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的丧句长文(抑郁严重了,会死吗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抑郁严重了,会死吗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挺严重,会影响患病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令患者万念俱灰,冲动轻生。虽然抑郁症也会对患病人的身体状况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并不严重到导致一个人的死亡。所以,抑郁症很严重,会死,但大多是自杀身亡。

作为一名治疗抑郁症的医生,对于抑郁症的严重性是非常了解的,在医学上,抑郁症属于慢性致残性疾病,患者是有可能因病致残的。但这里的残疾,讲的并不是缺胳膊少腿那样的躯体残疾,而是丧失社会功能的功能性残疾。一个人躯体残疾了尚能身残志坚,努力生活,可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又怎么能正常的生活在社会之中呢。所以,从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看,一名因病致残的抑郁症患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是有可能大于躯体残疾的患者的。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患者是可能自杀的,确实如此。在医学统计学研究中,有15%~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成功。当然一名抑郁症患者是否会出现自杀行为,是否会自杀成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家庭支持,比如自身性格,比如严重程度,比如情感支持,比如社会环境,比如经济状况,比如治疗情况……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名抑郁症患者最终的结局。

但抑郁症实际上治疗效果并不差,只要坚持治疗,70~80%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得到较好的缓解,起码抑郁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什么叫有效的控制呢?控制住低落的情感,让患者不那么消极,不那么悲观,不那么了无生趣,不那么绝望。让抑郁症患者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帮助患者有精力正常的生活,帮助患者不那么焦虑,帮助患者不那么早醒。

所以,抑郁症严重了,为什么不去治呢?虽然不能说绝对,但有很大的概率控制住抑郁症状,就不会出现严重到自杀的程度了。

不要抗拒医学治疗,不要抗拒服药,不要抗拒科学,抑郁症可控可治,为什么一定要严重到想要去死,再去治疗呢?

自己身体不行(重度抑郁症),想要跟领导提出辞职,应该怎么说,领导挺器重我,但是压力也特别大

呵呵,你果然想得多。想辞就辞,你并没有那么不可替代,不要高估你在领导的心目中分量。话糙理不糙,但是你既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你也不会体会到我的答案。如让你不爽见谅。

每天都感觉很丧,很焦虑,都有点抑郁,每天睡不好,该怎么办

每天都感觉很丧,很焦虑,都有点抑郁,每天睡不好,恕我直言,如果你所说的情况已经超过了1个月,可能已经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抑郁症究竟什么样?

最新的国际诊断标准ICD-11中的第六章精神与行为障碍中对于抑郁症的描述是这样的: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情感症状群、认知-行为症状群、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群。

情感症状群:

  1. 抑郁心境:源自患者的自我体验(例如:情绪低落、悲伤)或他人观察(例如:流泪、外表颓废);儿童、青少年抑郁心境可表现为易激惹;

  2. 兴趣及愉快感明显减退:尤其是平时很喜欢的活动;愉快感减退也包括性欲减退。

认知行为症状群:

  1. 面对任务时,集中注意和维持注意的能力下降,或明显的决断困难;

  2. 自我价值感下降或过分的、不适切的内疚感,后者可以表现为妄想;如果内疚感或自责仅仅指向抑郁状态本身理则该症状不成立;

  3. 对将来感到无望;

  4. 反复想到死亡(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的自杀意念(有或者没有特定计划),或有自杀未遂的证据。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群:

  1. 显著的睡眠节律紊乱(入睡延迟,夜间醒觉次数增多,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2. 显著的食欲改变 (减退或增加 )或显著的体重改变 (增加或 下降);

  3.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4. 精力减退,疲乏,或即使最低限度的活动也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感。

对照你简短的题目,可以看到明显的情感症状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至于认知行为症状,虽然你没有描述说明,但十有八九怕是少不了的,比如精神恍惚,注意力减弱,无助、无望、自我评价低等等。

抑郁症主要这三个症状群,你符合每一个,如果你的病程在一个月以上就一定满足抑郁症的诊断了。

抑郁了该怎么办?

抑郁了就抑郁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宽心态,永于面对困难,当自己扛不住的时候懂得求助,向家人求助,向朋友求助,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求助。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医学技术了,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被证实疗效可靠,而且相对安全。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是作用5-羟色胺、去甲肾、多巴胺等主要受体,通过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主要神经递质达到增加愉悦感,缓解抑郁症状的效果。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SSRI类药物,其中最为经典的是被誉为“五朵金花”的: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另外,你的失眠问题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而且同时存在严重的焦虑,所以,按照我的经验,是需要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抗焦虑并改善睡眠的。我的推荐是阿普唑仑,作用时间长,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长程睡眠,而且同时兼有很好的抗焦虑作用。

心理治疗主要的操作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BT),通过改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学会情绪的管理和控制,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各大精神专科医院运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说帮精神科医生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问题,很多患者对于药物还是存在相当的抵触情绪的,所以出院后往往不久即出现停药现象。而CBT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患者在院期间就深深的影响了患者对于疾病和规范治疗的认知程度,所以可以极大的减少停药现象的发生。

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几点建议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国家的民众对于抑郁症以及其它精神疾病的认知是十分缺失甚至存在偏见的,很多不应该出现的偏激言语甚至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抑郁症患者强烈的病耻感,有病不敢到医院看病,有病会不敢让周围的人知道,甚至因为这样好笑的原因在人前艰难坚持,知道被压倒的那一刻。

哪有什么病耻感,我只是生一场病,我就丢人了?全世界有3.6亿抑郁症患者都丢人吗?

千万不要让幼稚的病耻感成为阻碍你进行科学治疗的绊脚石。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说法,但我们必须对自己,对家人负责。

再有开展系统治疗宜早不宜晚,抑郁症是有进行性加重的特性的,拖的越久,症状只会更顽固。

抑郁症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甚至是彻底治愈。医学上认定,接受足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起码有50%的几率今后不再复发。所有的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是60%~80%,只要你自己想救自己,医生就有办法帮助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问,不要再等了,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吧,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咨询,我会帮你解答的。

测试说我有重度抑郁症,如何能让自己不要那么丧不要那么容易崩溃

确诊为重度抑郁障碍,病情应该很重了,不知道您目前的状态如何,除了核心的症状之外,是不是还有悲观厌世或者更加严重的轻生想法,如果有还是先抓紧治疗吧,这是最科学安全的办法。

抑郁障碍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有些病人还伴随着幻觉或者妄想等精神病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