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冯巩论战的?宋襄之仁:被误解千年的宋襄公,他真的愚蠢和迂腐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是如何看待冯巩论战的

冯巩巩汉林本来说得很好很正确,很幽默有水平,但顶不住压力咋就认熊(怂)?只能说是金钱打败公理,文人无行无正义无底线。有人可能认为说的太重。其实如果连相声都不敢演说“真话”,指出真实状况,哪那来的言论自由?

宋襄之仁:被误解千年的宋襄公,他真的愚蠢和迂腐吗

宋襄公是最有争议的春秋霸主,很多史学家认为其根本就没有称霸过,不能算是春秋五霸的第2位霸主。今天我们不讨论其到底算不算霸主,我们姑且沿用《史记索隐》中的说法,5位霸主先后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宋襄公应该是春秋时期最具有仁义、最讲贵族精神的国君。甚至在继承王位的时候,都让贤与庶兄,但他后世对他的评价却贬大于褒!司马迁认为其是仁义之君,而毛泽东则认为他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宋襄公本是宋桓公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本来是应该的,他有一位庶兄目夷。宋襄公讲仁义啊,跑到父亲宋桓公面前求父亲,说目夷年龄比自己大,也比自己仁义,要把国君的位置让给目夷。目夷听说后,认为能让国君位置的人才是最仁义的人,于是自己就出走到卫国了,宋襄公的王位就没让出去。客观的讲,这件事是能说明宋襄公确实是很正直的讲仁义,毕竟让贤的事自古至今没几个人能做到的!

宋襄公继位后,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公元前643年,春秋首霸齐桓公宠信小人,被凄惨饿死,五位公子争夺王位,国内大乱。齐国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虽然宋国弱小,但齐桓公生前曾委托宋襄公照顾太子昭,而且宋襄公这人就爱好讲仁义,就号召天下诸侯联合救齐。当然没什么国家响应他,只有三个小国家卫国、曹国、邾国号召响应,全力帮助太子昭回齐国即位,成就了齐孝公,平定了齐国内乱。

宋襄公凭借一个弱小的国君,成功辅佐齐国太子昭继位,且平定了春秋首霸齐国的内乱,这比那些只知道看热闹捞好处的国家确实要仁义很多!宋襄公因此事也有了点名声,但是人一有名声就膨胀了,竟然就一门心思想当诸侯盟主,甚至处处以盟主身份自居,这就让相对强大一点的楚国不爽,连他辅佐帮助的齐孝公也非常不满!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盟主身份宣布秋天在盂地会盟。会盟之前,他的兄长目夷劝说他,小国争霸本来都会招来灾祸,你如果非要参加会盟的话,最好还是带上军队,以防有变。宋襄公却认为,会盟是我提出来的,不能带军队也是我提出来的,做人得讲信用。于是,就不带军队去参加会盟。

没想到,会盟的时候,楚国早带了军队埋伏在四周。宋襄公想当盟主,这楚成王也想当盟主,俩人谈不拢,楚成王一怒之下就下令活捉了宋襄公,囚禁了几个月。后来,在鲁国鲁僖公的协调下,楚成王才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这得多郁闷,霸主没当成,反而被人活捉了,多丢脸啊。心里正有气没处发,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当盟主,于是就去打郑国泄泄火。郑国一看,宋襄公火气正旺,自然就向楚国求救。楚国就派大将成得臣直接带兵去攻打宋国国都,宋襄公只好率军撤退,得保卫国都啊,宋楚军队就在泓水碰着了。

此时宋国军队在河边已经排好阵了,楚军准备渡河进攻。目夷就建议宋襄公说,敌众我寡,硬拼我们占不到便宜,得趁楚军渡河没防备的时候进攻他们,还有希望取胜。这宋襄公就是讲仁义的一根筋,反而批评起目夷了,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过河的时候偷袭呢?坚持等到楚军全部渡河排好阵后,才发动进攻。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也被楚军射了一箭!

宋国虽然吃了大败仗,但宋襄公仍然嘴硬,还教训目夷说:“讲仁义的君子,打仗的时候不能打已经受伤的敌人,也不能打头发都白了的老人。打仗的时候,也不能依靠地势的险要而去取胜。我的宋国即使灭亡,也不能去打没有布好阵的对手!”

泓水之战后,宋襄公就安心在家里养伤,刚好碰到晋公子重耳流亡到宋国,他隆重的接待了公子重耳,并送给了重耳80匹马。没过一年,宋襄公就由于大腿箭伤复发而死。

宋襄公可以说是最无辜的春秋霸主,一生讲求仁义,绝大多数都没落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临死之前款待晋公子重耳的一次仁义,在他死后5年得到了回报。楚成王率同盟围攻宋国,宋国危在旦夕,正是当年受过宋襄公款待之情的春秋第三位霸主晋文公,为报恩大义率军解围,才免去了宋国的灭顶之灾!

后世对泓水之战的评价,都是贬低宋襄公,认为其愚蠢。但,这是时代道德的沦丧,贵族精神的没落,还是个人的愚蠢?是否那些舍生取义的勇士,都是愚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看官如何评价?

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

【任微言卿观点】曹刿论战是春秋时期交战双方恪守“战争礼”的产物,擂起战鼓再打仗在当时再正常不过了。要理解曹刿论战,就要理解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形式。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竞技,有着严谨的规则和次序。

一、曹刿论战的经过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敢于进谏,用富有远见卓识的说辞说服了鲁庄公。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战车,前往在长勺指挥鲁国军队和齐军作战。随后,就发生了“曹刿论战”。

《左传》记载:(鲁)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二、曹刿论战何以给人“假”的感觉

春秋,是礼制文化鼎盛的黄金时代,只有春秋时代,才能造就“郁郁乎文哉”的文雅战争场面。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黄仁宇

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因为鲁国人无动于衷,齐国人也乖乖退回去等着没有进攻。

这是一个让我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情况。搁在后世,敌军攻过来了,你不动试试?你不动正好,敌人砍瓜切菜轻轻松松就斩获一大堆人头。

其实,并非鲁国人和齐国人愿意折腾,而是春秋时代的战争礼仪要求“不鼓不战”。

当时,诸侯之间打仗,必须提前通知对方,下好战书,约定交战时间和地点。等到打仗那一天,双方各自列好队形,各自听到鼓声发起进攻,不许搞欺诈诡计。直到分出胜负,鸣金收兵。

可见,当时的战争就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比拼的是台面上的实力,双方力求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较量。“出奇制胜”、“兵不厌诈”,在当时是“非礼”的表现,是被交战双方所唾弃的行为。

假若孙膑、白起、李牧再世,即使智谋超群,在春秋时代也很可能不受待见。

三、春秋战争礼的起源和基本形式

周代兴起,周公定“礼乐”、制“周礼”,上自军国大政,下至仪表装饰等等,乃至战争交兵,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战争礼的出现,受到三方面影响:

  • 1.战争礼直接源于社会上浓厚的尊崇“周礼”的社会氛围。大家打来打去,只是尚武的一种表现,两军对垒更多的是以一种雍容、平和的姿态去搏杀。
  • 2.当时的战争,参战人员大多都是贵族。他们自幼受到周礼的培养和熏陶,战争本身贯彻周礼也就为必然。
  • 3.列国贵族互通婚姻,彼此之间不是远亲、就是姻亲,血缘亲属关系势必对战争多少起到一些调节和缓和矛盾冲突的作用,让战争呈现出彬彬有礼的风度。

交战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战争礼”,是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