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快门速度对照片的影响有多大?快门的工作原理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不同的快门速度对照片的影响有多大

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构成了摄影重要的三要素,不同的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的成败,原因如下:

一、弄清快门速度和照片的关系。

假如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低,照片越亮,直至过曝;快门速度越高,照片越暗,直至欠曝。

二、弄清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关系。

假若快门速度不变,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晚。

三、高速快门和低速快门的作用。

高速快门,用来凝固拍摄主体瞬间的精彩如拍摄飞鸟、水滴等运动的物体;慢门1/30秒以上,用来虚化拍摄主体,如像丝像雾如绸缎的水流,拍摄主体的移动轨迹等。

四、快门速度掌控的原则。

拍摄活动中,保证拍摄主体清楚,准确对焦的同时,要保证其快门速度大于或等于安全快门,安全快门是光圈10倍的倒数,倒如光圈为F6,那么快门速度则为1/60秒。低于这个快门速度,容易糊片或过曝。

当然,慢门拍摄时的情况除外,慢门拍摄有特殊的要求。

快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照相透镜组中,用于控制光线通过时间的装置叫快门。

快门有自动式快门(自落式,钟摆式),气动式,旋转式,往复式简易快门,斜臂式,帘幕中心式,电磁式和电子式等。

上属快门的工作原理,都是运用机械,杠杆,力矩转动和重力,自由落体,弹簧的张力,气压力等要素组合成的快速闪动快门,以达到快速曝光拍照摄影目的。

现代科学还制成了电磁快门和自动电子快门。运用的是电磁力和检流计指针吸动拨动快门叶片,转轴转动叶片实现曝光快速拍照。电子自动快门,可以不调光圈,快门光圈联动实现快拍。

快门原理构造,可以通过《照相机使用与维修》培训班具体学习。

请问相机的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有什么区别

首先,全局快门并不是电子快门,这是不同的概念。Shutter按照触发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快门和全局快门,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全局快门和卷帘快门,因此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其次,电子快门目前还无法做到完全取代机械快门。电子快门的优点是,由于不受机械结构的限制,快门速度高,无振动,稳定性好。缺点有,第一,按照结构来说,机械快门可以在开闭过程中完成光电转换,而电子快门的要求就比较麻烦了:首先要保证快门速度精确,其次要保证在无限接近于快门开启的最后那个时间点完成读取感光数据,从复杂性来说更高;第二,在读取光电二极管感光强度过程中,也就是曝光过程中,由于采用电子快门的机型的传感器仍继续接受光照,因此会一定程度影响成像,尤其在长曝光中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三,电子卷帘快门的读取速度仍然太慢,无法彻底的替代机械快门,这点在高速闪光同步上可见一斑。目前不少相机采用机械电子混合快门,这也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做法。

最后讲讲全局快门。全局快门的原理传感器的所有像素点同时收集光线,同时曝光。最简单的例子,CCD就是全局快门工作方式。而卷帘快门顾名思义就是快门从上到下依次如卷帘般闭合,逐行扫描进行曝光。全局快门相对于卷帘快门的优势来说,就是可以避免果冻效应和斜坡现象。这也是全局快门经常在专业摄像机中应用的原因。

索尼大法好,索尼的一块12MP的135全幅CMOS支持了电子全局快门,很可能在A7s或者MA口的旗舰机上采用。为什么特意提到这个呢,因为CMOS是逐行扫描曝光,像素曝光有先后顺序,它实现全局快门唯一方式就是在每个像素边加一个“电荷存储器”(实际就是控制曝光的开关),也就是先把电荷存储起来,然后集体控制曝光时间,进行曝光。目前看来佳能应该也是解决了这个难题,准备采用相同的技术。

相机的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我认为电子快门是用线圈与电容来控制帘幕行走的速度与缝隙的,机械快门是老式相机所采用的它的结构齿轮弹簧等精密零件,不用电池。现在的单反都说是机械快门就是过去的电子快门吧。现在的电子快门应该把快门去掉更确切应为电子开关,开关时间的长短为暴光时间。

小白不懂快门,快门该怎样调整

快门,是一个控制进入照相机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就是通过时间的长短来控制照片的曝光量,该怎样调整?建议如下:

(摄影/夏雪)

1、如何设置快门?

  • 快门优先模式设置:相机使用快门优先模式(S/Tv)时,可以手动设置自己需要的快门速度,比如1秒、1/50秒、1/250秒、1/1000秒等,由测光系统自动配置光圈。

  • 手动模式快门设置:当相机使用手动模式(M)时,必须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同时手动设置光圈大小,以获得准确的曝光。

  • B门模式设置:B门模式是相机的长时间曝光模式,进入菜单选择,根据自己的拍摄要求设置时间长短,比如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等,大多用于星空、星轨、夜景等题材的拍摄。

  • 自拍模式设置:相机的自拍装置,一般等待时间有2秒、5秒、10秒,可自行选择。

(摄影/夏雪)

2、快门速度如何应用?

  • 安全速度:平时手持拍摄时,大多要采用快门安全速度,安全速度为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焦距的镜头,速度不宜低于1/50秒,200MM焦距的镜头,速度不宜低于1/250秒,余此类推。

  • 高速快门:大多用于凝固快速运动的物体,如汽车、赛马、飞行中的鸟、飞溅的水花等,快门速度一般要达到1/500秒以上,才能保证图像清晰锐利。

  • 低速快门:大多用于拍摄运动物体的动感和流水的丝滑状态,一般在几十分之一秒至几秒都有。低速快门在表现动感时,要注意掌握好虚与实的关系,确定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

(摄影/夏雪)

以上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谢谢!(图文原创/夏雪视觉)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有人说摄影爱好者的快门就是用来“浪费”的,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种浪费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吧。如果在刚开始接触摄影时,我认为这种快门是用来“浪费”的说法确实没有问题,因为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刚刚接触摄影的朋友们,拿起相机,没有目的的拍摄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

买回来相机,心里很兴奋,见什么拍什么,毫无章法。自己拍摄了一大堆烂片,导入到电脑上去看,刚开始会沾沾自喜,也不存在什么审美,只是觉得自己也能拍照了,挺高兴的。这就是第一个阶段的表现,快门不值钱啊,出去一趟就拼命的按。

等到拍摄的时间久了,别人拍摄的好照片也看的多了,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觉得自己这样乱拍一气根本不行,拍出来的照片也都上不了台面,就是一堆废片。于是就开始学习别人的拍照方法,研究各种参数。学到一点新知识后,就会自己跑出去模仿拍摄,在这个阶段,快门按动次数就明显下降了,因为自己明白,应该先思考,想明白了再去拍摄。这是我的第二个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自己拍摄水平也在一点一滴的成长,现在基本上就不会犯前面的错误了。看到某个场景,想要拍摄下来,一定是在脑中先构思,考虑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