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曾的名人哪些?曾姓有多少个曾姓名人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姓曾的名人哪些

曾国藩、曾巩、曾子、曾辉、曾熙等。

1、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2、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3、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4、曾辉

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曾加入中国远征军,参加过昆仑关战役、滇西反攻等战役。2016年8月11日11点30分因病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5、曾熙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姓有多少个曾姓名人啊

如下:

1、曾川湘。

2、曾浩钧

3、曾延惇。

4、曾夕俞。

5、曾鸿涵。

6、曾亚予。

7、曾景玙。

8、曾昊弈。

9、曾湘行。

10、曾昱麒。

11、曾全呈。

12、曾讯修。

13、曾少渊。

14、曾兵谷。

15、曾惇勤。

16、曾皇钓。

中国历史上,姓曾的名人有哪些

有很多的,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曾子,伟大的思想家,有很多的理念是他研究论证的。
近代的有曾国藩,清著名的政治家,有很多的成就,称的上名人。
还有一些文学上有成就的名人,你可以百度一些。

曾姓有那些名人

曾。。。曾哥。曾铁可
皙: 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称「曾子」。相传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万:汉代镇南将军。
文辿(曾文迪): 唐代风水大师。
巩: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会: 北宋翰林院修撰、池州太守、禅宗居士
公亮: 北宋宰相、学者、军事家
南仲: 北宋进士、天文学家、中国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设计者
慥: 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
鲸: 明末画家。
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纪泽: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曾国藩之子。
现代名人:
约农:东海大学首位校长,曾纪泽之孙
中生: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军事家
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
山: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长
昭抡: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
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
宪梓: “领带大王”,前香港总商会主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
培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宪林: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财政委副主任
庆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字省略了)
望采纳

曾姓有哪些名人

1、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

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2、曾元裕

曾元裕,唐朝后期军事人物。历官左散骑常侍。黄巢之乱时,任招讨副使,镇守洛阳。黄巢掠蕲黄,被曾元裕击败,斩首四千余人,黄巢遁逃濮州。

乾符五年(878年)正月初五在申州(今河南信阳)以东大破王仙芝的部队,击杀万余人。招讨使宋威老病贪功,朝廷遂以元裕取代宋威为招讨使(“诸道行营招讨使”)。

颍州刺史张自勉为招讨副使。宋威还驻青州。至此,王仙芝一路败退。乾符五年(878年)二月又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击破王仙芝。王仙芝被俘斩。以功任平卢节度使,镇守青州。

3、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

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

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

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4、曾秉忠

曾秉忠(1816—1863),字允堂,今吴川市塘尾街道院村曾屋人,生于清嘉庆丙子(1816年)十月十二日,行伍出身,先后任把总、参将、总兵。

咸丰年(1860年)为江南水师提督,在两广、湖南、福建等地攻打太平天国队伍,于江南洙泾一战为太平天国所败,受浒职发往两江总督曾国藩军营差遣。

后卒于军伍,着加恩开复革职。由于积劳成病,同治二年(1863年)在营身病故,终年47岁,归葬本乡。圣上开恩,收回革职处分成命,按照提督军营病逝抚恤。

5、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

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年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