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不一样么?羁縻统治区到底算不算领土为何在清朝可以算而其他朝代就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不一样么

无论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还是同进士出身,都属于正牌的进士,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简单说,即便是最后一名的同进士出身,也是经过会试录取的贡士,然后经过殿试进行重新排名后产生的。如果在会试中没有考中贡士,是没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了……

何谓进士及第

以清朝为例,所谓进士及第,指的是殿试前三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在殿试过后,只有前三名才能被赐进士及第,其他人都没份,第四名也不行!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不需要参加二次选拔、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和翰林院编修之职,通常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何谓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同样以清朝为例,赐进士出身通常授予殿试进入二甲的贡士,一般为前五十名。殿试排名在五十名之后的贡士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说白了,所谓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仅仅是殿试的排名而已,并没有本质区别。根本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没有考中进士或者进士落榜后像乡试副榜贡生那样补录的。

在分配方面,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者之间的区别也不是太大。殿试结束后,有关部门会在二甲和三甲进士中挑选一部分人进入翰林院镀金、授翰林院庶吉士。镀金培训期一般为三年,三年后考核、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担任检讨,又叫“留馆”。其他人则被分派六部、在京其他衙门或者委以外差、如六部主事、御史、知县等。而没能进入翰林院镀金的二甲、三甲进士则会被直接分派六部、在京其他衙门或者委以外差。这其中虽然殿试排名靠前的略微沾点光,但区别并没有那么悬殊,有不少三甲进士的去处甚至比二甲进士好。当然,这个就要看个人的社会活动能力了……

综上所述,所谓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属于正牌进士!区别仅仅是殿试的排名不同罢了。进士及第是前三名、进士出身是前五十名,剩下的都是同进士出身。但不管是那种,都必须通过会试取得贡士身份,否则一切免谈!

中国古代的殿试实行等额录取,并不是淘汰制。换言之,只要在会试中考取了贡士资格,就一定会成为进士,殿试只是对贡士的重新排名而已。换言之,即便你会试考中了会元,殿试时也可能沦为二甲或三甲。反之,即便你会试是倒数,殿试时也可能会成为一甲。一者看你殿试时的发挥,二者则是看皇帝的好恶。晚清的刘春霖是如何成为一甲第一名状元的?就是因为名字好听——春霖,最后被慈禧太后直接点为了状元!而那位原拟一甲第一名的贡士,只能往刘春霖之后排了。

羁縻统治区到底算不算领土为何在清朝可以算而其他朝代就不行

想知道羁縻区是不是领土,就首先搞清楚羁縻统治区是什么意思,而羁縻区最多的是唐朝。

以唐朝为例,唐朝的羁縻区多设置在少数民族地区,羁是指马的笼头,縻指牛的鼻绳,所谓羁縻,就是不按郡县设置,而保留大部分当地治理传统的一种制度,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就是指要像控制牛马一样地控制夷狄,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只要定期向朝廷上贡表示臣服外,其他事项都有其沿袭旧制自行决定,这种高度自治的羁縻制度弥补了唐朝政府控制力不足的问题,以最小的成本换取了边疆的安定。

羁縻统治区,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没有在某地设有一兵一卒,但是当地的统治者却来给朝廷进贡,皇帝象征性的封个官,受封者山呼万岁,皇帝就认为他和他的子民是皇帝的子民了,还很自然的认为他的地就是朝廷的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但是羁縻区有时候会老实朝贡,也有时候就会断贡和叛乱,乱不乱,全看他们自己心意。

明朝的乌司藏,奴尔干都司亦是如此。

那到底羁縻区算不算领土,这不好说,这个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你说不算吧,但是那个地区的统治者却跑来给朝廷进贡,还接受朝廷册封。

你说算吧,但是朝廷在当地没有一兵一卒,当地主事之人也不是自己人,而且天高皇帝远,朝廷除了能册封当地首领和接受当地首领朝贡外,却管不了当地其他的一草一木。

清朝,从古代跨到了近代,靠着多个条约确定了版图,没有所谓的羁縻区,都是实打实的领土。

清朝在东北有三大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外蒙古有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有伊犁将军,这些将军大多时候都是满蒙宗亲以及清帝最为信任的大臣担任,且在当地屯有驻军,而且这些将军还能节制其他地区的都统,以及参赞大臣。

这些将军的职责都有什么呢。

以伊犁将军为例:伊犁将军有统率驻军、考察官吏、屯田置牧、组织生产、核征赋税、巡边守土等职能,这些职责可都是实权啊。

清朝在西藏设有驻藏大臣,青海设有西宁办事大臣,那这两个大臣的职责是什么呢?是不是光有一个大臣就完事了?

以驻藏大臣为例,乾隆五十八年,福康安会同各方面人士制定了全面管理西藏的章程和实施细则,即《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计102条,藏文文本归纳为29条,包括镇抚、职掌、番目、番营、马政、贸易、钱法、租赋、差役、边防等纲目,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并对其职权作了明确规定,此后遂成定制。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章程明确规定:政治上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宗教监管上规定达赖、班禅及以下高僧活佛的转世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亲往监同抽掣”;行政人事上噶伦及以下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拣选”;外交上集权于中央,由驻藏大臣负责处理;军事上规定每年由驻藏大臣“巡视边界,操阅番兵”,奖优罚劣;财政上驻藏大臣严格管理财税,监制钱币,合理摊派租税徭役等等。

驻藏大臣总揽了西藏地方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司法、外交等一切重要政事权力,从而使其权限达到了最高地步,代表着清廷直接管理着西藏。

而且并不是只派个驻藏大臣就完事了,还屯有驻军,《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第四条规定:设3000名正规军队:前后藏各驻1000名,江孜驻500名,定日驻500名,前藏代本由 驻拉萨游击统辖,日喀则、江孜、定日各地代本,由日喀则都司统辖。

清朝在传统的汉地十八省则是延用了元朝的行省制,派总督,巡抚前去就任履职。

清朝在版图各处都有自己人担任的主官大将,管理着当地的一切军政要务,且还屯有驻军,都是实打实的领土,没有那些所谓的册个封就一了百了的羁縻区。

要硬说清朝有羁縻区的话,那就是清朝曾经册封过的越南,缅甸,哈萨克等地了。

且要是硬说羁縻区也算领土的话,那清朝版图就不是上面那张图了,而是下面这张,老外所画的清朝地图了。

合我胃口的书会让我饶有兴致读下去,不合胃口的书再怎么也读不下去,你们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都会遇到,喜欢的就不用说,会一口气的读下去,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吸引着,书就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书,再怎么努力也毫无兴趣,这个与年龄和经历有关,有的人在年轻时对枯燥乏味的哲学、白话文等书籍,都没有任何心情去摸书本,更谈不上读下去的兴趣,但随着岁月的增加,生活阅历的积累,对这些书籍慢慢产生好奇心,就开始有读下去的兴趣了。

因此,有些喜好是逐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