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历史(圆明园的历史教育意义,如何保护古建筑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圆明园的历史教育意义,如何保护古建筑

圆明园的历史教育意义?如何保护古建筑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教育意义,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想到的是不同的意义。

比如说,蛮顸透顶的清王朝统治者并不知道世界文明、国际规则为何物?做了好多不得体的事情,直接刺激了英法联军侵略者,这种直接的诱因和圆明园的焚毁,恐怕是有关系的。思想落伍,制度腐败都是原因

还可以看到:清王朝的愚昧昏聩,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根本不了解世界大势,所以导致了自己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腐朽的八旗子弟腐化堕落,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打的稀里糊涂,兵败如山倒,国家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焚毁一个圆明园又算什么呢?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私家享乐的园林而已。历史上多少次战败者国都遭血洗、屠城三日的事情都不在少数。

但是我看到的是种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不和睦,不团结的悲剧。比如清朝在1840年之后对抗洋人、共御外侮操作不得法,是和他们内心常绷着的一根弦紧密相关:满汉矛盾,防止汉人危及他们满人的统治;戒备心理、警钟长鸣。在西方列强面前,本来名副其实的应该是中华一体、满汉一家,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覆巢之下、宁有完卵?仗打得一败涂地,割地赔款。并不分汉人和满人,大家都一样是受害者。这时候应该团结对外, 共御外侮;但是当时满清统治者做不到。他们有自私阴暗的自保心理,他们不怕出卖汉人的利益,“两中华之财力,结与国之欢心”、“宁赠友邦,勿予家奴”。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另外,我看到的还有人性的自私丑陋。满清统治者在康乾盛世,天下的财富有了空前的积累,据说怎么花钱成了问题!但是他们既没有用于生产的发展,也没用于科技的进步,而是把钱用来搞了那么一个圆明园,纯粹自私自利的皇家个人享乐。有了充裕的国力不是操心国家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也至少用来平衡一下种族之间的利益, 别对汉人那么样的横征暴敛;别招汉人那么反感,不就没有那么尖锐的国内矛盾了吗?也不至于后来在共同对敌的时候儿的种种内讧呀,没有!就是一门心思追求皇家的个人享乐。在他们的眼中,天下是他们自家的私产。汉人不过是他们的奴才,只是用于供他们驱使,只是为他们卖命的苦力,他们这不是人性的丑恶吗?

至于古迹古建筑的保护、保存国家都有明文规定,有一整套的规范,勿庸赘言。摘录如下: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保护原则

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十条原则,包括:必须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不应重建已不存在的建筑、考古工作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等。




“长春圆明园”在哪儿有什么历史故事

“长春圆明园”位于长春市南岭小学至亚泰大街与繁荣路交会处,长春南岭兵营亦称南岭大营,也称南大营。长春南岭兵营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其后进行了不断改增建。在清末这里驻扎有清军步骑炮兵约1000名,团长曹锟,营张吴佩孚等。1925年营舍进行大规模增设,兵员增至约10000人上下。这里驻扎的是东北陆军精锐。918事变爆发后,南岭驻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

 1945年8月20日,苏军进入长春后驻扎在这里,并把大营作为日军战俘营,当时,被俘的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参谋长秦彦三郎及司令部的参谋等都被押送到这里,南岭大营先后集中了上万名日军战俘。9月,集中在此的大批日军战俘被押送到苏联远东地区。

  1946年4月14日,苏军撤离长春,南岭大营变成空营,无人管理,营房被严重破坏。长春解放后,长春商业专科学校在此建校。1955年10月,商业学校迁出,空军第九航空学校迁入。1992年10月1日,学校更名为空军第二航空学院。2011年,长春市在兵营旧址上建起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在“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日,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正式落成,免费对外开放。

外国人做的圆明园兽首怎么就成了中国国宝

老哥,这问题有那么难想通吗?这搁在古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是皇帝的,更别提某一栋建筑或者某一件工艺品,这说法不讲理,却也是事实。搁在近代,西方列强再怎么欺负咱中国,香港澳门不也回归了,民族不也站起来了,有些东西啊,是咱的,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想不通?那这么跟你说吧,你家雇佣了一个外国工匠,打造了一件贵重工艺品,后面有一天这件工艺品被偷走了,你报警警察来登记失物,你会说丢的这玩意不是我的,是那个外国工匠的吗?

李鸿章就是去逛了一下圆明园,为什么皇帝就下旨处罚他

慈禧太后虽然是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但是1896年光绪皇帝已经亲政,到1898年戊戌变法之前这段时间,光绪皇帝是可以自己做主一些事情的。

1894年甲午清日战争的大败,李鸿章身处风口浪尖,遭到了帝党的猛烈弹劾。备受屈辱的李鸿章,奉命签订了马关条约,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正好访问欧洲,可以避开这种情况。一场战争的失败,总要有人负责。虽然朝廷没有立刻处理李鸿章,但是他内心是清楚的。访问归来,从天津大沽口上岸到达京师之后,光绪皇帝故意不召见李鸿章,就是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李鸿章无奈,去万寿园拜见慈禧太后,之后就顺道游览了一下圆明园,也考虑重修事宜。不久之后,李鸿章就接到了朝廷的训斥:

本月十五日,李鸿章擅入圆明园禁地游览,殊于体制不合,著交部议处,寻议革职。得旨,加恩改为罚俸一年,不准抵销。

实际上,对于李鸿章开始,罚点银两是小事,主要是心里委屈,这只是一个象征性惩处。不过,李鸿章已经暮年时光,只能尽力做一点事情了。

帝党与后党之争,是晚清政治的毒瘤,也是无解的难题。朝廷离不开李鸿章,而李鸿章其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李鸿章作为一个裱糊匠,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行政能力,但是在制度规定下,在朝廷各派之间游离,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批判他卖国贼之类的,实际上仍然是无法与历史和解的态度。换做别人,结果一样甚至更糟糕。

历史图文志,原创通俗历史,专注科普文化。

圆明园是不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圆明园当之无愧,应该成为最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可惜,现在仍未入选!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称圆明三园。

她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的美称。

一位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欧传教士称赞圆明园者是中国的凡尔赛宫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60年10月6日,英法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从第二天开始,英法强盗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英法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1860年10月18日,侵略军3500余人直扑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