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指的是什么(“琴棋书画”,这个词和排位最早出于哪个朝代哪些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琴棋书画”,这个词和排位最早出于哪个朝代哪些文献

琴棋书画应是琴、棋、书、画四门技艺的统称或集合,是正式的、有品位、被官方或大众所认可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存在。像“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即兴、随笔之作,是不会称为艺术的。

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对于琴、棋、书、画出现的时间,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记载。个人认为,琴棋书画四艺中,琴,应该是最早出现的。古人对祭祀非常重视,祭天、地、神明时,乐器能增加庄重和仪式感,而且制作难度也不高。棋,是第二个出现的,古人在劳作或战争时,制作一些游戏品,打发空余时间。书画之间,先书法后画符合常理,一些古人在山壁上刻画动物、日月等,应理解为个体行为,谈及艺术为时尚早。

个人认为,琴棋书画就是四艺出现时间的排序。

琴棋书画四艺并存的时代,应为物质较为充足,人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之时。唐、宋朝代出现琴棋书画同现、流行的可能性更大。以下记载比较可信:琴棋书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一个官史张彦远关于书法理论的著作,书名叫巜法书要录》,他在书中评价初唐高僧辨才:"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就是说,“琴棋书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法书要录》中。

琴棋书画分别指什么

在中华民族的艺术长廊里,琴棋书画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四种看似平常的艺术虽各有千秋,但它们都能够映射出我国深远文化的光彩。   琴棋书画中的琴,乃指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琴。具有宫、商、角、徵、羽五音,曲调大致可以分为乐律十二律。相传当年黄帝命令伶伦为律,闻凤凰之鸣而制十二律,奏出之音十分悦耳。琴之一道,讲究诚、静、平和中正、不瘟不火。抚琴时,人们往往焚香一坛,以示民态平静。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就端坐于空城之上抚琴一曲,以示心如止水,结果吓退了司马大军。这琴中滋味,正与孔夫子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又和老子道家思想中的修身养性观点殊途同归。不少贤人雅士都醉心于琴弦之间,恐怕正是因为抚琴可以使人领悟儒道之内蕴吧。   棋,乃围棋。围棋可谓中国的国棋,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一张方圆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变幻无常,包罗万象。“平、上、去、入”四棋位随机应变。下棋手法有反扑、倒靴、双飞燕等,令人眼花缭乱。对弈表面上只有黑白棋子的排布,实则是个人心智、胆识、耐力的比拼,它包含了宇宙的无上哲理,“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这人生百态尽现于棋局之中,刀光剑影、攻守胜负皆隐于对弈之内,因而让人如疾如醉。围棋体现出了我国文化中蕴藏着的智慧与灵性。   书法,是我国文化的载体。没有它文化便不能传播。书法从工具到笔法都有一定的讲究。笔、墨、纸、砚的品种,下笔、提笔、顿笔的方法以及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与书法的好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潇洒飘逸的行书……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无尽的心旷神怡之感。书法还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点:豪爽、大气、端庄、含蓄……   中国绘画具有举世无双的理论、技巧与风格。它力求生动、传神,给人一种“中国式”的美。工笔细描,产生无尽的意趣;浓墨重彩,展现无穷的诗意;诗画的完美结合更赋予画中的内容以精神和情韵。从简朴中可以窥见繁复,从简淡处可以看到多彩,这才算有了美的灵性。中国画崇尚自然、生动、平衡、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当然,从琴、棋、书、画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沧海一滴。能够真正领悟琴棋书画真谛的人,都会为中华文明的博大而感叹。朋友,让我们为能生存在拥有如此伟大文明的国家而骄傲,为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自豪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