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的寓意(冬至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冬至吃汤圆有什么寓意吗

冬至日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象征家庭和睦。

冬至也就是阳历的12月22日前后,人们俗称的数九,长至节都是它。而冬至又是二十四节气里面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时间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代。那个时候,人们就用土圭观测太阳运行轨迹,测定出了冬至节。

一、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在南方,冬至这天一般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而冬至吃汤圆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据史料上面记载,明清时候,人们在冬至这天要做“粉圆”或者又叫“做粉糯米为丸”,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汤圆。而汤圆做好了之后,首先要祭祀祖先,然后才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又叫“添岁”,因此民间又有吃了汤圆大一岁这个说法。

 

二、汤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我们都知道汤圆是由糯米做成的,非常有粘性,而且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比较弱,或者是老年人来讲,就不宜多吃,否则有可能导致胃胀气,或者消化不良等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急性肠胃炎等其他病症。

三、冬至的其他传统食物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在冬至这一天都吃汤圆,比如在北方更习惯吃饺子。也因此有一句俗语说,不吃饺子,冻掉耳朵。

而现在,南北方人口相互流动,文化习俗也互相影响,在南方很多地区也开始流行吃饺子。但不论吃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度过一个温暖的冬至节。

除了饺子和汤圆之外,一些地方还有吃冬至肉的习俗。在过去,人们生活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富裕,很少吃到肉,北到了过年过节,也意味着可以加菜加肉,因此现在有很多地方也依然保留了这个传统。比如对广东人来讲,烧腊就是冬至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寓意着美好的生活,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鸿运当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这样一些节气和传统习俗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不仅让生活增添了一分仪式感,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冬至吃汤圆是代表什么

冬至吃汤圆是代表“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在有的地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也有的地方是吃汤圆,地区的不一样导致食俗也是不一样。冬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领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在冬至这一天,为什么会有吃汤圆这一习俗

冬天已经达到了冬天最冷的时间冬至,这一时节南方会吃汤圆,北方吃饺子,那么为什么在冬至这一天南方会有吃汤圆的这一习俗呢,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各地都各有不同,一般冬至时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饺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在冬至这一天留下的药品,救助了很多病人,还有人说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主要因为就是汤圆有团圆、圆满的意思,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在这一天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句,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汤圆,意思就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团圆,祭拜祖先,那么在冬至这一天为什么会有吃汤圆这一习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历史文化问题,在我国古代南方就一直在冬至这一天准备汤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冬至这一天团团圆圆,基本上北方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饺子,毕竟北方吃饺子的习俗来自于我们的医圣张仲景,除此之外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的习俗与古老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古人认为冬至后白昼时间更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的时候就会庆祝这个日子,在冬至这一天准备好各种食材来制作汤圆,能够让自己在明年或者今后的生活当中更加圆满,家庭团圆,所以说冬至这一天吃汤圆的习俗,主要目的就是吃汤圆的寓意,能够让家人们找到家的温暖。而且冬至这一天可以说是冬天最冷的一天,度过这一天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回暖,人们在这一天吃汤圆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度过了苦难的日子,希望今后的日子更加圆满,更加甜美,所以说人们在这一天才会吃汤圆,根据史料记载,冬至这一天吃汤圆的意思是吃完之后就长了一岁。

为什么要冬至要吃汤圆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冬至又称为冬节、亚岁,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有着北方吃馄饨和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那么,你知道冬至为什么吃汤圆吗?冬至吃汤圆的真正起源又是什么呢?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吃“冬至汤圆” 为何长一岁?

据史料记载,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吃汤圆 御寒滋补又润肺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