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民伐罪什么意思(仙人献果,玉女登梯,凤凰晒翅为什么古代起刑罚的名字都要起的有一点文艺不应该很害怕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仙人献果,玉女登梯,凤凰晒翅为什么古代起刑罚的名字都要起的有一点文艺不应该很害怕

话说自有文字之日起,老祖先便尽其所能将文字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任务事物除了凡夫俗子口中的俗语之外,还要再给予一个“高雅”些的名字。例如大便这种秽物,不叫屎,而叫“夜香”;跑肚拉稀叫“出宫”;放了个屁,叫“出虚宫”;羞羞之事叫“云雨”,总之例如这种既高雅又文艺的称呼数不胜数,据说古代皇宫还有一套专门用于皇族的词汇,可说是“华美至极”。

既然连秽物都有高大上的名词,那么刑罚亦是如此,其中有“仙人献果”,“玉女登梯”,“凤凰展翅”之刑。乍一听起,这三个名字实在好听,让人实在难以与残酷的酷刑联系到一起。却不知,名字虽好,实则十分恶毒。有多恶?且听我说。

何为“仙人献果”?

此刑又名“仙猴献桃”,举凡“献”字,一般会让人联想到“进献”“贡献”。古代之时,若要将物品献于他人,一定要双手高举,捧到对方面前,对方接过去,这样才算献完。

仙人献果亦是如此,只不过你“献”,对方却不接受。相传这个刑罚源自大周女皇武则天执政之时,时有酷吏来俊臣,专门研究此刑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宫娥彩女,太监,御厨,御医等宫中之人。当然,亦可用于犯人身上。

刑具相当简单,只需将碎石瓦砾堆砌地上,让受刑之人跪在上面,双臂上扬高举,托起一个大托盘,托盘上放有重物。而后问话,若是回答含糊,便再加重物。上面越重,下面就越吃力。可想而知,跪在碎石瓦砾上的迎面骨会受到何种痛楚。而上面高举的托盘却不能放下,若是放下,就要遭受更重的惩罚。时间久了,双肩吃力过重必然脱臼。

好一个“仙人献果”,足以让人生不如死。直到晚清之时,此刑依旧在宫中盛行,可谓流传甚广。

那“玉女登梯”又是何物呢?

这个名字忒是好听,玉女二字不禁让人联想起楚楚动人的美女,美女登梯实在好看。然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名字好听罢了。

相传此刑同样出自武则天时期来俊臣所创,但也有说法是唐玄宗时期监察御史李全交所创。此刑极为奇特,完全可以申请专利了。既然其中有“玉女”二字,自然受刑之人皆为女子,若是男人,估计要叫“汉子登梯”了。

施刑之前,剥去周身衣物,通体赤光,而后将绳索打成活结套在犯人脖颈之上,在犯人前方是个梯子或是大斜坡,下面有削尖的竹子或木橛子,行刑者驱赶犯人向上爬,而后拉动绳索,力度随之加大,随着距离变远,绳结就会越来越紧,犯人因脖颈被越勒越紧而异常痛苦,但却不敢往下跳。若是犯人受刑不过往下跳,下面的尖竹或木橛就会将其穿个“透心凉”。

此刑对于观刑者可谓“美色尽收眼底”,而受刑者则是羞辱不堪。

说过以上两种刑,那“凤凰展翅”又是何物?

相传此刑发明者为武则天手下酷吏索元礼,其拿手好戏便是这“凤凰展翅”。此刑只需将犯人手足绑上短木,而后如扭绞绳索般,扭动双臂,不断加大力度。问你招还是不招,若不招,力度便不断加大。此时犯人双臂展开,因痛苦而不断抖动身体,在观刑者眼中十分滑稽,好似欲飞之状,因而取名“凤凰展翅”。最终,受刑者会因双臂被生生扭断而落下终身残疾。

有人或许会说,既然如此痛苦,还毫无尊严,我何不咬舌自尽。你以为真这么简单,你有一招,对方就有一万招可以破解。想死,哪有这么简单!

