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钱财(宝藏)下路不明?历史上真的有女海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钱财(宝藏)下路不明

广东海盗王——张保仔的宝藏

身为一个广东人,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港片,记得赵文卓出演的一部黄飞鸿电影《龙城歼霸》里,有一个近百岁的“活僵尸”,武功极高,同时又是当地出了名的大海盗,是整部片的大反派。

这位连黄飞鸿都感到棘手的人,就是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沿海的著名海盗——张保仔。

张保仔和黄飞鸿一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原名张保,“仔”字在广东话中有“小孩子”的意思,之所以加个“仔”字,是因为他最早是在海盗——红旗帮主郑一的手下做事,由于年幼时就被郑一掳劫了去,又深得郑一看重,叫他为“保仔”,并收为义子。“张保仔”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郑一死后,红旗帮由郑一的遗孀郑一嫂打理,但清朝女子不方便露面,郑一嫂又风华正茂,于是张保仔就和郑一嫂混在了一起,红旗帮也被张保仔接管了。在张保仔的带领下,红旗帮逐渐成为了南海海域上最强的一支旗号,不断地招兵买马和清廷对抗。

嘉庆十五年,张保仔因清廷的困海战术,不得已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在交出了自己所有的船队和兵器之后,张保仔协助清水军擒获蓝旗帮麦有金,屡立战功,清廷授予张保仔福建闽安副将,为三品武官,委任镇守澎湖列岛,郑一嫂也被封为诰命夫人。

不过由于张保仔本就是海盗出身,在清朝官员特有的优越感之下,张保仔的为官之路很不顺畅,即使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可依旧被清廷看做是不安分分子,处处钳制。道光二年,张保仔病死于澎湖,其妻子被剥夺去诰命的身份,贬为平民。

张保仔之子张玉麟(《龙城歼霸》中的boss)一生没有投军,也没下海为盗,最后病死于澳门。
而在张保仔传奇的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那传说富可敌国的财宝了,据说张保仔在接受招安之时就预料到清廷会过河拆桥,于是在之前就把自己多年抢夺来的金银珠藏在了沿海的各个小岛上。张保仔将其宝藏分为天地人三份,其中地份财宝就被埋藏在了秘密地方,以防不时之需。

目前关于张保仔的宝藏传说,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地点就是广东台山县上川岛和香港。

上川岛的藏宝点又分为七盘山、马山、弓湾、石船咀、乌猪岛等十余处。

而香港据说是张保仔的大本营,目前也有不少地方和张保仔有关,比如太平山上的张保仔古道,鸭脷洲有张保仔石炮台、五鼓岭有张保仔瞭望台、马湾天后庙有张保仔营寨、长州和赤柱有张保仔洞等等。
至于这些宝藏是不是真的呢?据说有人在乌猪岛上发现了几页纸,上面写着:“乌猪州仔有石船,船头向往穿石心,船尾向往下三尖石下一石香炉,石香炉底有井字,从井字量起三十六周线,黄金三百两,白银三皮箱”,后面有人去考察过,确实发现了一艘石船,但因为资料太少,弄不清“三十六周线”的意思而停止了挖掘。

在众多关于“张保仔宝藏”的谜语中,最著名的当属“榄仔对峨眉,十万九千四,月挂竹竿影,两影相交处”,“榄仔”就是橄榄的意思,指的是上川岛上一块类似橄榄的石头,而石头正对着的就是一块灰白色、上有一条天然裂痕的“峨眉”石头。

这句谜语的意思就是:榄仔石头和峨眉石头之间埋有1万九千四百两银子或黄金,只要在晚上竖起两条竹竿,月亮升到竿顶时,从两竿的影子相交之初挖下去就可以了。当然后面这些财宝也没人找到,因为不知道竹竿要多长,应该立在哪里?这些都只能等待探究技术更先进,宝藏资料发掘越多之后,或许就能为我们再现张保仔宝藏之谜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历史上真的有女海盗吗

海盗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女海盗不多。而且,关于这些女海盗的描述,充满了太多的文学想象,几乎无一例外,都冠以“女神”笔法,模样必然貌美如花,魅力必然惊倒众生。

可是,这并非事实。以中国女海盗郑一嫂为例,后人觉得她若非倩影惊鸿,必是绝代尤物,“手执皮鞭、长发飘逸、戴黑眼罩、箍窄文胸”,该是怎样的冷艳和性感,

然而,因为被绑架和其有数面亲聆之缘的英国人格拉斯普尔,对郑一嫂的印象却是这样的:她“皮肤粗糙,眼角下垂,笑的时候坏牙齿便露出来了”。形象这么差,她漂亮吗?

