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读音(为什么中国拼音字母跟英文字母很相似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中国拼音字母跟英文字母很相似

为了让广大民众很容易的掌握汉字读音,以及和国际大多数国家间的文字桥梁沟通,新中国借鉴拉丁字母,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普通话注音。

之前民国时期也有汉字拼音方案,是韦氏拼音,主要以南方话的读音特点进行拼读方案确定!

在此之前还用过有中国特色的注音方案,用注音符号为汉字注音!这套注音符号,共39个,注音符号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注音符号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现今台湾还一直沿用注音符号和韦氏拼音方案。

汉字用拉丁化字母注音,起源于明末,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应用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拟订的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写了4篇文章,送给当时的制墨专家程君房, 由程君房编入所著墨谱《程氏墨苑》中。之后随着东西方的交往扩大,不断在此基础上出现一些改良的为汉字注音的拉丁化字母方案。这是东西方交流的必然结果。

明末西学已东渐,日本江户时代即兴起兰学,满清却一直在干什么

清朝兴起文字狱,万马齐喑,恐惧之下,文人不敢过问学问,所以兴起考据之学,也就是对古籍的研究,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等……可怜清朝文人满腹经纶,却只能皓首穷经在发霉的古籍之内,不能经世致用,严重脱离现实……

不过考据之学兴起于明朝中后期,在乾隆时进入极盛,清朝修四库全书,名为修书,实为毁书也,除了文字狱外,实在也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文化方面进无可进了,更何况读书人沉迷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以博取功名……而明朝的书院,自由讲学的风气也是一扫而空,各家讲学的盛况到了清朝就开始沉寂……

清政府除了文字狱和闭关锁国外,还有一个手段就是大力扶持程朱理学,称孔孟之后,“朱子(朱熹)之功,最为宏巨”,所以在官府带领下,文人很自觉的对陆王心学进行打压,甚至把明朝灭亡归结于王守仁的“致良知”和清谈误国……

因为程朱理学是外在的天理,规则,讲究压抑个体,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而王守仁的致良知,则是讲究个体内心对良知的判断,所谓良知,千人千面,标准却不同,能够培养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程朱理学有明确为奴的客观标准,更容易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青睐……

所以明朝末年很多文人不要脸的投清,不讲士大夫气节,被清朝视为心学之遗毒,他们就是认为心学没有明确的标准……

加上清朝有科举制度,文人保守倾向于维护传统和权威,而广大农民,不喜欢改变,对新生,和外来事物非常排斥,而心学没有权威和标准,讲究顺应时事而不断调整,这就让广大文人失去了兴趣……

后来进入中国的西学也是如此……受到清朝保守派的强烈排斥……

但是心学在日本却非常流行,而且待遇也和清朝截然相反……

先说说日本的情况,日本没有完全的闭关锁国,和荷兰一直有交往,兰学也一直在日本流行,所以日本人看到黑船,他们知道那就是蒸汽机……

日本将军对整个国家控制力较弱,大名和商人在日本都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力……日本当时工商业十分发达,城市人口多,识字率极高……这些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强……不像农业国家只对死板的事物感兴趣……

所以明朝大儒朱舜水去日本后,日本举国轰动,而王守仁的心学在日本也非常受欢迎,明治维新时,很多日本名人都是心学门徒,比如福泽谕吉,伊藤博文,东乡平八郎等等……

所谓心学,讲究经世致用,务求实际,其实这也是大儒朱舜水东渡日本后一直强调的……做人要知行合一,在不断的人情世故,或者经历各种事情中,磨炼自己的内心,了解宇宙大道,这才是真正的学问……

所以心学在清朝陷入湮没,而在日本却备受推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