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今非昔比的中国股市?央行降息对银行的影响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怎样看待今非昔比的中国股市

  背景:短短26个月 沪市从1000点跃上5000点
  从199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沪市走过了近18个年头。2007年的中国股市延续了2006年的大牛行情,在众多的犹豫、恐慌、质疑声中不断刷新着历史高点,上证综指也完成了从最初的96点到5000点的大步跨越。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从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最低998.22点到昨天(23日)站上5000点大关,其间只用了26个月的时间。
  ·从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最低998.22点到昨天(23日)站上5000点大关,其间只用了26个月的时间。
  ·自股改启动以来,沪深两市总市值从2005年7月28日的3万亿元起步,在两年多时间内,累计增长了约7倍。
  ·据统计,期间复权涨幅超过10倍的A股达124只,涨幅超过5倍的A股有456只。
  大盘凭啥站上5000点
  8月23日,上证指数毫无悬念地突破了5000点,此后股指继续一路上行。对于股市的强势行情,大家虽然有所预期,但5000点如此顺利地被突破,多少还是有点出人预料,毕竟现在的市场环境并不是很宽松的。那么,大盘凭什么能站上5000点呢?
  从2005年6月起逐步走出熊市的经过,相信投资者都是记忆犹新的,从那时一直到去年年底应该说基本上是演绎了一波恢复性的行情,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及深入则是行情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极大多数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市场也就自然地从靠制度变革上涨过渡到凭借其各种内生性的因素上涨。客观而言,今年的行情就是各种内生性因素不断起作用的结果,5000点的被突破,也是这种内生性因素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今年2月26日,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了3000点,此后虽然曾出现过幅度很大的调整,但就在不到一个月以后,股指就真正站稳了3000点,此后就一路向上。回过头看,当时市场之所以能走得这样强,一个很核心的因素在于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年初时很多人都在担心股票的估值是否过高,更有一些专家直言不讳地指责股市泡沫很大。可是到了3月份以后,这样的声音突然就小了起来。为什么?原来随着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公布,人们看到了其业绩的大幅增长。尽管从静态市盈率的角度来说,这些股票的确不便宜,但因为有高增长,如果用动态市盈率来分析,仍然有不低的投资价值。也因为这样,股市得以在整理之后持续走强。由于是大面积的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增长,特别是一些原本业绩不佳的公司此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现了增长的前景,因此当时的行情就发展为多数股票共同走高。当然,其中也不是没有不和谐之音的,譬如说某些题材股的过度炒作就很不理性。但不管怎么说,是业绩的增长导致股市站稳了3000点并在5月份攀上了4000点。
  现在来看,“5·30”暴跌虽然有其偶然性,但实事求是地说,当时很多股票的上涨是偏快的,已部分地超越了业绩增长所提供的想象空间。对于相当一批股票来说,调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仅在于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进行而已。“5·30”暴跌并没有摧毁牛市的基础,为什么?有两个原因,一是毕竟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的估值仍没到位(这些公司集中在大蓝筹板块中);二是随着通胀的预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股市,更多的资金为摆脱负利率而进入资本市场。于是就出现了基金发行火爆的局面,市场在蓝筹股不断上涨的推动下,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基本上收复了失地并再度展开上涨行情。很显然,5000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攻克的。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今年以来导致股市上涨的两个关键性内生因素———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以及社会资金大量流入股市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改变了,大盘的上涨动力也会受到削弱,强势行情难以维系。如果没有改变或者基本没有改变的话,股市还能上涨。上证指数虽然过了5000点,但投资者看多的心态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其真实的原因就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股市继续保持乐观应该是有理由的。换言之,5000点显然不是本轮牛市行情的终点。(桂浩明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加息和股市
  今年央行的第四次加息意味深长,从CPI数据看,加息在情理之中,但选择在周二晚上宣布加息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此次加息在存款和贷款增加幅度上的不同的确反映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的意图,也与新闻报道所说的一致———“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消息公布之后,股市的反应完全符合人们的“预期”———上涨,而且是大涨,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从过去的“利空”变成如今的“利多”。
  我们很理解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是,采取加息举措后,股市反而轻松地跃过5000点,天空依旧是那么的蓝。
  其实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加息之后,股市长期趋势会如何。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加息已导致国内贷款利率相比美欧日三大经济体而言处于高位,提高存款利息和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资本洼地”的效应,对国际债务资本、股权资本及居民储蓄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度增大,可以预计加息后外汇储备增速会快速增长,国内资产价格也会进一步膨胀。
  在上述看法的支持下,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5000点能轻轻地跃过而没遭遇惊心动魄的“激战”,为什么居民认购新基金的热情依然高涨。
  有一个说法蛮有启发,股市是涨得很高了,但如今能投资股市的人口也只不过6000万,与未来可投资股市的人口相比是多还是少,相信人们都会作出判断,为何房地产再度步入上升通道?相信也能从上述分析中找出答案。
  股市的快速上涨与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的快速增长都对目前股价产生了利好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越好,股市越是会上涨,这使我们的恐高情绪有所缓解。
  不管今后人们怎样看待现在的股市和我们的言论,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了这点认识就足够了。(文兴杰兴投资总经理)
  5000点:几家欢乐几家愁
  上证指数历经17年的艰难历程,历经上亿投资者和其亲友们的喜怒哀乐,终于站上了两年前想都不敢想的5000点。但在行情“梦圆”5000点的时候,出现不少异样。一是8月21日,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某报头版头条的通栏大标题是《大盘今天冲击5000点!》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标题后面斗大的“!”。同样是该媒体,8月24日头版头条的通栏标题是《5000点,大跨越!新起点!10000点已过前半程……》,投资者尤其是新股民看了肯定会非常激动,似乎财富就在眼前晃动,伸手可及。二是行情到了5000点后,不少老投资者开始相互打探:做得怎么样?赚了多少?“老滑头”们似乎开始产生“算账”的想法;三是,尽管行情已经“梦圆”5000点,但目前市场中没有任何投资者与分析师敢于对A股中长期行情看空,最谨慎的表述是“短期有震荡,中长期继续看好”;四是行情到达5000点之后,许多投资者的新预期不再是6000点或是8000点的具体目标,而是开始借用表达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五是当大盘将5000点踩在脚下之后,多家境外著名投行针对部分重点A股公司且大多是近期涨幅较大的热点股发布了降低投资评级的报告。
  指数到了5000点,不尽然都是喜气洋洋和心满意足,也有“苦不堪言”的。首先是尽管指数到了5000点,但还有近60%的股票没能达到“5·30”行情时的高度,牛市受套比熊市受套更痛苦啊!其次是面对5000点行情,专业分析师们有苦说不出,因为用遍所有的理性工具已经找不出潜力股,但客户们还是在硬逼着推荐股票,以至于部分分析师被“逼良为娼”,开始进行原来不屑一顾的技术分析和追捧题材与概念。更痛苦的则是基金经理,行情到达5000点之后,基金更加受宠而大卖,筹集了巨额资金后,受到契约的约束,必须迅速买股票,面对5000点行情和同业的竞争,买什么股票风险最低、潜在收益最高?逼得他们“白天直想哭,晚上做噩梦”。
  显然,行情“梦圆”5000点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各怀心思直挠头”。3000点附近的行情震荡过,4000点附近的行情也震荡过,5000点附近的行情会不会震荡?(陆水旗(阿琪)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牛市与大比例送转股
  “5·30”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