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从没打过胜仗,为什么还能成为东吴的大将军?鲁肃荐诸葛瑾,那为什么诸葛瑾不荐他的弟弟诸葛亮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诸葛瑾从没打过胜仗,为什么还能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概述

感谢邀请,因为诸葛瑾是制约其他派系的人物,所以得有相应的身份。下面我们来分析下:

首先

东吴政权由三大集团构成:本土士族、南迁士族、军工士人,孙权本身信任的是南迁士族、军功士人中的吴主故旧派系,而诸葛瑾就是这个派系的代表人物。诸葛瑾出生在琅琊,与孙权相识在江东,而后面孙权又非常信任诸葛瑾。

然后

因为孙权对东吴将领不是那么信任,而且东吴的地形无法让孙权布防整个,故把西线防御交给了信任的大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任命诸葛瑾为左将军、封宛陵侯,辅佐陆逊并制衡本土士族。所以诸葛瑾的作用是制衡而军事才能并没有明显的展现,故陆逊与诸葛瑾在仕途上也绑定在一起,同升同荣。

结语

在孙权称帝后,陆逊被任命为比大将军更高“上大将军”。陆逊当了上大将军,那么几乎没打过胜仗的诸葛瑾也就被任命为大将军,这就是同升同荣。

鲁肃荐诸葛瑾,那为什么诸葛瑾不荐他的弟弟诸葛亮呢

不是诸葛瑾不荐诸葛亮,而是诸葛亮不让诸葛瑾举荐自己。用今天的话说,诸葛亮是一个创业人才,不愿坐享其成。“国难思良才”,刘备事业未成,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加入,方可大举拳脚。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借居新野,非君非臣,迫切需要别人帮忙,才会言听计从。投曹操,诸葛亮待遇不会比徐庶好,投东吴,可能做个大官,但事业上不会有什么作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才知英雄重要。易中天说,诸葛亮除了说合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沒有什么作为,他不知,孙刘联盟是赤壁之战,孙刘胜利的关键,刘备已成丧家之犬,何去何从,是生死问题,沒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湘江战役的残酷,不知四渡赤水的伟大意义,不解决生存问题,何谈胜利?

吴蜀交恶,诸葛亮和诸葛瑾是敌人还是兄弟为什么

吴蜀交恶,诸葛亮和诸葛谨这敌人还是兄弟这个问题,这么说明,于公,该是敌人,战场之上,两国交兵,各为其主,于私,该是兄弟,国事家事分别对待,不能国事不分,人情不明。

是什么导致了诸葛亮和诸葛瑾各为其主

其实这个事远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复杂,这在汉末三国时期,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

01

诸葛瑾东吴为官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诸葛瑾少年时曾经游学洛阳,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聪明好学,颇有才华。

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为中原地区的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遇到了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了他,与鲁肃一起为宾待,开始为孙吴效力。

诸葛瑾为人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

诸葛瑾生母去世的早,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恭敬谨慎,深得人望。

由此可见,诸葛瑾是一个忠孝之人,能够得到孙权的信任也很好理解。

02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早年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了荆州客居。

诸葛亮平时喜欢《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怎么待见他,只有崔州平、徐庶与他关系不错,认为他有这个才能。

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关系不错,依附他为官做事,但不久就病逝了。

诸葛亮的岳飞黄承彦与刘表也是连襟,自然与刘表也是非常熟悉。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望族蒯祺,蒯氏家族是刘表能够在荆州占据脚跟的主要功臣,与刘表关系非同一般。

有这些关系,诸葛亮要在刘表手下做事,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但诸葛亮看不上刘表,而刘表也没把诸葛亮当盘菜,可能认为诸葛亮除了吹牛,也不会有多大的本事。

不清楚刘表是否聘请过诸葛亮,但从刘表对待庞德公与司马徽的态度,就看出刘表对诸葛亮并不感冒。

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彼此之间常有来往。

司马水镜先生与庞德公、诸葛亮、庞统、徐庶都交往深厚,而且对诸葛亮、庞统青眼有加,认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极力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等人。

刘备三顾茅庐,就把诸葛亮请出了山。从此,诸葛亮一生辅佐刘备、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03

各为其主

在汉末三国时期,豪门世族子弟不甘寂寞,出仕为官,各择良木而栖。

没有人会想到多方下注,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机缘,各侍其主。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是同父同母的兄弟,207年,诸葛亮跟随了刘备,而诸葛均依然留在隆中耕地度日。

216年,刘备取得益州,在诸葛亮的引荐下,诸葛均才出仕,被刘备任命为长水校尉。蜀汉灭亡后,诸葛均与宗预被迁徙到洛阳,在途中病故。

如果说需要多方下注的话,诸葛亮清楚蜀汉并不能一统天下,他应该让诸葛均尽早去曹魏那里上班,岂不好于蜀汉?

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就一直在曹魏集团做官,而且混得不错,官至魏国征东大将军。

后由于起兵反对司马昭,被斩杀,夷灭三族。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各人因为各自的原因出仕,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实现。除此之外,没有更复杂的因素。

能够各为其主,忠心不二,就是高尚的品行,与那些见利忘义之徒不可同日而语。

诸葛瑾才能如何,他为什么能担任东吴大将军

诸葛瑾我们不全面了解,他是主持处理与刘备,关羽联系的外交大臣,也是专门防守关羽将军的大将军。孙权成为皇帝后,被封分是大将军,右都护,官职在陆逊之下,指挥过曹丕去世后,魏国国葬时率兵北伐,被司马懿击败。损失先锋黑将张霸等干人。

诸葛瑾与诸葛亮的一父两妈的兄弟,早年在父亲在时,在洛阳上太学,与孙权,周瑜,步骘,陆仪,张纮,顾雍,鲁肃是同窗好友。彼此都相互引见,成为孙权的心腹股肱。

他当然比诸葛亮大7岁,是174年生,在太学时,学习了《诗经》《尚书》《左氏春秋》。因为母亲去世。去没有读完太学,在家与诸葛亮的母亲一起生活几年非常有担当的人。在200年又出去读书时,因董卓迁都长安,太学荒废失学,他流落到江东。被同学孙权的姐夫曲阿宏咨引荐给孙权,成为上宾,又与步骘,严畯的同学关系,游历吴中山水,四人后都成为孙权的邦手,他被孙权推荐为海盐县长,步骘为主记,两人年青有为,名声显赫,被人称为俊才,孙权接孙策之班后,调为诸葛瑾为长史,转中司马。开始负责军事务事务,步骘为海盐县长,后转为升交州刺吏,诸葛谨看到南面交州政局混乱,开始积极谋划南征交州,得孙权,步骘支持,在赤壁之中,没有参与战争中来。

209年刘备成为荆州牧,表孙权为徐州牧。孙刘关系恶化,刘备兵邻公安,要夺南郡,江陵城,孙权诸将要求阴谋杀了刘备,周瑜同意,鲁肃,诸葛瑾反对,建议两家还是和好,继续共抗曹操,劝说孙权把江陵城与南郡交给(借给)刘备。解除两家火拚的危险。此后诸葛瑾一心支持步骘南征交州,使交趾太守士燮兄弟们投降,但苍梧太守吴巨拒绝,被斩杀,孙权任命士燮为左将军管理交趾,使整个岭南地区成为吴国管辖。

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直接令吕蒙接管江南长沙,零陵,武陵。又骗得零陵太守投降。刘备领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