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秋季育儿知识(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1

  1、饭前喝汤好

  孩子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活动,使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孩子很好的进食饭后也会感到舒服。

  2、吃好早餐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生长发育。如不注意,孩子在上学时就会迟钝、精力不足等保护性抑制,发生低血糖。全日总量摄入中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3、午餐前不要让孩子饮纯果汁

  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但午餐前40分钟不要让孩子饮果汁。因这样孩子在午餐时会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内摄入量并无增加,失去的却是在正常午餐中所获取的营养。

  4、不易让孩子喝过多饮料的习惯

  如可乐里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兴奋,也是孩子多动症病因之一,而汽水降低孩子胃液消化力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

  5、不要让孩子汤泡饭

  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孩子口腔不嚼烂就同汤一起咽进胃里去了。舌头上神经没受充分刺激,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日子长了孩子变瘦,也会引起胃病。

  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2

  1.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是脑震荡?

  万一孩子摔倒了,而且头部受到撞击,那么爸爸妈妈要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出现脑震荡呢?倘若孩子是脑震荡,那么他一定会出现下面列出的一种或是几种的脑震荡早期症状:从鼻子、嘴或耳朵里向外流某些液体(透明的或是带血);易怒,呕吐,感到混乱;意识丧失,头晕目眩,嗜睡。

  2. 什么时候父母需要打急救电话?

  外衣孩子撞到脑部,并且开始没有规律的呼吸,同时伴随抽搐或意识丧失现象,那么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记不可移动孩子防止孩子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倘若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必须要立即做人工呼吸;若孩子在流血,一定要马上拿干净的布将伤口包裹住,并且按住。

  3.什么时候要去看医生?

  在孩子摔倒的时候,撞到脑袋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必担心的。然而,倘若宝宝已经丧失了意识,那么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因为有的时候即便只是一个很小的伤口对宝宝的大脑也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影响。

  4.那么究竟什么是脑震荡?

  所谓的脑震荡其实就是,由于近脑的损伤也就意味着大脑是受到了某种冲击或撞击,并因而对大脑的正常功能的发挥而产生影响。造成脑震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摔倒、严重的摇晃或是猛烈的撞击。孩子在发生脑震荡时,会出现视力问题或是记忆力障碍、意识丧失以及平衡问题。虽然这听起来比较可怕,然而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且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暂,尤其是孩子,一般都是可以完全的恢复过来的。

  5.怎样可以防止孩子出现脑震荡?

  防止孩子出现脑震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证家庭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安全的将孩子固定在婴儿椅内。

  6.脑震荡可以引起永久性的损害吗?

  脑震荡对人体产生持久性的损伤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但倘若是第二次出现脑震荡,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比较危险了,有可能会引起大脑损伤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死亡。所以,万一孩子由于脑震荡而丧失了意识,医生通常都会提醒你要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密切注意宝宝的安全。

  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3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独一无二的地球用它有限的空间与资源养育着无限增长的人类。我们众多人口所有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要都要向地球索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与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也需要从地球上获取。所以,我们都应该善待养育我们的地球,也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因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地球总是索求远远高于爱护。人类贪图眼前的利益,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捕野生动物以及狂采滥挖矿产等,殊不知,这是在毁灭我们自己的家园!另外,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以及资源与能源紧张,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在1991年的“环境日”,位于山东省即墨市的一所小学校里组建一支了“环境小卫队”。从那天开始,校园及其周围就不再单单是孩子们游戏的场地,而且还是他们关心与保护的乐园。他们不再攀折树木,到处随便扔垃圾,还自觉制作“护蛙牌”摆放在河边与池塘边,举行筑巢引鸟活动,并且倡导全市少年儿童保护环境。

  少年儿童是跨世纪的公民、新世纪的接班人。21世纪的地球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让地球及其有限的资源不但可以满足我们这一代而且还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了现在与未来,为了自己与后代,携手一起关心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动员全世界的所有人,打破民族与国家的’束缚,一起关心、爱护及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便是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我们亿万多人口,一起在同一个地球生活。地球环境的优劣,和所有的家庭、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连。并且,种树植草、不攀折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等许多事情都是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保护环境,需要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就是为全球环境的保护出力。

  少年儿童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挑重担,有责任更有义务让21世纪的地球保持天蓝地绿水长清。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做环境小卫士,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从点滴做起。

  11月中班秋季育儿知识 4

  秋季怎样带宝宝晒太阳更好

  秋冬季宝宝发育的速度比较快,当宝宝体格发育快时,骨骼生长也快,钙、磷代谢明显增加,如果在这时候没有注意保证宝宝钙元素的吸收,宝宝容易得佝偻病。所以,秋冬季日照时间短,家长们更要记得常带宝宝晒太阳,但要注意晒太阳的方法,秋季晒太阳学问可大了,不同时间的阳光有不同的健康功效,而且,晒太阳之后还不能洗澡,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请看下面专家的指导建议吧。

  一天晒一小时,维D就足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般人以为佝偻病是“缺钙”,这是错误的,应为缺乏维生素D。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可引起本病。

  研究发现,将婴儿每天晒太阳1小时,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就已经能满足婴儿每天对维生素D的全部需要了。看来,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孩子满月后,家长即可常抱孩子出户外晒太阳。

  怎样晒太阳更补呢?

  别看现在凉风习习,带着孩子晒太阳,还是得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

  一、6~9点,9~10点,16~17点,想晒随时晒

  秋冬季臭氧层出现季节性薄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加强,因此要注意选择晒太阳的时段。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二、戴顶带沿帽,为眼睛防晒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也可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此外,给宝宝戴一顶带帽沿的小帽子还是有必要的,能保护视网膜,特别是年龄特别小的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阳光中紫外线抵抗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