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与永恒的生命——记中国盲人编程第一人、《永德读屏软件》开发者 王永德先生-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短暂与永恒的生命——记中国盲人编程编程书籍。记忆中除了《FoxBASE》,还有一本是《Turbo C 2.0》,那是一门应用广泛的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 。编程代码都是英文的,这个时候,他扎实的英语功底就看出作用了。永德看代码很快、理解能力非常强。他把代码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在文本编辑器里写出来,在拷贝到编译器里编译、生成。

2002年永德先生在接受中央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的采访时曾说过,“自己刚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其实非常多。经常遇到比如电脑没声了,而周围又没有人能帮忙的情况。这时候就得自己反复试,反复弄,当时也很急躁,只能自己到处碰,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关机,再重新开。”而每当解决了一个小问题,或者攻克了一个难关,他就非常开心,双手放在身体前相握,笑眯眯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就这样,只用了半年时间,在1997年10月份,他的《永德数据库》就研发出来了。《永德数据库》简单实用。可以自己创建字段,例如字段名称、字段类型、日期、长度等等。设置完成后,可以对字段内容进行添加。当然,更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计算、修改等等工作。这个时候永德的盲校工作,除了批改作业需要人工,记录和统计都变得非常之轻松了。1998年,永德把他的这款数据库软件推荐给海德里盲校福州分校的校长夏荣强先生。夏校长看到后非常欣赏,提出可以向全校的师生推广,让盲人通过电脑,使用这款盲用的《永德数据库》记录通讯录、地址电话、按摩病历等等内容。夏校长还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需求,让永德给海德里盲校福州分校研发了一套用于学校归纳管理学生档案资料、记录统计学生成绩以及其他管理功能的数据库。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

而永德先生他自己,既是软件的开发者,也是使用者。他更清楚软件功能如何设计最方便,最适合盲人。由于海德里盲校老师的特殊身份,以及数据库的问世,让他通过信件或者电话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的盲人朋友。他对盲人群体有种亲切感,觉得自己应该在编程方面学有所成之后,可以帮到更多的盲人,让他们都能用上电脑,这对他们是最大的帮助,因为电脑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盲人的个人能力,提高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竞争力。人们常提到盲人和明眼人的距离,而永德先生觉得当时来说对盲人帮助最大、最能缩小距离的恰恰就是电脑。

关于永德数据库的开发,今天就说到这儿了。感谢庆远先生与我一起回忆认识永德、并与永德先生一起交流电脑和编程的故事。下一期会与大家分享王永德开发《永德读屏软件》的故事。谢谢收听,我们下期见。

《短暂与永恒的生命》

——记中国盲人编程内容。于是,他买了一台扫描仪,专门请了一个年轻人帮他扫描从书店买回来的编程书籍,扫描并且校对文字,保存成文档。这样,每天上午他在家自己学习编程,看代码、写代码。下午,他去按摩店按摩,而他请的年轻人在他家用他的电脑扫描、校对那些厚厚的、几百页的编程书籍,保存成文档,待永德先生下班回来以后继续学习。据帮他扫描的年轻人回忆,当时为了保证准确率,扫描的时候,每扫描一页书都要把书尽可能压平,扫描校对的工作必须仔细认真,以免因为错误的文档带给永德不必要的出错机率。所以每天扫描、校对的书籍大概也就是20-30页。这些内容,永德晚上9点钟下班回家后,开始听读,听到凌晨12点,基本就读完了。的C语言书籍,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呢?那些枯燥的代码、晦涩的语法、还有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阅读的音库……试问,有多少视力健全的人能够坚持?如果不是20年的英文学习功底,他做不到;如果不是对电脑的痴迷,他做不到;如果不是对学习编程的浓厚兴趣,他做不到;如果不是对研发读屏的持之以恒,他做不到;如果不是对让盲人正常操作电脑的热切期盼,他做不到;而这些如果,永德先生都做到了!所以,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9年底,他的《永德读屏软件1.0版》正式面世。2000年2月,永德先生的《永德读屏软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享有该软件的著作权。

这是国内新篇章!成为中国信息无障碍建设的一座新里程碑!

让我们为他鼓掌、为他喝彩!

