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员工不接受绩效考核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员工不接受绩效考核怎么办

对于绩效考核,员工不接受怎么办?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没有人喜欢被考核

在职场,所谓的绩效考核,往往就是利用利益手段来强迫员工加倍努力,至于最终能否得到对等的好处,往往都是得不到得。

在这种情形下,没有哪一个员工喜欢被考核。

  • 因为被考核,就代表了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工作,一旦犯错就得挨扣罚。
  • 因为被考核,就代表了他必须每月都有业绩、有成绩,否则就会被领导打低分,被扣钱。
  • 因为被考核,就代表了他无法得过且过,不能再浑水摸鱼了。

所以,一般传统意义的绩效考核,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贯彻下去,让绩效考核成为公司的规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员工真正喜欢的考核是什么样子?

员工喜欢的考核,不是被动的扣罚,而且主动的追求。

去看看所有的游戏规则,没有那一个游戏会因为玩家不充钱而进行扣罚权利的,但基本上每一个游戏,都会因为玩家充钱而给予不同的权利奖励。

  • 你不冲钱,我一样给你玩,一样给你在里面混。
  • 但是,你冲了1块,我就给你一些好处;
  • 你冲了100块,我就给你更多的好处;
  • 你冲1000块,我给你上个VIP;
  • 你要是冲10000块,直接给你定制装备。

看看,这就是成功的考核。

现在的平台,包括滴滴、美团等等,哪一个不是采取这种考核:

  • 这个月你达到100单了,额外给予奖励多少;
  • 这个月你要是达到300单了,再额外给予奖励多少;
  • 这个月你要是达到500单了,再再给你奖励多少,甚至连单价也给你变了。

看看,基本都是鼓励你去冲关,而不是像传统考核那样子:

  • 你不完成工作扣多少分?
  • 你考勤不好扣多少分?
  • 你不参加会议扣多少分?
  • 你不写日报扣多少分?
  • 你不写总结扣多少分?

总之,就没有奖励的时候,这有几个员工会喜欢啊。

因此,对于绩效考核,要不就使用行政的手段强制贯彻下去,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路径。

要不就采取以激励为主的绩效考核办法,让员工看得见前面的台阶在哪里?只要他上了这个台阶,立马能够获得多少利益。

而且,后面还有更好的台阶等着他去冲。

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把第一个台阶就设计得高高的,不要学什么“让员工跳起来就够得着”这种鬼东西,员工没那么傻。

不跳就挨罚,使劲跳也就多那么一点点,那干嘛那么费劲在哪里跳啊。

员工绩效考核居于末位就可以被辞退吗,为什么

企业搞绩效考核,末尾淘汰制,本意是既想提高企业效益,又想合法辞退员工。但现实的司法案例,已经明确这一行为是不合法的。如果企业以此为由,辞退员工。我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经济赔偿金,也就是两倍的经济补偿金。

一、企业搞末尾淘汰制,合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企业搞末尾淘汰制,本意是想套用以上法律条款,做到合法辞退员工的目的。但是“绩效不达标”=“不能胜任工作”吗?

越来越多的实际案例判决表明,“绩效不达标”≠“不能胜任工作”,所以企业想套用《劳动合同法》第40条,是不会成功的。至于想套其它条款,就跟无从谈起了,所以企业以“绩效不达标”,辞退员工,是不合法的。

另外假设这家企业找到理由,把员工绩效不达标和不能胜任工作划上等号了。我们还要注意,企业有没有支付我们经济补偿金。

因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末尾淘汰制不合理吗?

其实末尾淘汰制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的,特别是对销售岗位。多劳多得,业绩越好,收入越高。末尾淘汰制,能催人向上。只要不落最后,收入一定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末尾淘汰制”对大部分员工都有利,却人人痛恨呢?因为它忽视了“人性”。

人不是机器,更不是永动机。人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永远为了更高的业绩,不断奋斗。金钱能对人产生刺激,但是爱情、家庭、兴趣同样会影响到个人。

所以当企业希望通过“末尾淘汰制“,牢牢控制员工的时候,员工会抵触,甚至愤怒。

我认为,末尾淘汰制虽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但却是忽视“人性”的违法行为。

三、被企业以“末尾淘汰制”辞退,怎么办?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我们自身要明确,自己被辞退,是不是自己真的无法胜任这个岗位。如果不是,我们应该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企业不同意支付经济赔偿金,我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注意:我们主张的是经济赔偿金,等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2×工作年限×过去12个月的平均收入。

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到1年,按1计算。不满6个月,按0.5计算。比如工作了7年又5个月,工作年限为7.5,工作2年又11个月,工作年限为3。

过去12个月的平均收入包括底薪、提业提成、绩效奖金、福利补贴、加班费等等,在公司的所有收入。

举个例子:

老章在公司工作了3年又7个月,底薪4000元,年提成12000元,平均月加班费200元,每月餐补300,话补100。老章应得的经济赔偿金=2×(12000÷12+4000+200+300+100)×4=44800元。

总结:

企业想通过“绩效不达标”来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从而辞退员工,虽然有法律依据,其实是在强词夺理。大部分的“末尾淘汰制”,都是违法的。

虽然“末尾淘汰制”可以刺激个人,产生更好的业绩,但是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为了业绩,一直拼命,这是忽视“人性”的行为。

如果不幸排在末尾,从而被公司辞退。记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想说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末尾淘汰制,惹人痛恨,但是只要有能力,又何惧末位淘汰呢?


如果大家对劳动关系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每天学一点劳动法知识。文字如喜欢,请点赞或评论,支持下!

怎么看待职场绩效考核,什么样的绩效考核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问题分析】

根据您的描述,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您所在的公司希望通过绩效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识别优秀的员工,可是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致使表现差的员工舒适的躺在安全地带没有任何危机感,表现好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倍感失落,丧失斗志,这样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但没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反而打击了团队中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人,还不如不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