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卒代表什么?我国部队中,士兵为何要把7念成“拐”,0念成“洞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卒代表什么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卒代表着剧组里的道具师找到了什么样的道具,因为历史上清军士兵衣服上的字样是有严格规定的,不会这么简单。

在很多电视剧里我们都常会看到清军士兵衣服胸口有个圆形的图案,里面有兵,勇,卒这样的字。但是实际上清军衣服胸口的图案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是圆形,更重要的是这个图案正式名字叫补子,其中的文字有固定的格式,必须写明这个士兵属于那个部队等信息。

所谓有图有真相,我们先看一张典型的补子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张图中写了“礼字右营中哨六队亲兵”这几个字,这样一看到就知道这个士兵属于哪个部队的。

而这一张照片里也是同样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士兵胸口没有圆形的图案,不过也一样有字,写着“沙面捷字营亲兵”,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这是是驻守沙面的部队。

上面两张都是比较传统的清军号衣,后来随着防军、练军的出现,清军的服装有了一些变动,出现了类似西式的短上衣,下面则穿着长裤,而胸口的字也变小了,照片上看不大清楚。不过内容应该没有变,从照片里看起码有好几个字,不是简单的兵或者勇。

清军胸口的补子一直到新军出现才逐步取消,在下面这张新军训练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军的军装已经完全西式了,胸口也不再有字,而补子则被转移到了胳膊上。

我国部队中,士兵为何要把7念成“拐”,0念成“洞”

军用数字的读音,不仅仅是把“7”念成“拐”,把“0”念成“洞”,还有把“1”和“2”、“9”都是分别念成“幺”、“两”和“勾”的,这十个数字分别是念为“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相对应的就是大家常见的“1234567890”。

之所以要把“1”读成“幺”,把“2”读成“两”,把“7”读成“拐”,把“9”读成“勾”,把“0”读成“洞”,就是为了避免因读音相同或相似、相近,造成误解并由此而贻误战机。

中国的方言千差万别,就算是说普通话,只要发音不标准,就有可能出现混乱。比如说吧,广东人说1234567890,是说成“呀姨撤石唔楼掐巴狗拾”。他们说“2”的音,与普通话的“1”极为相似。再比如说吧,就算是说普通话,说“1”与“7”也很接近,如果稍不标准的话,说“5”与“9”也是容易混淆的。还有“0”与“6”也容易混淆等等,所以,为了准确区分各个不同数字,便产生了发音完全不同的军用数字啦。

当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些数字也会出现军用数字与常用数字混用的情况。比如说某个分队代号为“77”,如果念做“拐拐”或“77”都有问题,因此,在部队约定俗成的说法都是会念成“拐七”的。

为何有的中国士兵要把7念成“拐”,0念成“洞”,2怎成“两”呢

现在的兵,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城镇青年当兵,倘若是初中生,都没有资格体检,最起码应该是高中毕业生。

尽管在学校,老师都是普通话授课,但由于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部队的新兵来自大江南北、崇山峻岭、高原盆地等,并不是每个人的普通话发音都很标准,听听温州人、广东人说普通话,一定会感到非常累。

1、2、3、4、5、6、7、8、9、0这10个阿拉伯数字,用普通话标准地念出来,一般人很容易辩别,倘若普通话不标准,不一定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规定了1、2、3、4、5、6、7、8、9、0这10个阿拉伯数字,读音分别是“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各军兵种无一例外,都要照此执行。

也即这10个阿拉伯数字中,“3、4、5、6、8”这5个数字不变,保持平常普通话发音,而将“1、2、7、9、0”这5个数字,约定俗成了相应的读音。

解放军之所以要将“1、2、7、9、0”这5个数字,规定了相应的读音,除了朗朗上口以外,就是不容易出现差错。

特别在部队作战和平常训练和时,方位、坐标、距离参数等,都离不开这10个阿拉伯数字,规定了统一读音,就非常容易辩别,不至于因为发音不准而混淆,从而影响部队作战和训练。

其中,数字1,旧时指骰子和骨牌中的一点,现在说数字时也用来代替一;数字2,一般用于量词,加在“个、半、千、万、亿”前面,数字7和9,《军语》中无从寻觅,应该来自数字的外型,7形象拐棍、拐杖,9字通常食指作勾(钩)状,余指合拢表示9。

平时打电话时,告诉对方电话号码和数字什么的,用数字军语会省不少麻烦和误差,尤其对于方言不同的对象,效果极为明显。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