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女生,一篇仅300多字的作文,却令全班同学感动到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说到孩子写作文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会面露愁色。孩子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搜索枯肠一个小时,也写不出一个字。

好不容易写下了一篇文章,读起来却像流水账一样,没有什么味道。

还有的孩子干脆开始胡编乱造,前后矛盾的内容让人啼笑皆非。

对于这些问题,有的家长也能够理解,说孩子毕竟年纪小,没有什么生活经历,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写不出生动的语言,也是情有可原。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篇作文,它出自一位五年级小学女生之手,全文只有300多个字,语言非常平实、简单,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五年级女生的作文,把全班同学都感动哭了

文章的标题是《老太,我想对你说》。“老太”是孩子爷爷的妈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奶奶。因为孩子和太奶奶非常亲近。才会亲切地称呼她为“老太”。

在这篇文章中,孩子仅用了一个事例,就让我们看到了太奶奶对她最为朴素和深沉的爱意。

太奶奶有5个孩子,平时收到孩子们孝敬的好吃的,她总是舍不得吃上一口。

这并不是因为太奶奶小气,而是因为她心中牵挂着曾孙女,只要自己有一点点好东西,都要留给最心爱的孩子。

等孩子来看望太奶奶的时候,太奶奶像献宝一样把这些好吃的都拿了出来,可孩子却发现,这些食品早已过期了。

展开全文

作为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孩子还没有掌握太多的写作技巧,完全是出于本能,原原本本描述着自己真实的见闻,发表着自己的感想。

在她看来,那些食品虽然已经过期了,但太奶奶的爱却永远都不会过期。

孝顺的孩子一心想为太奶奶做些什么,可惜她还太小,还没有能力去孝敬太奶奶,于是她只能安慰自己,让自己快点长大,好好地回报太奶奶的宠爱。

可令人悲伤的是,太奶奶年事已高,还来不及看到孩子长大,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孩子的记忆中,至今还保留着太奶奶的“味道”,那美味的蛋花汤和糯米糍,都被封存在了记忆之中。

一句“老太,我想您了”,是孩子最真心的呼唤,读来让人泪湿眼眶。

孩子写下这篇作文后,曾经在班里对着同学们朗读。班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和家里的老人感情很深,他们不禁被这篇文章深深打动,十九名同学全都感动哭了,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同学们哄好。

从这也能看出,文字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一篇饱含着真情实感的文章,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不需要讲究什么精妙的结构、逻辑,却能够深深敲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其中,想到自己的经历,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写出好作文并不难,家长不妨从两点引导孩子

从这篇小小的作文。我们也会发现,写出一篇好作文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是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是“真”。

所谓“真”,就是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写真实的人物、事例、经历,这样的写作素材孩子是最熟悉的,也是最有发挥余地的。

相反,如果脱离实际,去生搬硬套一些虚构的东西,写出的文章就会“假大空”,还有可能错漏百出。

事实上,在孩子的身边,有着很多可以被利用的作文素材。可惜的是,孩子还没有学会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家长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提醒,才会让孩子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因此,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提醒他观察周围的环境、植物、建筑物、行人等等,找出各自的特点。

再比如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趣事。也可以提醒孩子注意思考,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写作的着眼点。四年级作文训练中有一个题目是《生活万花筒》,如果孩子平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对于这样的题目,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第二是“情”。

所谓“情”,就是要在简单的文字中融入真情实感,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像这位五年级女生的作文,就表达了自己对太奶奶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这些情感因为完全发自内心,所以特别能够让人受到触动。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一方面是要让孩子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体会喜悦、哀愁、激动、兴奋、沮丧、愤怒等种种情感的区别,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它们。

另一方面是要让孩子避免空洞的“煽情”,而是要从细节描写中,仿佛不经意地将情感透露出来,这样文章才会逐渐触及人们的心灵。

对于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问题,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留下宝贵的意见,和我一起讨论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