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幽默的打油诗(有哪些能反映现代生活的打油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有哪些能反映现代生活的打油诗

爱生活,爱幽默,爱打油诗,我是打油诗原创选手南宫寻欢,特为大家献上一波反应现代都市生活的打油诗,希望大家不吝赐赞,3Q!

如山

人生得意须尽欢,

吃喝玩乐不上班。

闹钟一惊梦醒了,

车贷房贷重如山。

而立

天生我材有何用?

工地搬砖都嫌重。

一事无成立不起,

三十年来如一梦。

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

先得定个小目标。

比如挣它一个亿,

动动嘴皮轻飘飘。


中年

大枣枸杞保温杯,

将军肚里藏余威。

聪明绝顶君莫笑,

会吃会喝还会吹。

发愁

山外青山楼外楼,

没房结婚真发愁。

多情总被无钱阻,

春色撩人不自由。


跳舞

身姿曼妙无人睹,

何不去跳广场舞?

踩着节拍踏着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套路

错把套路当深情,

满心欢喜踩陷坑。

别人笑我太天真,

我笑别人套路深。


装Bi

人是铁、范是钢,

一天不装憋得慌。

天打雷劈也不怕,

纵死犹闻侠骨香。


以上打油诗皆为南宫寻欢最近原创出品,饱含生活所遇、所思及所悟,不论哭过还是笑过,从未想逃,我享受这苦逼的人生。

痛并快乐着,因为我们有梦。

我是非著名写手南宫寻欢(南千寻),有缘再会^_^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文章有点长,不仅仅展现的是众多有趣的打油诗,主要还附加了打油诗的生动故事!)

趣谈打油诗,不能忘记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张打油。其《咏雪》:“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通俗易懂、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打油诗是一种俚俗诗体。其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通俗性,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

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打油诗深受大众喜爱。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语言大都运用俚俗口语,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上至饱学之士,下至黎民百姓均无阅读障碍,都能明白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人人均可“打油”。因此,千百年来它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

第一、开山鼻祖张打油的趣闻

众所周知,所谓“打油诗”就是张打油的诗。张打油到底写了多少诗,没有诗集留传,散见也很少。但他虽存诗不多,却因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影响不少,后代不论雅人、俗人皆有仿作。

张打油谓谁? 明代李开先《一笑散·张 打油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中唐时有一年的冬天,一位家居南阳的高官祭奠宗祠,见宗祠内大殿的墙壁上有这 样一首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 的使锹。

高官读罢,顿时大怒:“谁敢在我宗祠内写下如此这般拙劣的诗? 这岂不是侮辱我祖宗?”即下令缉拿写诗之人。属下通过查寻,遂将不远处张家村平日喜作这类诗的穷秀才张打油抓了来,问:“这诗是你写的吗?” 张打油回答:“是!”高官心想,既然是秀才,缘何写出这等歪诗? 心中存疑。为了判断确否为他所写,即以眼前安禄山兵困南阳事为题, 令他再作一首。张打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

有朝一 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一听,哄堂大笑。这位高官 不禁笑了起来,心想:确然为他所写!罢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诗体!便未给张打油治罪。 于是,张打油远近有名。这打油诗开始风行 起来,成为一种独立诗体,为他人和后人所摹写!

张打油和他的诗,民间流传很盛,很有影响,只因不受正统文人青睐,过去的文学史不曾提及。

第二、历史上搞笑、有趣的打油趣诗及其故事

  • (1)当年苏东坡得了个儿子,一时得意忘形,高兴之余写诗打趣: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另外,诗人苏东坡的《静坐》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 四十。

民间流传苏东坡和 儿媳之间的丑闻,有一首诗:

(苏)红罗帐中一琵琶, 想去弹它理由差;

(媳)公公想弹是情义,肥水未淌外 人家。

对苏东坡丝毫不留情面地揭老底,同时又多有回护,偏责其儿媳,其实读者对这种低俗的玩笑是不必当真的,看看一笑了之。

  • (2)大才子唐伯虎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为此他作诗以咏:

《开门七件事》

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 (3)明代县令徐九经.为官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惩恶肃贪。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以示他的为官宗旨,诗云::

头戴纱帽翅儿,当官不省劲儿,

平事儿我不管,专管不平事儿。

  • (4)张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安徽桐城人。其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姓为邻。一次.吴家修房越界.张家与吴家为界墙争执不休。张家遂驰书赴京,要张英出面干涉。可是,张英并未干预,只是寄回一首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见诗明理,撤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亦让三尺。互让之地,后人称为六尺巷。

  • (5)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自幼目睹鸦片之害.遂在25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