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讲的是谁的故事(手不释卷主要讲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手不释卷主要讲了什么

  手不释卷主要讲的是:吕蒙小时候因为没有钱读书,后来长大后当上了将军,吕蒙虽然作战非常厉害,但是却不识字,目不识丁。后来孙权鼓励吕蒙读书,吕蒙抓紧时间学习《左传》、《孙子》、《史记》等史记,没过多久,吕蒙说话就可以引经据典,改变了别人对他“吴下阿蒙”的称呼。

  手不释卷,汉语成语,如今用来形容书本不离手,勤奋好学的模样。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常与“笔不停挥”连用。

   例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爱书如命、韦编三绝、悬梁刺股。

   反义词: 无心向学、一暴十寒、不学无术。

手不释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吕蒙、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手不释卷”的原义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

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