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非洲女和中国小伙生下一混血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有缘千里来相会,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坚信着爱情的强大力量。

在今天,跨国婚姻并不少见,但是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儿的“洋媳妇”,倒是令人感到惊喜。

非洲女孩和东北小伙的这段跨国婚姻,值得我们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而他们俩诞下的宝宝的肤色也让人感到惊喜。

恋爱进行时——肯尼亚的热情邂逅

出生在东北小村庄的刘桂海,在年轻时候便去当兵,复员后,又选择了做海员,经常在世界各地的海上飘着。

2006年,当时刘桂海在索马里一带跑船,在船上担任大副,负责船上补给,便同肯尼亚港口附近的超市负责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就在这里,一次偶然的机会,30岁的刘桂海见到了负责人的朋友——琳达。

琳达当时才18岁,当兵的父亲和经商的母亲并没有使她成为坐吃山空的“富二代”,即使家里有超市,琳达依旧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展开全文

琳达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活力,让刘桂海觉得耀眼。

刘桂海从没为他浅显的外语感到如此庆幸,仅凭着会说一点点英语,他开始和琳达交谈起来,他们聊了很长时间。

回忆起第一次见面,刘桂海尚且不能准确地将他的感情定义成一见钟情。

但他知道,当他们的交谈结束,那个女孩离开时,他突然就开始了想念。

这是一见钟情吗?刘桂海不知道,他只是想,他必须马上想办法再见到这个女孩。

但是出海的任务打乱了他的计划,他不得不回到工作中去。

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他也开始了对那个女孩的思念。

在工作中思念或许十分煎熬,对于刘桂海来说也是这样;在思念中工作也许时光飞逝,刘桂海期待着和女孩的下一次见面。

再一次来到超市,刘桂海佯装自然地问起了负责人,你的那个朋友哪里去了?

负责人很是热情,便打电话给琳达,说那个中国男人又找你了。

琳达没想到只有一面之缘的中国男人会对他念念不忘,只是惊讶于男人会找她做什么?

琳达向来十分热情,便同意将电话号码告诉刘桂海。

很快,琳达接到了刘桂海的来电。

刘桂海在电话里说,想请琳达当向导,带着他和同事们一起在肯尼亚看一看、玩一玩。

打这个电话时,刘桂海其实没想和琳达有更长远的打算。

面对比他小十二岁的女孩,他虽然喜欢女孩身上的开朗和活力,但也只能按耐住自己悸动的心。

琳达一开始没有答应,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压力,琳达没办法抽出时间。

刘桂海着急了,忙说给工资,琳达一天上班多少工资,他就给多少。

琳达最终答应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关系。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桂海必须时常出海,所以俩人就这样靠着电话和偶尔的见面维系着彼此之间的关系。

终于,在2008年,相识两年之后,32岁的刘桂海向20岁的琳达表达了爱慕之心,琳达却提出了一个要求。

结婚进行时——父母之命难征得

听到刘桂海的表白,琳达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欣喜若狂,她只是和刘桂海说,你得先去见我妈妈。

刘桂海紧张得不行,还没正式交往就要去见丈母娘,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在一个晚上,刘桂海带着米、白糖等等日用品前去拜访丈母娘。

刘桂海家是普通的中国农民家庭,父亲种庄稼,母亲操持家务,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农村人务实的生活态度使得刘桂海没有准备精美华丽的礼品,而是带着日用品上门拜访,他心中同样忐忑。

他能不能打破二人家庭的差距、打破国界的差距,让琳达的母亲放心把自己的女儿交给他呢?

幸运的是,刘桂海的实在和体贴赢得了丈母娘的青睐,也叩开了琳达的心门。

但是两个人怎么也没想到,即便他们得到了琳达一家的支持,却受到了远在东北农村父母的反对。

刘桂海是家里独子,考虑到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渴望“家和万事兴”的刘桂海母亲表达了她对二人婚事的强烈反对。

为此,刘桂海甚至曾一度和家中闹翻,父亲表示以后只需要寄钱回家,人就别再回来了。

得知此事的琳达开始劝刘桂海回家,她明白家庭、父母对刘桂海的重要性,她希望刘桂海别因为此事失去家人。

听了琳达的劝告,刘桂海决定先回中国做父母的工作。

而琳达这一边,即使自己父亲不情愿,琳达还是决定和刘桂海回中国结婚。

可是琳达回国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证件原因,琳达只能一直在肯尼亚等着。

已经回到中国的刘桂海在等待琳达的过程中心急如焚,父母因为久不见儿媳身影深感上当受骗,刘桂海一边要安慰父母,一边要忍受思念的痛苦。

一系列的事情,让两人爆发了大大小小的争吵,刘桂海甚至一度觉得结婚无望了,两人的爱情似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此时,拖了小半年时间,琳达终于到了中国,来到了刘桂海的家乡——辽宁省刘卧龙屯。

