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诗歌之外多“趣”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报记者李楠长沙报道

身着苗族盛装,李柏霖一路走来,身上的银饰碰撞发出泉水叮咚般的声音,清新、悦耳,直抵人心,一如她带领孩子们写的诗歌。

出生于1996年的李柏霖,任教于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在这所偏远的乡镇学校,李柏霖带领孩子们写诗,成为教育界的一首赞歌。2022年11月,她带着7位小诗人登上了“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颁奖晚会的舞台。

现在,作为省人大代表,李柏霖在继续带领孩子们写诗之外,有了更深远的教育关注,希望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尽可能多的力量。

“写诗的过程中,作文也越写越好”

会同县地处武陵山区,是劳务输出大县。而粟裕希望小学距离县城约6公里,约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1月14日晚,说起带领学校孩子们写诗的初衷,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李柏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这一切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我发现在带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他们的作文也越写越好了,有些孩子甚至能写出长篇故事来,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过一篇袜子历险记,说一只袜子情绪有波动就会变颜色,想象出这只袜子逃离主人的掌控去往袜子王国的故事……”

李柏霖记得,初到学校任教时,孩子们对语文学习兴趣并不大。然而有一次,一个孩子在作业里写下的“棉花吐出了丰收”惊艳了她,“虽然这不是一个合格的答案,但那个‘吐’字用得太好了,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棉花吐出了金灿灿的田野,雪白的棉花,果园里的果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触人心弦的小故事:李柏霖看到一个8岁孩子在作文里写到,他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陪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不然会怕孩子长大了没出息。李柏霖当时想,“这么点大的孩子思考的问题怎么这么沉重呢?”

因此,她决定用文学的方式来守护孩子们的童真、疏解他们内心的沉重。

她设计了各种主题,比如主题是月亮,她就先介绍月亮的知识,让孩子们讲讲他们心中的月亮,再让他们自己创作。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像头脑风暴,设定好一个词,比如“春天”,让孩子依次说出“春天”的特点,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总会异常活跃,有些词被别人抢先说了,他们就会打开想象力,有一些有趣的短语迸发出来,比如唱歌的蛐蛐、睡觉的桃花、散发出香气的桃子……

真正的诗与远方是转变认识世界的角度

有人表示不解:诗歌对这些孩子们有什么用?李柏霖说:“我不只关注学生写诗的行为,更希望学生通过读诗和写诗,喜欢上阅读、写作与思考,这可以帮助学生转变认识世界的角度,学会明辨是非,丰盈和坚定自己的内心世界等,我相信这些才是孩子们真正的诗与远方。”

一些孩子家庭困苦,诗歌成为倾诉的渠道。“小蝌蚪想找到妈妈,询问了很多人,终于在荷叶上找到了妈妈。但我想找到妈妈,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读到这里,她找到写诗的孩子一起晒太阳,倾听她的孤独。

一些孩子因为自己的诗歌被肯定而更加愿意改变自己。一次,一位常常不交作业的调皮男生主动交来一首诗,写得生动有趣,李柏霖便誊抄在黑板上,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男孩的脸一下就红了。第二天,男孩按时上交了工整的作业。

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长,也被孩子的诗触动。“原来我的孩子这么有语言天赋?”“孩子的这些情绪,以前我都不知道”“我要回去多陪陪孩子”……惊喜、自豪、歉疚、思考,家长的反馈越来越多。

改变的当然不仅仅是孩子们。出生于农村,又任教于乡镇学校数年,李柏霖表示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环境越来越美丽,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学校活动也在不断丰富。“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我们教育也在前行。”

李柏霖希望,在继续带领孩子们写诗的同时,给孩子们更自由的空间和场地去做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写故事、画画、打球等等。因此,她提出建设高标准的乡村青少年宫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议,希望让乡村孩子的娱乐和精神生活更丰富,让孩子们不仅能够踩着土地,也能在更好的环境里写诗、画画、唱歌、弹琴等,希望“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让老师们教得更幸福,孩子们学得更快乐,建设更优质的湖南教育体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