水放空,并没有解决下游洪水问题,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三峡水库排空是没有意义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并非没有提前降低水位,而是由于气象预报的不确定性、以及兼顾航运和发电的需要,才没有将水完全放空。所以,大家在讨论洪灾的时候,不妨给三峡大坝一些宽容吧。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科学、传递价值的小窝,如果你赞同我的回答,那就给我点个赞+关注吧!

三国是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三国是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我觉得是,但又不完全是。因为有事例可以说明,有三个人就是看脸的,他们是:刘表、曹操、孙权。

1、刘表VS王粲

《三国志·王粲传》记载:“表(刘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悦,不甚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表因为王粲外表不够帅气,而且体弱多病,所以没看中,没被提拔。

王粲是何人?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在《三国志》中与陈琳、嵇康等人合传。 由此可见,此人文才横溢。

另外,王粲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在东汉时期位列三公。王粲的父亲王谦还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长史。 何进想和王谦家通婚,人家王谦没同意。

由此可见,王粲属于士族高门,出身显赫。可是,像王粲这样的人物,后来去投奔刘表,刘表因为王粲的外表不好而并不重用他。

由此可知,刘表是外貌协会的,他看人看脸。

王粲

刘表

2、曹操VS张松

再说说张松。

《资治通鉴》记载:“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曹操)。松(张松)为人短小放荡,然识达精果。”

张松,短小放荡,即他的长相有点猥琐,而且身材矮小。

在《三国演义》中,张松是来游说曹操的,想归顺曹操,但想谈判一番,但因为张松的猥琐外表,曹操几次推脱,避而不见,由此可见,曹操这个人也是外貌协会的。

曹操

张松

3、诸葛亮V黄月英、庞统

一个人尽皆知的事例,就是诸葛亮娶了一个三国最丑的女子-黄月英。

据《襄阳记》,黄承彦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段话:“闻君择妇,身(指黄承彦)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诸葛亮的外形是不错的,三国的美男之一,而且当时他的家庭背景也是不错的。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在东汉末年,其父诸葛珪官居太山郡丞,其从父诸葛玄曾为豫章太守。由此可见,诸葛亮出身名门,属于士族子弟,属于典型的官二代。

诸葛亮与黄承彦两家结亲,这正说明诸葛亮不看外形看才气的最好说明。

黄月英

还有一个事例,在吴国,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说道:“此人就是庞统庞士元,号凤雏,曾献连环计,大败曹操。”孙权于是让鲁肃请庞统来相见。

但孙权对庞统见光死。

孙权见庞统长着浓浓的大眉毛,两只鼻孔朝天,面孔黝黑,长着稀疏的一小撮小胡子,样子瞧上去很古怪,实在是相貌平常,因此打心里不喜欢他。

庞统见孙权这样以貌取人,辞别孙权而出。

以上可以看出,刘表、曹操、孙权是外貌协会的,那非外貌协会的有没有?有,诸葛亮。

孙权不用庞统,而刘备用了庞统,而庞统是诸葛亮向刘备推荐的庞统,这就是说明诸葛亮不看重外貌而看中才的最直接的证据。

有意思的是,《新三国》中庞统、张松的演员分别就是丑星杜旭东、刘亚津,可见导演之用心。

庞统

所以说,三国是不是看脸的时代,这个答案真不好定,刘表、孙权、曹操是看脸的,刘备、诸葛亮就是不看脸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