进屋后见到刘桂海父亲,琳达直接单膝下跪,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外国的儿媳初进家门,就行如此大礼,老人赶紧把琳达拉起来。

向来自然熟的琳达起身后,便主动拥抱了婆婆,即使语言不通,公公婆婆还是被儿媳的热情所打动。

2008年11月17日这天,刘桂海终于和琳达在村子里举办了婚礼,琳达就这样在中国生活了下来。

生活进行时——成为真正的“中国媳妇”

在中国农村的生活和肯尼亚大不一样,琳达每天从睁眼开始就感受到了不同。

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公公婆婆从来都是清晨五点多早早起床,六点多就吃上早饭,在肯尼亚长大的琳达从来都是七点多吃饭,早上起不来成了琳达在这个中国家庭里生活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所幸公公婆婆并没有苛求琳达,而是理解她的生活习惯。

琳达也很爱公公婆婆,把他们当亲生父母一样对待,看到丈夫刘桂海帮父母洗脚,琳达也开始主动帮公婆洗脚,还包揽了剪指甲等工作。

这样的洗脚活动一直进行了五年,即使是后来和丈夫因为工作搬离了农村,只要和公婆吃完晚饭,琳达都会热心地提出要帮公婆洗脚。

除此之外,琳达也经常为家里人做肯尼亚的特色菜,学一些中国菜式。

自打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面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琳达都很操心。

刘桂海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出生在城市的琳达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做,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

时间久了,琳达也学会了刮苞米,喂鸡鸭等等。

对一些节日、生日,琳达总是格外用心准备惊喜。

对相爱多年的丈夫,琳达在他过生日时也会抛开远在大连的工作,为他亲手送上一份礼物。

在小姑子面前,琳达总是表现得十分善良热情,对家里的孩子也十分有耐心。

付出必定是有回报的,怀抱着一颗爱心为家里人做事的琳达也收到了来自家人的爱。

体谅儿媳妇的公公,也主动学着做肯尼亚的菜给琳达吃。

小姑子也经常找琳达出门逛街,相处起来就像姐妹一样,甚至在小姑子预产期那天,小姑子还向琳达提出希望琳达能够做第一个抱小孩的人。

因为在东北有这样一个习俗,第一个抱孩子的人,孩子长大之后就会特别像他。

琳达爽快地答应了,为此还推掉了大使馆举办肯尼亚国庆节活动的邀请。

就这样,孝顺又真诚的琳达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家庭,操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琳达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孝悌为先、乐观热情,来自肯尼亚的琳达真正做好了一个“中国媳妇”。

幸福进行时——白白胖胖的混血女儿

2009年,琳达的女儿出生了,琳达给孩子取名安琪。

因为对于琳达和刘桂海一家来说,安琪的到来,是上天送给他们的天使。

刘安琪出生时肤色并不黑,反而比父亲刘桂海都要白,这令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喜。

其实世界上并非没有这样的案例,基因遗传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奇迹”。

安琪长相结合了父母的优点,明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微卷的头发,笑起来很是可爱,手臂和腿都像藕节儿似的,很有福娃的派头,爷爷奶奶都很喜欢她。

就连一向在公公婆婆面前备受宠爱的琳达,也因为有时“贪玩”没照顾好安琪而遭受到公公的“唠叨”。

琳达平时忙完了家务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打麻将,再加上她性格直爽,从不计较得失,大家都喜欢找她打牌。

但也因为打麻将,有时女儿找妈妈也成了难事。

公公看见宝贝孙女没照顾好,就会悄悄在琳达和刘桂海夫妻二人旁边小声唠叨几句。

琳达听了也只是无奈地笑了,她知道公公也很尊重她的爱好,所以此后她也会控制自己不因为打麻将耽误了正事。

安琪小时候有点顽皮,爱“作”,琳达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严厉,遇见孩子捣乱得厉害会动手打手心,但是这要是给爷爷看见了,爷爷保准生琳达的气。

在老人看来,孩子小的时候顽皮活泼一些正好,再加上心疼自家孙女,爷爷没少因为教育方式和琳达起争执。

2014年,到了安琪五岁的时候,从肤色看上去仍不像是混血儿,而是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倒更像是纯正的中国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