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余光中诗选》中的《乡愁》中心思想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余光中诗选》中的《乡愁》中心思想

《乡愁》中心思想: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穿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全文赏析: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意象

《乡愁》的四种意象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邮票”意象涵zhi蕴着的是诗人忧愁的情感,它暗示着造成最为亲密的母亲不能直接相见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大陆和台湾政治上的睽隔。

“船票”暗示随着岁月的增长,乡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

“坟墓”暗示乡愁因长时间的睽隔而化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海峡”则把隐性的政治显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陆和台湾的政治睽隔,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扩展资料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乡愁四韵 余光中 这首诗的主题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诗歌的主题

  • 当然是乡愁了!潜藏着对祖国两岸统一的希望!

  • 他的诗多了,你问哪一个?记得补充问题啊

余光中都写哪些爱国诗

余光中更多给人的感觉是乡愁和土地。主题为爱国的还真难找(不好界定)。像《当我死时》这种你可以说是爱国作品,《我之固化》这种也可以说是爱国的,但真正的主题还是乡愁。更多的还是土地的记忆与土地的书写。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