为何古代起义的皇帝都要给自己找个神化的出身背景

道理咱们都懂,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一段美好的传说、一段离奇的经历,就意味着一个吉兆。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每个起义的都会找吉兆,也不意味着每一个找神化出身的都是起义的皇帝,这个倒不是划等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在史书中就没有这种神化的出身,只是留下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类流传至今的励志名言。

谁开始搞出这一套的呢?

当然,上古年间,这类事儿还是挺多的,比如商的始祖契出生时,就是“简狄行浴,见玄鸟墮其卵,吞之而孕、生契”的传说。不过真说起来,流传最广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那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他那两段“历史”都挺有名的:

一个是他的老娘怀他的时候,曾经在野外桥边睡着了,梦见神仙与之相遇,刘邦的老爹看见的却是一条蛟龙盘在刘邦老娘的身上,接下来刘邦老娘就怀孕了,随后生下了刘邦。

另一段就是刘邦“赤帝斩白蛇”的传说了。刘邦流亡芒砀上之时,路遇巨蛇拦路,别人怕得都不敢上前,刘邦浑不吝地一剑斩杀巨蛇,随后扬长而去。等其他人再过来的时候,刘邦不见了,却见一老妪抱着巨蛇痛哭,他们忙上前问话,却听老妪答道:“我儿乃白帝之子,今为赤帝之子所杀。”从此以后,便有了“赤帝斩白蛇”的传说。

天帝与天子

有个挺好玩的事儿,虽然秦始皇和后来的君主都是称皇帝的,不过意义却不太一样,原因就是秦始皇是“天帝”,而其他皇帝都称“天子”。

秦始皇当初定尊号,取的是三皇的皇、五帝的帝,这份气势是无人可及的,而且他自认是“煌煌天帝”、可普照万民的。不过,到了刘邦当皇帝的时候,不但又“恢复”了秦始皇时候废除的王,还是在这些王的助推下才同意登上皇帝之位的,“天子”之称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了。

当然,刘邦不会认为他是秦始皇的传承,而只是延续了上古流传下来的“天子”拯救万民的传说,与秦始皇相比,少了些气势,倒是多了些谦卑。

什么样的皇帝喜欢神化?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些起义军的领袖喜欢用这些神化的背景,比如东汉末年的张角这样的,但实际上,绝不仅仅于此。

单就西汉一朝而言,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这5位皇帝有神化的出身,要知道,在西汉,除了3位废帝之外,一共也不过才11位皇帝而已。

刘恒不但有“当为天子”的命数,还有“苍龙踞腹”的记载;汉武帝刘彻出生前也有王美人“梦日入怀”的说法;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更是神奇的代言人,汉宣帝在民间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传说”。

看起来,有神化的皇帝还都是不错的皇帝,这五个人里面除了汉昭帝英年早逝之外,其他四位恰好是西汉口碑最好的,这里面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我们可以再深入一点来看,这些皇帝的传承都还是有点问题的:

汉高祖刘邦自己打的江山就不说了;

汉文帝是借着汉惠帝早亡、诸吕乱政才得以凭四皇子的身份登基的;

汉武帝则只是十皇子,却能越过九位皇兄,登上大宝;

再看汉昭帝,则更是汉武大帝最小的一个儿子,当上皇帝时也才不过七八岁的年纪;

汉宣帝更是流落民间十余载,如果不是汉昭帝早逝,加上废帝刘贺不成气候,自然也就轮不到他了。


反观其他几位皇帝:

汉惠帝、汉元帝、汉成帝都是嫡长子,从太子一路做到皇帝;

汉景帝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他那四个有嫡子身份的兄弟在他父亲汉文帝做皇帝不久后,就都离奇死亡了,他便成了皇位继承人的第一选择;

至于汉哀帝、汉平帝的争帝位之旅倒是还可以考究一二。


通过上面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需要神化的皇帝(君主)一般来说需要两个条件:

1、不是皇帝的天然候选者;

2、在皇帝(君主)位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之所以需要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其核心在于不是皇帝的天然候选者就没有必要去营造这些所谓的吉兆,而没有取得一定的成就则一般来说即使有吉兆,也很难得以流传,并被加以记载。甚至很多时候,还需要是成功者才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让这些神化流传于世。

也许有人会说汉昭帝是个例外,不过水一白猜想,汉昭帝的那段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起决定的倒不是汉昭帝,而是汉武帝。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