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毕业生压力好大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毕业生压力好大

首先,疫情影响很大这是真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难新招聘的岗位大幅减少,所以就业形势不乐观;

其次,政府一直以来不断地出台各种政策,争取将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我们也要对政府和对自己有信心,大概六月份是毕业季,所以到那个时候慢慢会缓和;

再次,我们个人在择业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先就业再择业,先学习先稳定,再求变,并且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最后,外部的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改变,所以我们更多时候需要减少抱怨,调整自己心态,积极提高自己,争取在疫情过去之后,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加油?

今年毕业一千多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怎么办

国家不包分配,当然是只能靠自己去自谋职业,自己去求职,自己去打工,自己去闯荡,自己去创业当老板了。如果是希望端上一个铁饭碗,或者是金饭碗,那就去考公务员,挤进入体制内,那样的工作,那样的社会地位,那样的职业身份。就很光鲜很体面很稳定很受人追捧、羡慕和尊重了,体制内就业者不用承担任何市场风险。社会福利保障健全,工资待遇优厚,旱涝保收,衣食无忧了。

公务员考试难度太大了,竞争空前激烈,早就是白热化状态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比留在大学里考研究生还难。高手如云,竞争残酷。都想要挤进去分一杯羹,都想要当公务员,都想要出人头地,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都想要斩关夺隘,一举胜出,笑到最后。毫无疑问,公考的淘汰率很高,成功率太低,实在是不容易,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只能是碰碰运气而已。如果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缺乏足够的竞争实力,还是别去碰壁,绕道而行吧。人做事得量力而行,要有自知之明嘛。激流勇进,知难而退都是明智的选择。

就业难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僧多粥少,供大于求,岗位有效,竞争太激烈,而且还是格外残酷的。一旦毕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就得做好那个心理准备了。就业挣钱,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不依靠父母和家庭,那是走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也是成家立业的基础条件。如果基础不扎实,没有过硬的本事,没有出众的能力,表现不优秀,不能学以致用,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是很难有竞争力,是很难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的。

毕业既失业,所学的专业不好,社会生存的能力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实现就业,没有经济收入,一切都无从谈起,那么多年的书算是白读了,那才是最失望,最悲催的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躺平,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无奈的选择。

834万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如何

疫情对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影响非常大:

1、834万大学应届毕业生目前还在家中上网课,往年春季是大学生应聘求职的黄金季节,而每年的招聘进校园、现场招聘等大型招聘活动不得不停办,给7月份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

2、企业的开复工时间推迟,劳动者返岗时间有所错后。与此同时,企业收到疫情的影响,为了控制费用,裁剪了许多招聘计划,招聘人数降低了,竞争将会更激烈。

3、从行业看,疫情对餐饮、旅游、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最大,这些行业今年可能根本不会有招聘计划,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可能要转入其他行业。

5、从地区来看,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势必要流入其他城市,增加其他城市的竞争激烈程度。

总之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就开始筹划吧!

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情况究竟如何

清华,北大是我国顶尖的两所大学。他们大学生就业率跟我们其他的学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具体的,我就以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一句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清华大学就大学生就业情况。

第一,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总共7243人,其中本科生3239人。2018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就业率总就业率为99%,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8.8%。本科生中78.3%的学生是深造,其中52%的学生在国内升学,26.3%的学生出国出境;20.5%的学生选择就业。未就业的学生为1.2%,其中0.8%是你继续深造,0.3%为待就业。

第二,出国出境深造

清华大学所有出国出境深造的学生69.5%选择美国作为留学的目标地,其次为英国8.1%,中国香港地区为5.3%。本科生中72.9%的学生选择了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

第三,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

根据报告,清华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就业的占到5.9%,在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到12.4%。在企业单位就业的占了81.7%,其中国有企业占26.7%,民营企业占46.0%,外资企业占8.9%。

在行业上来看,本科毕业前几位的行业主要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2.8%;金融业占10.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5.9%;教育占13.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占3.5%;制造业占11.4%。

第四,就业的区域。

从毕业报告中可以看出清华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地域分布,相对较集中。本科毕业生39.9%在北京就业,20.3%的学生在广东就业,13.8%的学生在上海就业。7.1%在浙江就业。也就是总共80.1%的学生,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4个省市就业。

以上是清华大学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在参考了北京大学以后,发现情况基本相似,特别是考研出国率,与清华大学基本上是相似的。

大学生现阶段就业存在哪些难点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对于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导致就业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其二是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足,从而导致就业面比较窄;其三是对于目标岗位的要求过高,从而导致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小。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进,当前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倾向,一方面倾向于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倾向于研发型人才。对于大量普通本科毕业生来说,选择技能型岗位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而技能型岗位对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往往比较高。因此,一部分实践能力不强的本科生将面临一定的就业障碍。

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所学专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所学专业的知识面比较窄,同时没有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面的拓展,那么未来也会面临一定的就业难问题。从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趋势来看,未来大量的职场人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所以在大学期间应该重视计算机和外语相关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应该重点关注一下程序设计和数据分析知识,而外语知识则应该重点提升一下口语交流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岗位选择问题,其实对于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完全可以从实习岗位开始做起,一方面实习岗位会有大量的学习机会,能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实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