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的《瑶池》所要表达的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译:西王母打开绮窗向山下眺望,山下却传来阵阵搅动大地的哀歌。细细一听,这哀歌却是那穆天子所作的《黄竹歌》。尽管穆天子有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可他再也无法赴瑶池与西王母相会了。

赏:诗的开篇只写西王母的疑窦重重,而不写“黄竹歌声动地哀”的原由,给读者留出思考想象的空间,尽得含蓄之妙。“动地哀”更是双“哀”共寓、一字领篇。第一哀是遍地哀鸿之“哀”,封建帝王“不问苍生问鬼神”整天沉迷于妄求长生不老的臆想之中,老百姓又怎能过上好日子呢?哀鸿遍地,穆天子的江山社稷也不会长久。第二哀是妄求长生不老未果,仍要命归黄泉的自我欺骗之“哀”。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可是帝王们为了永享人间尊荣,硬是逆天数而动,非要借助什么“灵丹妙药”来改变生命节律,不是他骗人,就是人骗他,不是盛年早衰,就是加速灭亡。“哀”字的运用,切中了被谴责者的要害,反映出诗人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同凡响的技巧和能力。
尽管穆天子有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和无比的富贵尊荣,可他再也无法赴瑶池与西王母相会了,因为他的生命已经终结,骏马追不回,皇权换不回,西王母也等不回。纵观历史,同穆天子一样的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始终都想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他们的努力最终都是恨水东流,荒冢一堆。歌在人却亡,马骏人无奈,这主观多情与客观无情的强烈对比,表面上是在写周穆王的悲哀和贪婪,实则是对与诗人同代的唐朝帝王们不顾天下安危、不管百姓死活,一心只想长生不老求仙拜佛恶劣行径的揭露和讽刺

李商隐的《瑶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1,黄竹歌声动地哀2。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3?

全部注释

1.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2.黄竹歌声:《穆天子传》卷五:“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员閟寒’云云。“

3.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此诗讽刺求仙之虚妄。首句写西王母倚窗伫望,候穆王而不至。次句借黄竹歌声暗示穆王已死。三四句则写西王母因穆王不来而心生疑问。斥神仙而以神仙(王母)的口气写出,句句对比,以见长生之虚妄,求仙之荒诞。《李义山诗集笺注》引程梦星曰:“此追叹武宗之崩也。武宗好仙,又好游猎,又宠王才人。此诗熔铸其事而出之,只用穆王一事,足概武宗三端。用思最深,措辞最巧。“

瑶池的古诗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命。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腐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四十五岁时死于郑州。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