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的诗词最喜欢哪首呢?你喜欢李清照的词吗诗和词有什么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浅析李清照的诗词最喜欢哪首呢

浅析李清照的诗词?你最喜欢哪首呢?

(原创)我最喜欢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

这首词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色和自己内心心情的描写,抒发出了北宋到南转折时期,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凄凉景象,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国家被外族侵略,自己东逃西躲,丈夫赵诚明去逝,孑然一身,孤独寂寞,哀婉痛绝的凄凉景象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接连十四个叠字,是经过作者千垂百炼而成,语言出奇,写尽了人生的凄苦和哀怨。

国破尚如此,天气又从夏天突然面对秋天“乍暖还寒“的天气,使人的心情倍感凄凉。在这样的天气下,又恰遇自己的凄楚心情,在这种境遇中,不知自己该怎样将养生息。纵然是端起浇愁的酒杯,喝上三杯两盏浇这挥之不去的烦忧,又怎么能抵挡得住夜晚来临时,凄楚的秋风侵袭!

在这秋风潇潇的傍晚,一行大雁也发出了凄励的叫声从天空飞去,大雁的叫声更加增添了伤透了的凄励之心。尽管旧时也曾见到过大雁北飞的情景,那时的心情却不是这样的悲哀。

地上铺满了秋风扫落的黄花,那黄花的容颜已经衰败,到现在这个时候,又有谁再忍心去攀折呢?守在窗儿前,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天黑,渡过这难挨的一天又一天。

窗前孤独的梧桐树,遭逢着细细的秋雨侵袭,在这黄昏时,一点一点地滴落,增添了无尽的愁绪,它滴在痛苦的心上。一连串的情、景,都归结到一个“愁“字上,这无穷无尽的哀愁,不怎怎么得了!

清照先生的这首词,渲染的是一个“愁“字,这一连串的“愁“,如泣如诉,欲哭无泪,伤在心上,感人至深。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的心情,下片的“点点滴滴”与前文遥相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和忧郁难排的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情。

这首绝妙的悲秋词真是一字一泪,一句一悲。全词缠绵哀怨,顿挫凄绝,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同作者同悲哀。真是抒发人生愁绪的绝唱!

图片来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你喜欢李清照的词吗诗和词有什么区别

这有两个问题须解答,先说说诗和词的区别:(一)、诗歌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逐渐从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诗发展而来。其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词起源于隨唐,流行于宋代。从某些角度上看词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二)、诗是语言的艺术,包含作者思想与情感,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音乐美。词是一种精巧的语言艺术,在用词写句上更加精益求精,更多轻灵纤柔华丽。(三)、题材上,诗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社会报负为主要内容,抒发社会性群体共同情感。如白居易《长恨歌》等。词在题材上多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抒发的大都是作者个人的情感。如李淸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和陆游的《钗头凤》。(四)、在欣赏传播上,词大都配上乐来演唱,而诗少有。(五)、诗和词在起源,语言特色,题材内容上有很多不同,但也相互交融,实际上诗词互通,难分你我。

再来说说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擅长诗词,绘画,金石,尤以词为精,她的很多词独步古今,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早期多写悠闲生活,晚期悲伤感叹(与自己生活变迁相关)。李淸照的词我一直都喜欢,年轻时也背记了不少,至今很多词句都能张口就来,常常小颂娱己。有好事者专门编排了《李清照十首著名的词》计有:《如令梦》《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武陵春》《点绛唇》《诉衷情》《蝶恋花》《绝句》等等。

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惊艳的五首诗词是哪些你从哪些角度来选择的

李清照被誉为是“千古第一才女”,这一赞誉,无疑是极高的荣誉,但更厉害的,是千余年来,还没有人敢说有其他才女超过了李清照——尤其是在写词上。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只有50首上下(一些作品是存疑的),但几乎每一首都好,这相当牛,因为强如苏轼、辛弃疾,也不是每篇作品都好。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特殊的生活经历,在她的诗词中是很能体现出来的。一般而言,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典型的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北宋灭亡之前,此时的李清照,婚姻幸福,生活美满,虽然偶有愁绪,只不过是一些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总体上是很幸福的;另一个阶段,是北宋灭亡以后,李清照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再嫁风波、钱财散尽等等一系列的遭遇,让李清照的词风,也为之一变,苦寂悲愁、身世之感,成为了主旋律。

李清照的诗词几乎首首都好,若要选出五首李清照最惊艳的作品,本是十分困难的,但好在,李清照的词,因其生活经历,有着鲜明的特色,所以我选取了五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多个角度来展现李清照的风采:作为女儿身时的天真烂漫、嫁人后的离情别绪、南渡后的凄凉生活,再搭配她的一首豪放之作、一首咏物佳作。

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也是她作为女儿家时的作品。自古写词多有以女儿口吻来写的,像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概莫能外,但他们毕竟不是女儿家,所以女孩家的心思和细腻,虽然写得形象,却终究不是。

李清照作为才女,写起小女儿家的天真烂漫来,当真是活灵活现。顽皮的少女,刚刚荡完了秋千,香汗淋漓,这时却看到自己心仪的情郎,娇羞的她,来不及穿鞋子便跑了,这本就很形象了,更妙的是,词人在末尾写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天真烂漫、娇羞紧张的情态,当真是如在目前了,这无疑是一首令人惊艳的作品。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闺女时的作品,是非常有特色的,这一首《点绛唇》便可见一般,她还有一首十分脍炙人口的小令《如梦令》,相信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以后,夫妻间琴瑟和谐,赵家又是官宦人家,两人生活无忧,相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你侬我侬,所以一旦分开,必然彼此思念,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便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痴痴地相思,浓浓地爱意,借助秋风黄花,表现地淋漓尽致,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比喻,当可封神。

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是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也深深叹服此词的艺术魅力,佩服妻子的才气,但他又有点不服,所以一连三天写了数十首词,之后将李清照的这一首夹杂其中,给友人点评,最终,友人指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最好,赵明诚由此遂服李清照之才。

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李清照南渡逃亡,经历了国破家亡,经历了丈夫病故,经历了改嫁、散金风波,李清照的晚年,无疑是凄惨的,正如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