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怎么看上联和下联(这对联的上联下联怎么区分啊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这对联的上联下联怎么区分啊

今天早上我回答了这个问题,对联是讲究平仄的,旧时的平仄就不必说了,单说现在怎么去区分平仄声,平声就是普通音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比方说七字联的平仄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是上联,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就是说第一三五这三个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这三个字该平的平该仄的仄,区分上下联主要是看末尾的字,未尾的字是三四声的话,那么这就是上联了。

怎样区分上联和下联

一般来说,在一副工整的对联中,区分上联合下联,主要是看联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应为“仄”音,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为“平”音。

对联怎么区分上联下联

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收。

1、(清)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联最后楚字为仄声,下联吴字为平声。

2、自勉联(清)林则徐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上联岸字仄声,下联峰为平声收

3、自勉联(清)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的大字仄声对下联平声字刚。

对联跟诗一样有平仄和谐,不能出现三平尾,三仄尾,孤平都是联中大忌。

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对联的分类:
按用途类分 :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春节对联应如何区分上下联,正确贴法是怎样的

牛年将至,又到了贴春联的日子了。可是如何贴春联?怎样分上下联?什么样的联语贴在什么地方等等习俗,还真有许多年轻人不甚了解。为了让大家正确贴好春联,过一个吉祥如意,万事顺意的牛年春节,特将上述问题,作以简约回答,以期对您有所帮助。

贴春联首先要找准上下联,对联的书写格式,一般情况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什么是仄声?这个问题对于一般不研究韵律的朋友来说,确实有难度,这里不展开讲解,只想让您记住,普通话里的三声和四声就是古韵的仄声(一般而言),所以,拿一联读一下,如果未尾的字音是三声或四声,那么这就是上联:如果:未尾的字音是普通话里的一声或二声,那么,这就是下联。当然不排除有些对联极不规范,要么上下联都是仄声,要么上下联都是平声。这里要强调一点,有些对联上联是普通话二声收尾,下联是普通话里一声收尾,这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个二声起,就是古韵入声字起。普通话一推广,古入声字就分成普通话的三声二声一声,叫作入派三声。现在的入声字还保留在南方方言和韩国语里面。这里不介绍。如果遇到上述情况的对联,那就选二声收尾的为上联。

那么对联怎样张贴呢?按传统地贴法是由右而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因为对联都是竖写的,所以,传统的竖排版的书籍都是由右而左,那么对联也遵循这个规律,也是由右(上联)而左(下联)。为什么右为上呢?这是因为古人崇右的缘故,我在另文已讲过。

那么如何分辨门的右和左呢?其实很简单,即人站在门前,正对着门口,右手边为上联,左手边为下联,不管门口朝向,都是站在门口外边往前看而决定的左右。中堂和书房挂的对联条幅亦是这个规律。至于横批,不管从右写还是从左写,并不影响贴对联的右上左下的规律。过去横批是由右而左书写,为求得与上下联协调,今人多按横排版顺序书写。另外,贴对联要注意分辨对联的内容和含义。过去贴在门口外正对的位置是“出门见喜“、炕头上是“抬头见喜“、“牛棚贴“牛羊千口“、粮仓贴“五谷丰登“、猪圈的对联是约定俗成的,上联大耳元帅府,下联长嘴将军令。

长辈房门一般贴“南山松不老,北海水长流“。或“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书房一般贴“东壁图书府,西苑翰墨林“。总之贴对联和写对联都根据身份,场合,场面等因人而宜,因地制宜。旧社会,劳苦大众很少有识字的,贴对联也曾笑话百出,贴倒的,字的头朝下的,牛羊千口贴在炕头上的,大耳元帅府贴在父母房门上的等等,如今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再把对联贴反了,分不清上下联,岂不贻笑大方!

春联的上下联怎么区分

经常看到有人把春联贴反了。上下联怎么区分呢,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记住“仄起平收”,看春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上声或去声(第三声或第四声),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阴平或阳平(第一声或第二声),就是下联。由于古人习惯从右边开始写,所以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