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蔡襄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宋代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其中的“蔡”指的是蔡京还是蔡襄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北宋蔡襄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令属福建)人。书法学颜(《淳化秘阁法帖》中无颜书)、欧、虞等唐代名家,并取法晋人,真行草隶并善,欧阳修称其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正楷大者端庄沉着,较颜真卿为妍美;小者古雅淳厚,有晋人气度。行书婉约秀丽,草书飞动劲媚,可与唐人颉颃,备受时人推崇:“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修《欧阳文公集》)“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苏轼《东坡集》)。蔡襄有数十种书迹传世,《茶经》、《荔枝谱》、《谢赐御书诗》、《万安石桥记》、《蒙惠帖》、《暑热帖》、《陶生帖》等为其代表作。然其创造性不大,故对后世影响不及米芾。

宋代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其中的“蔡”指的是蔡京还是蔡襄你怎么看

应该是蔡京!

一,如果是蔡襄的话,有必要再提一下蔡京吗?难道只是为了证明蔡京人坏吗?为了证明蔡京的坏而编了个蔡京本来是蔡京的,因为人品问题而被蔡襄取代?这种故事可能只有现代人能编得出。

二,蔡京的字确实比蔡襄更具特色。蔡襄的字好是很好,可是特点不甚明显,只能是中规中矩罢了!而蔡京的字则不然,蔡京的折笔特色显著,前人没有人那样写,后人也少有退随者。从个性的角度看,蔡京显然比蔡襄突出。

三,徽宗是书法大家,当时的书法大家也很多,徽宗能独宠蔡京与其文采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书法卓越的成分啊?其实,对于蔡京来说其书法要比文采更能打动徽宗的心。

有人可能会说蔡襄也曾被苏轼评价为我朝第一,感觉是谦词的成分大些。蔡京也曾被米芾说是自柳公权后的第一人,当然其中有奉承的意思,但是,米芾说蔡京不得笔确实事实,而且个人感觉蔡京如得笔,即便是米芾也需退居其次!

我的结论是宋四家应该是蔡京的!

苏东坡为何力挺蔡襄书法

苏轼曾称蔡襄行书为“本朝第一“。他的楷书在宋四家中也是十分出色的。

例如蔡襄楷书《牡牧诗句》,笔力遒劲,浑厚端庄,气格宏大。

此帖结构有哪些特征呢?

如“弯“字上部笔画多,密而宽。下部虽窄而稳,整个字呈倒三角形,有金鸡独立的险势。

“作”字中间空白多有外紧内松的特点。

“征“字双人旁的两撇斜度不同。

“儿“字的重心落在主笔竖弯钩上,字势有向前跑的势态。

“裏“字以起笔的点为中心,和中竖及下部的竖钩对齐,在一条重心线上。

“画“字多横等距。“思“字上窄下宽呈梯形结构。“归“字左部笔画少而上提,和右部上面平齐。

“还”字走之底较长,托起上面的部分,如船载物。“把”字提手旁左伸右缩。“堆”字中间的竖画较长。

“呜“字的四个点偏上。“不”字的撇和点对称平衡。

蔡襄楷书主要取法颜真卿和虞世南,此帖更接近《颜勤礼碑》苍劲雄健的风格。用笔结构竭力仿效,有“宋之鲁公”之誉。

黄庭坚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

蔡襄楷书《万安桥记》(见下图)。以颜真卿楷书为基调,融入了虞世南的端庄文雅、如君子般温润如玉的风格特征,形成一种新面貌。

蔡襄为官正直,主要政绩有: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一起筹划建造了万安桥,在建州时,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