由于有了《永德读屏软件》,永德先生的生活突然变的丰富了。每天早上起来,就坐在电脑前学习、写代码、给海德里盲校的学生批复作业、与他认识的盲人朋友通过电话或者信件沟通;下午去按摩店打工;晚上回来,继续看代码学习编程……日子过的简单而充实。而在当时与永德先生联系的盲人朋友中,大多都是当地盲人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会在与永德先生的交流中,交互很多有用的信息。

于是,为了更好的接触前沿科技,了解更多的视障资讯。2001年,永德先生卖掉了家里的房产,举家南迁,定居广州,开始了他看似简单、实则艰辛的创业历程。

《短暂与永恒的生命》

——记中国盲人编程中转站”,提供如“搜索引擎”、“音乐频道”、“新闻频道”等分转链接;开设了“W88广播站”,专门刊登盲人朋友自己录制的音频文件,包括歌曲、朗诵、乐器演奏等优质节目;开设了“W88论坛”,论坛设置了不同风格的版块,我记忆中,大概有“电脑交流”、“软件推荐”、“医学”、“文体沙龙”,当然还有一个七嘴八舌的版块让大家畅所欲言。我们文质彬彬的永德先生,在论坛上注册的名字居然是叫“乱弹琴”,他偶尔会参与到网友的讨论中!现在想想,那一段在论坛上辩论的日子还是很刺激的!有的话题是“真理越辩越明”,有的话题也真是“歪理越辩越扯”啊!

永德盲人网还开设了“经验交流”栏目,专门刊登盲人朋友们自己写的操作电脑的经验文章,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栏目。盲人电脑高手们在操作就设置成永德盲人网,而打开网站首页的那一句“欢迎您访问永德盲人网”,一直延用至今。同时,用户们也非常乐于将自己在操作电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永德先生沟通。我记忆中比较深的一件事,就是当时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一位叫云峰的小伙子,与永德先生说,读屏软件挪动真鼠标指针的功能,即小键盘0+4、6、2、8键的功能,可以应用于QQ的头像查找,点击以后,就可以激活QQ的聊天界面,从而实现与正常人一样操作QQ。而聊天的对象,如果是陌生的网友,对方也就不会知道自己是盲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互联网上,查找陌生的QQ号交网友,与之聊天,这是当年很多网民的兴趣爱好。而盲人朋友借助读屏软件一样可以做!互联网没有遗弃盲人!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沟通。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情,盲人朋友们通过电话或者Email与永德先生交流、咨询,然后永德先生将这些交流内容反复推敲,从而研发出新功能,将软件不断升级。

2002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叫“碧聊”的网站。这个网站是一个可以由个人出资租用房间,全语音网络聊天的网站,当时在互联网上很是火爆。碧聊上有成千上万个不同风格的语音聊天室。我们的永德先生,也开设了一个,取名为“W88语音聊天室”(后更名为“爱盲互联语音聊天室”)。 开了聊天室,刚开始的时候,盲人不知道话筒是否到了自己这里。最初,盲人朋友只能在屏幕打字999,表示想要麦克发言,聊天室需要靠视力健全的人,做主持人提醒并且递麦给发言者。这一点,非常不方便,聊起来也不过瘾。没多久,大家发现可以用读屏手工切换到拿麦人的名单,知道是谁在发言,这就有意思多了。碧聊是可以自己装修房间的,也就是说可以自行修改脚本,不同房间有不同房间的风格。于是,我们修改了w88语音聊天室的脚本,将“要麦”,“递麦”,“收麦”,“献花”等功能,增加了快捷键,这样,就可以由盲人来做管理员了!于是,我们的W88语音聊天室,成为全网设计大赛”。本次大赛旨在吸引社会各界对盲人信息产业的关注,并给在信息技术领域艰难跋涉的盲人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技能的机会;同时借此活动,鼓励盲人从不同方面学习技术,加强自己的能力与经验,并进而藉由各地盲人组织带动盲人和相关团体设置相关课程,促进信息技术在盲人中的应用,寻找新的适合盲人的就业之路。

永德先生和他的《永德读屏软件》,经过层层选拔,作为广东省的参赛作品,去北京参加最终的决赛。

大赛经过全国各省市的层层选拔,经过初赛、复赛的评选,共评出盲人软件组6人、盲人网页设计组6人及明眼人软件设计组3人,共15位选手共同赴京参加决赛。其中,参加盲人组比赛的12位选手中,除两位选手是低视力无需借助读屏软件操作电脑外,其他10人均是永德读屏软件的用户。

大赛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选手及作品。永德先生和他的《永德读屏软件》,获颁《特别贡献奖》。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穿正式的选手服,于2006年11月2日,在新篇章。这一份价值,将是永恒的!

关于他的功绩,我在此处不再过多评价。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王永德。

他,从未走远,我们必会再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