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是词牌还是曲牌?浪淘沙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浪淘沙是词牌还是曲牌

浪淘沙是词牌名,而竹枝词不是词牌名。
《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竹枝词不是词牌名,而是一种诗体。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浪淘沙是什么

一、《浪淘沙》是词牌名。

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其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代表作有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

二、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

《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浪淘沙》是唐代的诗词还是曲

《浪淘沙》是唐代的词牌名。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

格律说明

浪淘沙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浪淘沙的词牌格律

浪淘沙词牌格律平仄:

(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例子: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扩展资料:

浪淘沙词牌格律平仄赏析: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改作平韵)。

《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是一个词牌还是一个曲牌名

浪淘沙最早是唐朝的教坊曲名,后来演变为词牌名。之后的文人对这个题材做了不少改动,变成了不太一样的体裁,有单调四句,也有长调慢曲等。所以,提到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很多作品的,不过一直以来刘禹锡所做的《浪淘沙九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现在人们提到的浪淘沙组诗一般也是指刘禹锡的作品。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释义:

九曲回环的黄河携带着泥沙,波涛滚滚一直奔流而且,仿佛被飓风颠簸着从遥远的天涯而来。

到了这里像是要飞到天上的银河一样,一起去牛郎织女的家里看看。

词义解释:

九曲:我们经常听到“黄河九曲”这个词,其实这是指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而这些省区又由其中的各个渡口而闻名。

黄河自青海玉树发源地由西向东流入四川、甘肃两省,再折向青海省,之后又北折流入甘肃,这个河段绕了一个很大的S型。之后从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曲玛莱、玛多、甘德、达日、久治、玛沁、河南蒙旗、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十六县,流程1455多公里,其间有许多古渡口。这弯弯曲曲的路程道路,一直被人们称为九曲黄河。

万里:其实这只是一个虚指,黄河的长度肯定不到一万里,但是古人为了体现黄河的气势等会选择用这样夸张的词汇来形容。

天涯:本意是指天的边缘处,用来形容距离很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

银河:是由无数暗星的光引起的,其实银河就是无数星星的集合而成的一种天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