生于1775年的郑一嫂,1810年投诚清政府。格拉斯普尔见到的她,年龄最多不过35岁。一位不到35岁的女人,容颜早衰如此,用“惊鸿”“尤物”来形容,未免太过了。

不管怎么说,郑一嫂看上去至少像个女人。而玛丽·瑞德、安妮·波妮、格蕾丝·奥马利、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等一众欧洲女海盗,大部分人从外貌上难以“辨雄雌”, 借用现在的流行语恶意开个玩笑,属于“女汉子”,表面上看,绝对“纯爷们”。她们都有做海盗“花木兰”的经历。

海盗世界的两大现象耐人寻味:

  • 其一,同性恋较为普遍,郑一嫂的第一个老公郑一和第二个老公张保仔实际上是一对同性恋人,17世纪的同名英国海盗艾德蒙德·库克和威廉·库克也存在同性恋的关系。加拿大的提姆·特拉弗斯在《海盗史》中指出,有些男海盗甚至结成固定的“家庭”,彼此授予对方财产的继承权和处置权。

  • 其二,对女性进入海盗行当的严格禁止。巴塞罗缪·罗伯茨所撰《海盗法典》明文规定,不能让女人和孩子待在船上,把乔装打扮过的女人带上船来的人“当被处死”。

为什么会这样,两者互为因果。海盗船上女人寥若晨星,男海盗们便只能互寻慰藉。既然如此,海盗船更有动力成为男人们的纯粹王国。原因很简单,女人的加入会导致海盗船原有社会生态的崩溃。不但男人对女人的竞相追逐可能让海盗们无法团结成为一个整体,而且,海盗们既有的感情架构同样会遭受挑战。不少的观察者,判断海盗世界对女人的拒绝,与工业化之后煤矿是女人的禁地理由相同:女人,代表着不祥。但是,为海盗船社会生态的稳定计,可能是更真实的理由。

这种情况下,除非女性特征太不突出了,否则,女海盗们长时间隐瞒“女儿身”的事实,概率基本是零。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断定,玛丽·瑞德没那么有女人味,当然,离女神的距离更是远之再远。

有人可能持保留态度,会想到涉及女海盗的书刊的戏剧化细节或许是有力的反证。比如,玛丽·瑞德和安妮·波妮在撂倒敌人之后,通常会故意袒胸露乳,告诉对方是被女人杀死的。再比如,唐·埃斯坦巴·卡塔琳娜,当上海盗船长之后,紧身衣瞬间换长裙,原先并肩作战的小伙伴,“完全被惊呆了”。

这些的确都是无比香艳、生动的剧情。可是,首先,这未必是真的;其次,即使这是真的,也说明不了她们多么“女人”。真正的女人,脸上抹满黑漆漆的海泥,身上披着破旧不堪的外衣,依然遮不住柔媚的光辉,挡不住芬芳的体香。如果在同性恋见怪不怪的海盗船上,她们都不如一般的男士更有吸引力;如果宣告自己是女人后,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无论做海盗还是后来归隐田园都没有人追求;如果玛丽·瑞德亡夫后一度不得不靠四处游荡打发时光,那么,这些事情只能验证一点:她们,是不折不扣的“女汉子”。看准了,这“女汉子”,可不是今天的潮女们给自己扯来用以吸引男士的“女汉子”标签,它的着重点在“汉子”上。

当然,也不必过于失望。本来规模有限的女海盗们群体,美女少之又少,并不意味着没有美女。从记载看,大名鼎鼎的贝利维夫人―让娜·德·贝利维,十有八九就是美人一枚。第一任丈夫殁后,她能够孤身携带两个幼子,以楚楚可怜之状,成功游说当时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出钱、出船、出人组建船队供其复仇母国法国;俟近20年后儿子长大成人,战败被俘押解送回法国,又凭嗔怒难分之神情,先获法王菲利普三世特赦,继而得再择嫁贵族之家。单靠口才、能力和运气,而无倾国倾城之貌,应该是做不来的。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